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蒸窝头儿

2011-11-21李存章

散文百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窝窝头馍馍白面

●李存章

人,大多都有惰性,我也是。大约有二十来年了吧,我不做饭了,尽管我做出的饭一家人都爱吃,我也不做了。不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懒惰。比如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我宁可吃冷馒头就蒜瓣喝凉水,也决不下厨做饭,如果老婆不在家有孩子在,我就指派孩子到街上买火烧吃完事。让我亲自做饭或上街去买门儿都没有。

可近两个星期以来,我又主动下厨了,但我只做一样——蒸窝头儿。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了,我看到从馍馍房买来的馒头就没有胃口,只想多年不吃了的窝窝头儿。说来也怪,过去吧,一年到头儿吃不了几次馒头,常年累月地吃窝窝头儿,馋馒头得不行,现在可好,顿顿吃大米白面,倒馋起了窝窝头儿。这不,从老家向父母要来几十斤玉米加黄豆与黑豆,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用簸簯簸干净,到磨坊磨成面,到厨房蒸起了窝头儿。好吃,好吃!我蒸窝头儿的技艺不减当年啊!

说起蒸窝头儿,还真有一段经历可说。记得自己上了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毕业时才十五、六岁,虽然年龄不大,但个头儿还算可以,小伙子谁愿意呆在家里,便报名顶替成年人当民工去挖河,民工带队的队长看到我年龄还小不能完全顶个壮劳力,就让我当伙夫,那时挖河的民工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儿,于是我每天三时蒸窝头儿,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成了一把好手了,从那时,我练就了一手蒸窝头儿的好手艺。

你可别小瞧了蒸窝头儿的手艺,不是有句老话吗?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从小就知道不同的人蒸起窝头儿的口味儿、口感就是不一样,比如我的本家二奶奶蒸的窝窝头儿就格外好吃。包括蒸馒头也有好手艺的,比如东头儿的老牛头儿开的馍馍房就非常的出名, 只要他蒸的馍馍没有卖完,其他的馍馍房就别 想开张。

可以说是熟能生巧,也可以说是善于总结 经验教训,什么活计都有个规律可循,不管是 什么事儿,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有好成绩。这 不,我就在挖河当伙夫的几个月里,练就了蒸 窝头儿的绝活儿,一样的玉米面,我蒸出来的 窝窝头儿就好吃,别人就差点儿。功夫不负有 心人啊。

我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七年。在这 七年的教书生涯中,前后有弟弟妹妹及亲戚跟 我上学,后来又娶了一个在另一所学校教书的 老婆,一大家子的饭由我来做,主食仍然是玉 米面,蒸窝头就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的 蒸窝头儿好吃也是学校出了名的,于是学校的 教师食堂蒸窝头儿的活儿基本上是由我尽义务 了,同事们有自己立火的也常常邀请我去给人 家免费干活儿——蒸窝窝头儿……

其实,蒸窝头儿的奥妙也并非神秘,其关 键点儿在和面,蒸窝头儿与蒸馒头正好相反, 蒸馒头和面捣鼓的时间越久越好,最好过过杠 子,而蒸窝头儿和面的时间越短越好,最好面 兑水一次成功,这就需要熟而生巧了。

说来更怪,过去能吃顿白面馍为改善生 活,现如今以吃顿窝窝头儿或杂粮为改善生 活,杂面(绿豆、红豆面)、高粱面、山药 面、玉米面、小米面等等粗粮,均比细粮白面 价钱贵。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普 遍大大提高了,精细粮也有吃腻的时候,都想 换一换口味儿,或者叫做忆苦思甜吧。再一个 原因恐怕与人的惰性不无关系,大多人都愿意 吃现成的,不愿意亲自做,一旦偶尔做一回, 自我欣赏罢了。

猜你喜欢

窝窝头馍馍白面
“古币”会挖沙
存在篮子里的馍馍“麦香依旧”——定边县实行第一书记“职级抵押”
胡须
“馍馍熟了再揭锅”——急于揭锅,会成夹生饭
脑筋急转弯
谁动了我的馍
蒸馍馍
当年的饭香
三合面窝窝头
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