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书》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正误十七则
2011-11-21程妹芳
程妹芳
(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 漳州 363000)
何乔远(1558-1631)是万历年间泉州府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其著述甚丰,据清代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七十五所言:“所著有《释大学》《释武城》《释大诰召诰洛诰》;他纂述之作,在刑曹,有《狱志》;在礼曹,有《膳志》;而大者,辑明十三代遗事为《名山藏》;集一代贤士大夫所论著,择其雅驯,兼收众体,为《皇明文征》;又纂《闽书》百五十卷;自著诗文百余卷,有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集。”[1]727
《闽书》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完整省志,也是研究福建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校点的《闽书》凡五大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第一、二册,其余三册均在1995年出版。“正如《四库总目》所说,《闽书》‘字句往往不可句读’,所以校点难度较大,加上我们水平有限,致使校点不免讹误”[2]9。拙文就《闽书》“皇朝(明朝)科第”和“明代福建人物传记”部分校点十七则,以俟将来新版《闽书》之用。
1.《闽书》卷四十六张时彻传:“时彻字惟静。”[2]1178
按:《宁波府志》卷二十张时彻传作“字维静”[3]1691,《浙江通志》《鄞县志》俱同。而顾梦圭《过广信闻张惟静同年往南康九江寄诗三首》作“惟静”[4]22,《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录:“张时彻,(籍贯)斳县,(字)惟静、维静。”[5]369可见“惟”与“维”并存。
2.《闽书》卷四十六顾望圭传:“顾望圭见按察使。”[2]1179
按:《闽书》卷四十七按察使顾梦圭传:“梦圭字武祥,昆山人。”[2]1205顾望圭当为顾梦圭。《闽书》卷四十六张时彻传:“张时彻……与吕柟、邹守益、顾梦圭相切劘。”[2]1178《千顷堂书目》和《四库全书总目》中《赘疣录》的著者俱作顾梦圭(1500-1558),《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中亦作顾梦圭。《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九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调山东,按察司副使顾梦圭于河南提调学校。”[6]4325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三月,福建按察使顾梦圭升任江西左布政使。[6]5356-5357顾梦圭任福建的时间下限为嘉靖二十二年,而其上限在十七年之后。
另,《闽书》卷四十七顾梦圭传:“自河南副使升本省左参政,分守延郡。……擢本省按察使……迁江西右布政使。”[2]1205
按:《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三月“升福建按察使顾梦圭为江西左布政使。”[6]5356-5357归有光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作《明中奉大夫江西右布政使致仕雍里顾公权厝志》,[4]《闽书》亦作升右布政使。明制崇左,循资升迁,先右后左,当为右布政使。
3.《闽书》卷四十七按察司条:“按察使一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各一员,司狱一员。”[2]1200
按:标点误。《明史》卷七十五,职官四:“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7]1838小字注表明照磨、检校各是一职官,故《闽书》上引文当以顿号隔开。
4.《闽书》卷六十一兴化府知府李大钦传:“以进士自南刑部郎任。方数月,寻以南察调。大钦为郡不久,乃安静,无所扰民,有所勾摄,第令乡约长持符往。”[2]1747
按:李大钦在兴化知府任上的时间极为短暂。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百三十二载:“李大钦,字惟敬,浮梁人。万历庚辰(八年,1580)进士。二十六年(1598)任。凡有钩捕,惟令乡约长持牒,至则立讯,庭无留狱。分守徐即登建明宗书院,大钦捐俸成之。月定课期,亲校书生,文体为之一变。”[8]2367《明史》卷七十一选举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谓之京察。自弘治时,定外官三年一朝觐,以辰、戌、丑、未岁,察典随之,谓之外察。”[7]1723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值外察之年,李大钦以南察调任,在郡时间确实短暂,故曰“为郡不久”,由是可见《闽书》所载史事极为细致。
