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农牧区分散式给水水质分析
2011-11-21郝奇星
郝奇星
锡林浩特市地处祖国北疆,属中温带大陆气候,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中部,下辖2个苏木,1个镇,4各国有农牧场,6各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7.7万人,全市总面积14758 km2。长期以来,锡林浩特地区缺水比较严重,为了解决农牧区缺水问题,经地下水等有关部门的勘查下,在单位院内或农牧民自家打井取水,井的深度不一,导致水源水水质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对农牧区水源水进行检测,掌握水源水的卫生质量状况。现将2010年锡林浩特市农牧区水质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锡林浩特市疾控中心于2010年对全市农牧区的8个苏木镇,45个嘎查的水源水进行检验,同时进行相关情况调查。
1.2 检测方法 采集水样所用的容器,方法,运输与保存,样品的检验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执行[1-2]。
1.3 评价标准 依据《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进行评价,若检验的14项指标中,有一项指标超标,则认为该饮用水不合格[3]。
1.4 检测指标 (1)感官性状和一般指标: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锰、耗氧量等10项。(2)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硝酸盐等3项。(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项,共14项指标。
2 结果
2.1 水质检测总合格率 2010年共检测水样1469份,各项指标均合格者450份,平均合格率为30.63%,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由北向南逐渐升高(见表1)。
表1 2010年各苏木镇饮用水检测结果
2.2 主要不合格指标情况 14项理化检验指标中主要超标指标的有7项,从表2可以看出,毒理学指标超标为氟化物,感官和化学指标超标为浑浊度、总硬度、铁、氯化物、锰。其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
表2 主要不合格指标超标项目及超标率(%)
续表2 主要不合格指标超标项目及超标率(%)
2.3 不同类型水质检测结果 各类水源水质检验不合格指标以细菌学指标最高,感官和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较低,三类水样指标检测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52,P <0.005)。
表3 不同类型水源水质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锡林浩特市农村水源水质检测合格率较低,各苏木水质合格率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北部地区处于我市高氟区,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氟化物含量超标,其次为浑浊度和铁含量超标。
3.2 ①主要超标项目中氟化物超标较严重,处于高氟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性。②农牧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较粗糙,使用的管网材料较随意,饮用水没有过滤,没有净化消毒直接饮用。③农牧民饮用水安全卫生意识薄弱,群众认为水源水来自地下水,没有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水质肯定不会差,与缺水地区相比,感觉很满足了。
3.3 监测结果显示,感官和化学指标合格率不高,其中水的总硬度、铁、锰和仍有少量农村牧区饮用水色度浑浊度不符合饮用水要求;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不高,主要因素氟化物超标;这与锡林浩特市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也与我国地下水质情况中指出锡林浩特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铁、锰、氟是一致的,同时锡林浩特市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存在部分高氟区,铁超标多为输水管道铁质渡锌管管壁溶解所致[4-5]。
3.4 建议:①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农牧区饮水工程是各级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意义重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考核,切实把农牧区饮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②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加强对已有工程和规划工程水源保护,在农牧区开展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根据水源类型进行保护,特别是大口井在未能有效净化消毒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卫生防护来控制微生物对水的污染,使农牧民养成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不喝生水的良好用水习惯。③完善供水设施,加强规范管理。适当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加强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取水配水和输水管等设备管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向集中式供水的方向发展,增加一些安全,方便,简单的水净化处理系统,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饮用水卫生的办法,也是发展农牧区经济的基础。④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健全监测体系,加强水质监测工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
[3]国土资源部.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2000.
[4]罗苹,叶临湘.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与对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6):49-50.
[5]曾瑞胜,杨新新,姜伟.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与对策.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4):19-21.
[6]倪宗瓒.卫生统计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