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实主义戏剧的精髓与魅力——话剧《自选题》导演读解
2011-11-21廖向红
廖向红
廖向红: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
话剧《自选题》是前苏联剧作家阿·弗·齐哈伊泽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创作的剧本,剧情展现了高三学生玛丽卡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语文考试中,选择了写"自选题”的作文,在作文中讲了“真话”,道出了自己对学校、老师和教育现状的困惑和思索,不曾想却引发了一场将学校师生、亲友和社会各界纷纷卷入的轩然大波!校方认为这篇作文是一枚“地雷”,严重玷污了学校荣誉、侮辱了老师和同学,必须“保密封锁”,并以玛丽卡是在精神状态不正常情况下写出自选题作文为由,要求玛丽卡递交病假证明并重写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否则,她将可能失去金质奖章和直升大学的机会。
面对来自以校长为代表、由老师、父母、同学、爱人、家长、编辑和教育局长等组成的强大社会阵营的要求和压力,玛丽卡逐渐认识到如果按照校方要求——补交假病假证明重写作文,虽然保住了金质奖章和学业,但却意味着造假与妥协,背叛自己的信念和良知,是否重写作文不仅决定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更重要的是决定自己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自选题”作文实质已成为了剧中人必须做出自我选择的人生命题。
剧本通过展现玛丽卡选作自选题作文说出真话后的遭遇,揭示了在弄虚作假、作弊成风、骗术交易已成为现实社会中的“常态和常规”时,要“说出真话”提出质疑是何等的艰难!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是何等的艰难!特别是当正直、诚实的言行触及了某些人的切身利益时,就可能被扣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如果拒绝妥协和悔改,就会遭到来自社会各界形成的强大合力的围攻,落得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同时,剧本也通过展现玛丽卡对“正直、诚实”的选择与坚持,促使了父亲盖洛瓦尼对自己女儿重新认识;感召了同班9个同学没有屈服于校方的压力在给报社发表的信上签名;触发了班主任对校长的反戈……表达了对教师、对教育、对社会和人类的一种信任和希望。
《自选题》虽然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前苏联,然而剧情内容、人物境遇等却让我们感到那样的相似、熟悉,没有时间和地域的距离感。在今天的中国,造假舞弊、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已成为最敏感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渐渐被“同化”,还是敢于质疑,说出“真话”,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由此,《自选题》在中国演出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期望通过《自选题》的排演,使观众在关注剧中人如何解答“自选题”的过程中,能够引发种种联想、追问和思索;期望通过我们创作演出的《自选题》,能向当代戏剧人介绍一部优秀的前苏联现实主义剧作,体味在日常生活中开掘人类主题的现实主义戏剧特征与魅力;也期望通过该剧的排演实践,使参与创作的各专业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掌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磨砺现实主义的创作基本功。
作者严格遵循生活的逻辑,按照严格的“三一律”剧本创作原则,为全剧构思、设置了高度集中一致的时间、空间、人物和情节,围绕中心事件玛丽卡的自选题作文,编织了统一贯穿的情节;以玛丽卡的家为全剧唯一场景,使情节能够非常集中,以玛丽卡的家庭日常生活呈现了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现状,唤起观众对相似生活、经历、情节的回忆与共鸣;十个登场人物为高中生、家长、校长和老师等普通人群,使观众感到熟识、亲切、并具有典型性,使全剧呈现鲜明、坚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为了呈现剧本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魅力,我们确定了二度创作应遵循“再现”的美学原则,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在舞台上“再现”剧本反映的生活,深化人物的规定情境,创造生活的幻觉。但是,我们又不排斥在坚实的“再现”基础上,寻找可以进入、升华至“表现”层面的瞬间,如同飞机在坚实的跑道上滑翔后逐渐腾飞起来一样,做一些“写意”或“表现”意味的艺术处理。