5.《闽书》卷七十三闽县皇朝科第:“(嘉靖)十三年甲午(福建乡试)……林懋举浚渊孙。”[2]2160卷七十四林懋举本传:“林钝子清源、泮、浚渊。浚渊孙懋举。”[2]2171又,林浚渊传:“孙懋举。”[2]2177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百九十七辨正:“林懋举,字直卿。按:懋举为泮季弟□之曾孙,《闽书》目录作泮叔弟浚源孙,误也。……幼颖异,十岁就试……嘉靖甲辰(二十三年,1544)成进士。”[8]3564《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十四与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十七,俱载林浚渊成化八年壬辰(1472)中式进士。二人成进士时隔72年,不止三代,以此推算,同治刊本《福建通志》所考更可信,林懋举当为林浚渊之曾孙。
6.《闽书》卷七十三闽县皇朝科第:“(景泰)五年甲戌 (1454)……谢瑀”[2]2154,卷七十四闽县录有谢瑀传[2]2182。《闽书》卷七十六闽清县皇朝科第:“正统十二年丁卯 谢瑀贯福州右卫。”[2]2296
按:谢瑀的籍贯计有三种说法。除以上二种之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谢瑀,福建闽清[20]。”[9]114[20]为军籍。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六十九著为闽清籍[8]1432。以上各说均可通。明制,福州故有左、中、右三军卫,见《闽书》卷六十八。按行政区域建置,今福州城区及闽侯县辖区是明代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地。三县治所皆在城内,万历七年(1579)裁罢怀安县,分属闽县、侯官,基本上东为闽县、西属侯官,故既可言谢瑀著籍闽县,亦可言其军籍。谢瑀又是以闽清县学的身份中式福建乡试,故称闽清籍,此种寄籍情况在明代科举史上相当普遍。
7.《闽书》卷七十六马森传:“其为侍郎归。”[2]2272
按:《<闽书>校点前言》引何乔远《我私志》自述,《闽书》的主要部分修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四年(1612-1616)间,此条当沿万历癸卯(1613)《福州府志》卷五十四马森传之误。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百九十七已辨正:“其为大理卿归。按:《闽书》作侍郎,然森病归,□□□,侍郎坐累,调大理卿,则当云大理也。若嘉靖末,再乞病时,又为南京户部尚书矣。”[8]3563
8.《闽书》卷八十王克复传:“晚归,与谢瑀辈结会敦齿,乡人以为美谈。”[2]2427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一百九十八福清县王克复传:“晚归,与谢瑀辈结耆英会,敦素尚齿,乡人以为美谈。”[8]3577由此可知《闽书》王克复本传之“敦齿”语系“敦素尚齿”之缩略。
9.《闽书》卷八十卓邦清传:“计偕下第,卒业太学,与江右徐樾、王宗、尹东广、蔡天应,四明徐应元辈四十余人……”[2]2428
按:标点误。当为“计偕下第,卒业太学,与江右徐樾、王宗尹、东广蔡天应、四明徐应元辈四十余人……”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百九十八卓邦清传:“卓邦清,字若泉。嘉靖戊子举人,卒业太学,与徐樾、王宗尹、蔡天应、徐应元辈日会博士堂辩论正学。”[8]3578蔡天应,广东潮州府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师事湛若水。潮州在广东最东面,毗邻福建南部,故称东广。
10.《闽书》卷八十四蔡清传:“促赴选,得礼部主事,是为弘治初元。吏部尚书王恕稔其学行,奏改为吏部稽勋主事……”[2]2532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一十二蔡清本传:“(母)促赴选,得礼部祠祭司主事。按:《名山藏》林希元撰状作主客司。”[8]3879《明史》卷七十二明制职官,礼部下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7]1745蔡清撰《奉新淦周先生书》:“十月二十八日,承乏礼部祠祭司主事。”[10]813据此,“林希元撰状作主客司”当误,应为“礼部祠祭司主事”。
11.《闽书》卷八十四李源传:“是时相杨文襄一清知源,无繇一见,心尤器之。杨、马(文升)与孙(九峰)并一时名臣,将殊用源,为逆瑾憾沮,而源亦乞归养矣。”[2]2547
按:刘瑾乱政在正德元年到五年间(1506-1510),正德五年八月凌迟处死。杨一清于正德十年(1515)闰四月从吏部尚书入阁,故传称时相不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五李源传:“是时相杨文襄一清知源,无繇一见,心尤器之。杨与孙(九峰)并一时名臣,将殊用源,为逆瑾憾沮,而源亦乞归养矣。”[1]648亦不妥。《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证载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起都御史杨一清。”[11]625《明武宗实录》卷六十二记载正德五年四月命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三边[12]1367。一清原为刘瑾逮捕下狱,李东阳等力救得释,致仕闲居,因起用[12]1364。《明武宗实录》卷六十六记载朝廷命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军务[12]1437;寘鐇乱定、刘瑾伏诛[12]1456之后,八月升为户部尚书[12]1462。故刘瑾用事五年间,杨一清的最高官职为都察院右都御史。
