为何“评论热”“杂文冷”?
2011-11-22许家祥
许家祥
近年来有朋友称我为“军旅杂文家”,我觉得很受用,也有些飘飘然,但冷静想想,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自己也就是一个“军旅评论作者”。因为我以前的“小豆腐块”多是评论,只是近几年才以杂文创作为主,评论为辅。相比较而言,我觉得杂文的艺术性更高,写起来更难。
每当我写完一篇评论,寻找“娘家”,准备把它嫁出去时,发现娘家很多,数不胜数,许多报纸有评论专版,每天发四至五篇,多的七八篇,随便往哪里发都行。可当我写完一篇杂文,寻找“娘家”时却屈指可数,除了《杂文选刊》、《杂文月刊》、《杂文报》外,几乎再无其他落脚、栖身之处。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很反常吗?
众所周知,评论是批评或议论时事的文章,杂文则是有文艺性的。无论评论还是杂文,都以抨击时弊见长,都具有短小、轻便、灵活的特点,都具有针对性、思想性、批判性。就是“长相”也有些相似:都是“千字文”,面世多用楷体字,都喜欢穿“花边衣裳”。评论与杂文是“亲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读起来有味的评论也是杂文,许多评论家同时也是杂文家。
长期以来,评论与杂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今天,由于五光十色的社会产生了生动丰富的评论素材,人们的独立思考多了、自由评论多了,新闻媒体适应这一需求开辟了评论阵地,受到欢迎,评论便时来运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评论素材也是杂文素材,可杂文却时运不济,“门庭冷落车马稀”,不少报纸的杂文栏目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和许多省、市报纸的杂文专栏已告别读者多年,杂文阵地严重萎缩,杂文作者有的改写评论,有的搁笔。此种现象值得深思。
为何评论热,杂文冷?有人认为杂文带刺,容易犯忌,所以被打压。我以为问题不在这里。评论不也带刺吗?多数评论都是抨击时弊的,同样活得挺滋润。客观环境是一样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因而不在外因。杂文不兴,还是杂文本身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一些杂文质量下降,既无“思想”又无“艺术”,选题陈旧,结构老化,语言平淡,如同一杯白开水。尽管讲的道理都对,但道理是大的、空的、老套的,不能启迪思想,触动神经,吸引读者眼球。还有的杂文被作者、编辑、总编一次次地“抽去骨头”,磨圆棱角,使杂文没有了“血性”,批判性、战斗性荡然无存,倒了读者的胃口,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杂文质量下降导致“伪杂文”越来越多,一些评论上了杂文栏目,一些小评论、风花雪月之类的散文上了杂文报刊,杂文没有了“杂文味”,有的只是味同嚼蜡的“蜡”味,杂文成了“鸡肋”。
是不是评论就前景看好呢?也未必。评论的繁荣潜伏着衰败的迹象。如今的评论太多太滥,同样的观点、同样的例證、同样的“三段式”很多,似曾相识,鱼龙混杂,大报小报相互炒剩饭。评论热度太高,已走到“物极必反”的境地。
概而言之,杂文应该热一点,评论应该冷一点。如此“中庸”一下大有益处,杂文的热可以保证文艺百花园中这朵奇葩长盛不衰,评论的冷可促其可持续发展。
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林中响箭,也是啄木鸟。一个社会,有杂文素材也有杂文是正常的,有杂文素材没有杂文是可怕的。杂文被挤压,不光是杂文作者、编辑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2010年《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组织了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联动”,使杂文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杂文的人气,涌现了一大批杂文精品,杂文的“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当为期不远。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教师、《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作品三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