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趋势下的新思路

2011-11-21梁环春

图书馆界 2011年5期
关键词:免费图书馆服务

梁环春

(广西象州县图书馆,广西 象州 545800)

日前,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三馆”实行免费开放,意味着普通公民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这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大有裨益。同时也意味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教育,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1]这既是国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体现,更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归位的体现,凸显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本位”,有助于培养公众的阅读热情以提升国民素质,被人称之为便民之举、公益之举、进步之举、长远之举乃至推动民主复兴之举。[2]然而,公共图书馆在免费开放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资源并为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是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从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略抒己见。

1 改善办馆条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1.1 争取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

紧抓政府加大对文化投入的契机,向政府争取支持和经费投入,对图书馆重新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从体制、人员、经费、馆舍和设备等方面展开。图书馆在进行环境建设时,要尊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营造别具一格、舒适优雅而富有艺术性的服务环境。这也是增强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图书馆室内设计应以宽敞明亮、采光充足为主,色调上以淡雅柔和为主基调,室内以绿色植物加以点缀,墙上用典雅的字画和促人奋进的伟人名言警句加以装饰,书架与书桌的布局和摆设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室外则种植大面积的绿化区,既可清新空气,又可解除疲劳;在图书馆内设“文化长廊”,及时推介新书、新刊,普及文化知识,宣传、报道图书馆的功能和动向。这一切,都能让读者感悟到书的魅力和图书馆的可爱。[3]

1.2 优化馆藏结构

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工作与读者服务工作最为密切,图书馆必须依据读者的需求来调整馆藏结构。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读者的阅读需求随着读者类型、层次的变化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对原有的馆藏建设目标进行调整,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逐渐适应已经变化了的读者阅读倾向。可以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读者需要进行文献资源的采集,建立起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还可以通过横向联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以丰富图书馆馆藏。比如:近年来,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和方式。

2 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

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免费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

2.1 加强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科学管理

主要包括:制定图书馆各项业务统计制度,使分类编目、阅览流通、咨询服务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在读者管理方面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高文献流通率;合理管理和使用经费、馆舍、设备等。总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使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设备、人员、资金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2.2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愈来愈高,读者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根据各工作岗位对人员的不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业务人员。这种培训应该是循环进行的,以便使业务人员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一是充分利用好文化共享工程建立的市、县、乡镇和村级培训体系,把握好国家中心、省中心开展的各种学习培训机会,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二是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三是鼓励自学、入学深造。总之,要积极创造各种学习、交流的条件,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人员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宣传和管理力度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好事,满足了当下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作为文化工作者,还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民素养。公共图书馆应敞开大门,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免费享受文化成果。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读者量大幅度增加。对此,各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馆内巡视和管理,培养读者养成爱惜书籍以及公共设施设备的好习惯。

3 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方式

管理是手段,服务才是最终目的。

3.1 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改变“重藏轻用”的传统图书馆理念,冲破“藏书楼”的思想束缚。图书馆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读者,“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的永恒主旨。在开架借阅过程中,应将“一切为了读者”作为指导思想,在工作的设想、部署安排上从读者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对馆藏文献实行开架借阅,并尽可能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文献利用率,从而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3.2 改进常规服务方式,提高自身应变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馆员必须不断更新服务方式,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图书馆要改变过去坐门等客、借借还还的服务意识和方式,敞开图书馆大门,采取轮休不闭馆的服务方式延长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时间;开辟新书借阅处,提高借阅册次;工作人员深入到读者中“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二是变阵地服务为阵地服务与流通点服务相结合。图书馆员要走出馆门,送书到人。可以在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光荣院、社区等地建立图书流通点,在乡镇设立图书流动箱,在单位成立优质服务送书上门小组,每月流动一次。三是变借阅服务为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并重。定题和跟踪服务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图书馆要深入了解读者(用户)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其进展情况,从中选定重点科研课题作为定点服务项目。对这些科研课题一方面要主动、及时、有针对性地为之提供有关图书、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资料以及数据库资源等原始文献资料及网络资源,将从各渠道搜集来的情报资料编辑成专题资料索引、文摘以及动态综述等,同时把最新的情报信息提供给相关科研人员,并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开展跟踪服务。

3.3 丰富服务形式

要想让公共图书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就要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互动活动,并用多种方法吸引读者参与。如举办各类读书辅导活动、讲座、报告会、作家与读者见面会等,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开办读者俱乐部,让图书馆和广大读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3.4 创新服务内容

3.4.1 开展人性化借阅。比免费更重要的是创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不仅要让所有公民能够享受文化、参与文化,还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项目,重点增加对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对象化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3.4.2 面向读者全面免费开放。馆内的电子阅览室、公共检索区也向读者免费提供光盘上机阅览学习,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免费上机阅览等服务。可以在县、乡镇、社区、部队建立图书流通点,免费开展送书上门服务。

3.4.3 保障基本免费服务项目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探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极力为读者拓展更多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实现读者阅读空间的最优化以及享受文化服务的最大化。可以筹建联合图书馆,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联合县域图书馆为区域支中心、乡镇(街道)图书馆为节点、村(社区)图书室为网点的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实现互通互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服务、通借通还,促进图书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乡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分、快捷、方便的图书馆公共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启用“24小时自助借还图书馆”系统,开展“手机图书馆”业务,等等。

3.5 充分发挥“共享工程”的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通过优质、丰富、具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增加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吸引力,使之成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欣赏优秀文化资源的理想去处。通过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形式,让共享工程进入社区、乡村和家庭,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采用流动服务方式,及时把群众需要的农业技术、文化娱乐、科普知识等资源送到群众手上,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使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利用双休日到农村给青少年免费播放电影节目、知识讲座等,丰富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和社会上的网吧联合开设共享工程专区、设计未成年人网站,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借助有线电视网络等服务载体,进行系统性的农村常见病防治、经济作物栽培等知识讲座,直接将信息传达给用户。[4]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图书馆应以“为读者服务”为第一服务理念,以“人人享有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原则,实施科学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免费不免质”的目标,使读者真正享受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所带来的实惠。

[1]龙 京.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仅仅是个开始[EB/OL].[2011-02-12].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2/12/4630266_0.shtml.

[2]曹雪梅.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趋势下的两个课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82—83.

[3]方 红.论图书馆应如何吸引读者[J].图书馆界,2007(3):32.

[4]梁环春.浅谈“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以广西来宾市为例[J].图书馆界,2010(5):57—60.

猜你喜欢

免费图书馆服务
该不该免费送货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免费开放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