12.《闽书》卷八十五陈让传:“陈让,字子礼。琛族弟也。”[2]2553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三陈让传:“陈让,字以礼。按:隆庆《(泉州)府志》,陈让字子升。《闽书》:字子礼。《越章录》:字原礼。《儒林录》:字源礼。”[8]3698《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字源礼,号见吾。”[1]605《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四录有:“嘉靖《邵武府志》十五卷,明陈让撰。让,字以礼。”[13]642《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陈让,(籍贯)晋江,(字)原礼、源礼,(别称)子升、子礼、以礼、见吾。”[5]426兹书所列字号别称等,多于他书。
13.《闽书》卷八十五王慎中传:“更与大司马李克斋遂、给谏曾川钧、提学江午坡以达、学士华鸿山察、屠渐山竣切磋琢磨,益成其学。”[2]2560
按:《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七王慎中本传作:“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瀚、熊过、屠应峻、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辈咸在部曹。”[1]654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四基本沿用《闽中理学渊源考》,更“屠应峻”作“屠应埈”,“曾汴”作“曾忭”[8]3931,川钧即是曾忭。《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载“曾忭,(字)汝诚,(号)前川。”[5]441“屠应埈,(号)渐山。”[5]453《闽书》当有所更正:“给谏曾前川忭、提学江午坡以达、学士华鸿山察、屠渐山应埈。”
14.《闽书》卷九十四滕康传:“滕康孙祐。祐侄孙员。员子弘,曾孙伯轮。”[2]2839滕弘传:“(弘)为邵阳令。弘子澍……澍子鹤龄……鹤龄子伯棠……弟伯轮。”[2]2842滕伯轮传:“(伯轮)字汝载。”[2]2842皇朝科第(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举人:“滕伯轮鹤鸣子。”[2]2838
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八十七有《中丞滕先生传》:“中丞滕先生者,名伯轮,字载道,闽之建安人也。六世祖礼部郎中员,殉难土木,祀学宫。员生弘恩,弘恩生彝,彝生海州别驾澍,是为先生王父;澍生赠礼部主事鹤龄,即先生父也。”[14]633又卷九十二《建安滕公墓志铭》:“公滕姓,讳伯轮,字汝载,别号少松。其先周子男国,世居洛。后扈宋跸,侨宇闽之瓯宁。六世祖员郎礼部,死难土木,祀学宫。员生弘恩,以荫籍知邵阳县。弘恩生镛,镛生海州别驾澍。别驾公二子,长古松公鹤龄,即公父也。”[14]669从胡应麟为滕伯轮所作的传与墓志铭中,可得伯轮字载道,一作汝载。《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作:“滕伯轮,(籍贯)建瓯,(字)汝载、载道。”[5]601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一考订:“滕伯轮,字载道。《闽书》作字汝载。”[8]3659故二字不可是此非彼,当并存。
又及,滕伯轮的父亲当为鹤龄,非鹤鸣。伯轮为员六世孙,而非曾孙。员之子名弘恩,弘恩子或为彝,或为镛。据此,滕澍是弘恩之孙。故滕康传文当改为:“滕康孙祐。祐侄孙员。员子弘恩,六世孙伯轮。”滕弘传主名脱漏,当增入恩字:“(弘恩)为邵阳令。弘恩孙澍……”皇朝科第(嘉靖)三十四年乙卯更正为:“滕伯轮鹤龄子。”
15.《闽书》卷九十四《英旧志》李默传:“真人邵元和以符术方贵幸……”[2]2845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之一李默传:“邵元节,《闽书》作元和。”[8]3658《明史》卷三百七邵元节传:“嘉靖三年,征元节入京,见于便殿,大加宠信,俾居显灵宫,专司祷祀。”[7]7894卷十七载:“(嘉靖)五年春,正月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甲寅,命道士邵元节为真人。”[7]220卷二百二李默传:“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7]5337