为了拉近与中国当代观众的距离,为了开掘和增强演出的现实意义,在二度创作中我们不将剧本做本土化的改编处理,但是我们期望通过强化现代都市生活气息,淡化剧本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使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模糊、淡忘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种差异,对剧情和人物逐渐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触发对自身生活的丰富联想,感觉剧情如同就发生在当今的中国,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我们也通过一些假定性和写意的处理,来丰富演出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增加演出的抒情性、音乐性,开掘和赋予演出以诗化意象。
根据全部剧情发生在主人公玛丽卡的家中,而其父亲是个著名作家,所有登场人物汇集在玛丽卡家的客厅探讨的都是教育问题,特别是剧中玛丽卡与父亲围绕是否开假证明、重写作文的激烈争论中,有一段对教育制度提出尖锐质疑的台词:“你是不是认为从识字本、从一年级开始所教的一切都是些漂亮的谎言?告诉我,我们学生书包都装不下的那些课本干什么?难道从那些响亮的真理中我们只应该记住几个公式、几个历史事件的日期、七乘七、八乘八吗?难道知道水是氢氧化合物就是有学问的最高标志吗?(看着书架)我们结合这些书中的主人公写过多少作文,难道这些书都是骗人的?还是生活中有两种真理?这些书里写的是一种,而在实际生活里是另一种?!(把书扔到地上)”我们与舞美设计从这段台词中提炼出了“书架”与“书”的元素,加以提炼放大成为巨大的书架,如同一面横贯整个舞台的书墙,在完成构筑写实场景——作家盖诺瓦尼的书房的同时,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结合,赋予这一庞大、厚重、封闭的书墙以“教育体制”的象征形象和语汇。
为了完成剧情线索展现的功能性空间要求,也为了避免一景到底可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形象不够丰富的感受,我们遵循“局部写实”的原则,选择了拱形的落地窗、俄式长方形大餐桌、一组欧式沙发和一个写字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伸出式的舞台上,并通过前区降层形成的落差、舞台地面的对角线与地毯的图形与色彩的勾勒,使舞台布景有了“餐厅、客厅和书房”的区域布局,既完成一些功能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舞台布景的构图、色彩、造型。同时,我们可以要求灯光处理可以遵循“再现“与“表现”结合的原则,来增加舞台造型形象的丰富性和诗意,在幕间转场之间的“留白”处,情节与人物思想、情感转折的关键时刻,以时间流逝的自然光色变化为依据,用“表现”意味的手法处理,通过舞台上的落地窗为光源,舞台上的大小道具为载体,如同印象派绘画那样,在音乐声中让时间流逝的光色流光溢彩般地掠过舞台上的书架、餐桌、沙发等,来创造丰富的、流动的、诗化的舞台景观形象,抒发人物情感,外化人物的心灵活动。
为了拉近与中国当代观众的距离,增强演出的现实意义,适应伸出式舞台近距离的要求,在《自选题》的人物造型处理上,我们不主张强调剧本时间、地域和人种的差异,而是以世界各
国服式、发饰和饰品趋于同一的特点为依据,通过淡化、模糊时间与地域和人种特征,突出现代化、都市化的特点,来为剧中人物造型。 服装在勾勒人物类型特征、职业特征的基础上,要能够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并通过服装式样、色彩的变化,来丰富剧本的视觉形象,增强演出的现代感。化妆造型根据演员与观众距离近在咫尺的要求,没有做“浓墨重彩”的处理,而是通过细腻的处理来刻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发式、佩饰,皮肤的底色等,并根据我国当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染发、烫发已经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染发和烫发来为剧中角色造型,使人物能够符合剧中的俄国人名,同时又使中国当代观众感到真实、自然和亲切。
《自选题》可以称得上是一出真正意义上的“话剧”,剧本语言(人物台词)写的非常精准、精炼与精彩,虽然均为人物的日常生活对话,但却具有严密的生活逻辑和人物思想行为逻辑,行动性强,潜台词非常丰富,人物个性刻画鲜明。较多段落的台词语言交锋犀利,蕴含丰富的哲理,呈现思辨的色彩。有些人物的台词充满智慧和机趣,具有较强的喜剧意味。为了呈现剧本日常生活的真实、台词的魅力、严肃与冷峻的基调等艺术特色,演出的音乐形象应该追求纯净、简约、高雅、清丽、抒情,不应采用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作品,而应采用单乐器演奏的小作品。音乐的出现最好是有合理的音源,逐渐发展为脱离音源的主观音乐、表现音乐。
我们以本剧玛丽卡家的景物设置中有一钢琴为契机,选择“钢琴”作为创造全剧音乐的乐器,剧中玛丽卡、托马斯可在剧情发展的进程中弹奏钢琴,同时让一名演员身着校服,在全剧的开始、幕间、暗转间和剧终演奏钢琴曲,来创造时间流逝感,帮助道具迁换,衔接场次,营造戏剧氛围,创造演出的听觉形象,鲜明演剧样式。在演出中,我们以肖邦的C小调夜曲和“离别”两首钢琴曲为主题旋律,将C小调夜曲作为“玛丽卡主题”,将玛丽卡的“选择、坚守、思索、困惑和压力”等思想、行为转化为音乐形象,“离别”在剧中则体现的是“爱情”的主题,将玛丽卡与托马斯青涩、纯洁的爱情和情感纠葛转化为听觉形象。这两首赋予主题立意的钢琴曲随着剧情的不断重复演奏,不仅使旋律蕴含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创造抒情和诗意的效果;在场次衔接的“留白”处,让“戏”能够有呼吸、戏剧节奏有变化;而且,钢琴演奏的主题旋律在场景转换间的延续,还能起一种情感间离的作用,让观众在伴随人物情感的激荡和宣泄后能激发联想、思索。
在演出中,我们还采用了一首前苏联的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当玛丽卡、科斯塔和克季诺从家长牙科医生安盖丽娜的交流中,得知“自选题”作文面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玛丽卡面对的是教育局的领导、媒体、全体家长等构成的强大阵营后,三个孩子都感受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和恐惧,并激发出了一种战争年代奔赴战场的神圣感,先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哼唱起了“共青团员之歌”相互鼓励,随后按照音乐的节奏列队正步行进起来,在整个剧场都回荡着这首歌曲的男声合唱时,三个孩子飞奔爬上了书架旁的高梯,向想象中的亲人、故乡挥手告别……我们希望这一处理,能够呈现这样的演出语汇:“在和平年代,要坚持做诚实、正直的人,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同样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
对演员的表演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严格遵循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原则,即:遵循“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原则,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点燃火热的创作热情和激情,以细腻的情感,敏感的神经、准确的表演分寸感和敏锐的即兴适应,富于表现力的台词与形体等素质与能力,在剧中展现的日常生活中真实、有机的生活,以自己“活生生的心灵”真实、深刻的体验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不断变化、深化、尖锐化的规定情境),准确、细腻地揣摩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生活,真实、自然并鲜明地体现出来。要善于通过大小道具和形体动作等手段,创造丰富、细腻、鲜活的细节来刻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外化人物丰富、细腻和隐秘的心灵活动,创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丰富精神生活的人物。让观众充分感受、欣赏现实主义表演的魅力。
通过我们整个二度创作集体对《自选题》的读解,经过在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和国家大剧院两轮演出的检验,从观众和专家们的欢迎和肯定的评价中,使我们感到已经实现了排演该剧确立的最高任务:
让我们的演出是一道“自选题”, 观剧的过程是欣赏戏剧的过程,同时也是解答“自选题”的过程,让观众在深刻体验该剧的情节、情境中,和剧中人物一起思考剧本提出的“人生命题”,并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让我们的演出是一面放大镜,从中窥见我们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成风,教育僵化,真理只存在于书本中等,并看到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和坚守正直、诚实的不易,以及面对强大的社会阵营选择支持正直、诚实也非常不易!
让我们的剧场是一个实验室,让剧中人、创作者和观众都置身于玛丽卡遭遇的人生处境,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潜规则”和强大的社会阵营,接受是否能做出正确选择,坚持正直、诚实,保持良知的实验……
让我们的演出是一连串巨大的问号。剧中人、演出者和观众都面对这些巨大的问号,对剧中提出的种种问题,扪心自问、自我追问、进行灵魂深处的拷问……
让我们的演出是直面现实的发言和呐喊!我们要对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潜规则”,说出真话,提出质疑、发出呐喊!唤醒自己!唤醒他人!唤醒社会的良知!
让我们的演出能让观众充分领略现实主义戏剧的魅力!获得关注现实、直面人生审美满足!让戏剧人能深刻领悟现实主义戏剧的美学精髓!从而促进我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研究能更为深化、创作实践能更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