另,《闽书》李默本传:“万历十三年,追赠太子太保,谥肃愍。”[2]2847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一李默传:“谥文愍。《闽书》作肃愍。”[8]3659《明史》卷二百二李默传载:“万历中,赐谥文愍。”[7]5339《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十六之《文愍李时言先生黙》:“万历十三年,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愍。”[1]805同治刊本《福建通志》所考可信。
16.《闽书》卷一百一延平府大田县皇朝科第:“正德十一年丙子田顼原隶尤溪”,“(正德)十六年辛巳进士是年以武庙南巡,改庚辰为辛巳。田顼。”[2]3059有田顼传。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之二尤溪县田顼本传:“田顼,字希古。按:《闽书》、《永春州志》作大田人,大田置于嘉靖十五年。顼,正德进士时无大田也,今从《题名碑》。”[8]3667《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田顼,福建尤溪⑩,明正德 16/3/115。”[9]1869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大田县,本尤溪县地。明嘉靖十四年,府判林元伦以其地界延、漳、泉三府之交,依山阻隘,民多聚为盗,请置邑。御史白贲奏割尤溪、永安、漳平、徳化四县地,凡四十图,置大田县,属延平府。”[15]248卷六:“次年六月,筑城依凤山巅,逶迤而下。”[15]346
17.《闽书》卷一百三陈山传:“宣德元年,升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入阁,诏领大学士,日侍文华殿,充两朝实录总裁。”[2]3088
按: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二百二陈山传:“宣德初,升行在户部左侍郎……二年二月,拜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值文渊阁领机务,充两朝实录总裁。按:山迁侍郎,在宣宗嗣位之后,《八闽通志》、《闽大记》、《闽书》均作仁宗时,其为大学士在宣宗二年二月,《八闽通志》诸书均叙在高煦反之前,皆误也。”[8]3667《明宣宗实录》卷二:“(洪熙元年六月下)(升)左春坊左庶子陈山为行在户部左侍郎。”[16]0042卷二十五:“(宣德二年二月)升行在户部左侍郎陈山为本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16]0652《明史》卷九《宣宗本纪》:“(洪熙元年)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宣德元年。”[7]115《明宣宗实录》卷二亦载“洪熙元年六月辛亥已即位。”[16]0031以甲子纪日,庚戌后辛亥一日。由此可见陈山升行在户部左侍郎确实在宣宗即位之后,同治刊本《福建通志》所考可信,从之。
以上诸条采用前后文互校,旁校乾隆、同治《福建通志》,参考《明史》《明实录》《明清进士题名碑录》《闽中理学渊源考》及各府县方志等进行点校。
[1](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明)何乔远著;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闽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1995.
[3]张时彻.宁波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691.
[4](明)顾梦圭.赘疣录[O].清雍正顾怀劬刻本.
[5]杨廷福,杨同甫.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黄彰健.明世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1962.
[7](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清)陈寿祺.同治福建通志[M].台北:华文书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68.
[9]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明)蔡 清.虚斋集[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813.
[11](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652.
[12]黄彰健.明武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1962.
[13](清)永 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642.
[14](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5](清)郝玉麟,谢道承.乾隆福建通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6]黄彰健.明宣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