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马、燕子和猫

2011-11-21禾苗

北方作家 2011年3期
关键词:老马燕子麻雀

禾苗

老马、燕子和猫

禾苗

老马

老马刚来到我家时还是一匹小马,其时不到一岁,而我已经四岁了。那是老家刚下放土地的一年,1981年。老马一袭乌黑,是标准的美媚,额上印一撮白色的毛发,仿佛是它的生娘给它打的记号。鬃毛油光油光的,精神得惹人喜爱。

怀念老马,是因为老马养育了我,也养育了我的家人。老马在我家度过了短暂的童年,两岁左右就开始犁地了。我家三十多亩地,都是老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默默耕耘的。

老马的力量大得惊人,干起活来,人跟着总得小步跑。一次犁地时,老马一用力,铧把地脚一棵碗口粗的树连根给拔了。有年秋天,家里拉谷穗,车子卡在水渠里,老马在车辕里一用劲,把两根指头粗的绳子齐刷刷挣断了。老马因为卖力,惹得村民们赞叹不已。我家粮食大面积丰收,是在1984年以来的三年里。正是这三年风调雨顺,我家才彻底结束食不果腹的日子,而这期间老马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啊。

老马的食量惊人,一个晚上能吃上两背篼草。老马吃草从来不挑食,麦草、苜蓿、谷杆、树叶,都是上好的饲料。老马夜里有个唤草的习惯,哼哼两声,父亲准时起床填草。填草基本上是父亲的专职,于是,久而久之,槽里哪怕没草了,其他人进门它也不会呼唤,只有当父亲进门时,老马才会哼几声。这么多年,我一直弄不明白,老马是如何准确得听出来父亲的脚步声的。

老马不喜欢在盆子里喝水,嫌样拘束,总喜欢走上十来分钟的路到清澈见底的泉水边去。水里活泼可爱的蝌蚪自由自地游泳,青蛙憋着沉闷的声音鸣叫。老马把嘴贴在水面上,咕咕地啜饮起来,脖子一颤一颤的,仿佛流星在颈上划过。饮间,老马会偶抬起头,看看溪流,望望盛开的野花,闻闻青草的芬芳,然后再俯下身子,忘情地喝上几口。陪老马饮水,那是我最开心的事,老马在前面悠闲地走着,而我在后面欢快地跟着。

老马下过小驹,个个跟它一样黑里透亮,老马对它们疼爱有加。有一年,一个小马驹被姨姨家牵去领养,老马狂躁地踢着地,一天一夜都没有进食。我到槽边去看它,只见它的眼角流着大滴大滴的泪。

转眼过了十年。老马十岁了,我也十四岁了,那年是1991年:时光凝成了永恒!

那年正月十四,是我最痛心的一天。老马患了结症,肚子涨得像个大气球,疼得浑身打颤。父亲拉着它从院子里走来走去,为散散步,消消食,就能好起来的。谁知,到下午,它仍不吃不喝,疼得卧在地上滚。父亲这才急忙牵着去兽医站。其时,太阳暖烘烘地照耀着黄土地,老马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身上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全身湿漉漉的,像水煮了一般。走到半路,老马突然仰天长嚎,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便再也没有起来。

好心的邻居觉得这么好的马肉丢了太可惜了,就刮了老马身上的肉,拿箩筐挑回来给我家送来了一些。家里做了香喷喷的马肉,香气在厨房里弥漫着,我的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燕子

我要说的是一对燕子。燕子是从老远的地方飞我家来的,是南方来的客人。来时春暖花开,柳条绽绿,它们就在我家屋檐下安起了家。我想,它们概是一对恋爱的燕子,到北方结婚来的。可它们为什么不选个富户人家,偏偏看准了我家?难道是在穿越莽莽北国的征途中,看见大地上的伙伴我是最讨人喜欢的吧。

燕子安家可不像人安家那么容易。燕子要垒窝,要飞到离家约一公里外的泉边去衔泥,小嘴一次只能衔上一小撮,像拳头那么大的一个窝,燕子夫妻恐怕要飞上不下百趟。但我想,再远再累,燕子夫妇也是开心快乐的,因为这是它们在搭建自己的家。约不到十天,燕窝就垒好了,呈半碗状,燕窝就紧贴着屋檐的椽。于是,我每天在屋里睡,燕子就在屋外睡,我抬头就能看见燕子,燕子低头就能看见我。

燕子就这样开始了在我家的生活,昆虫和飞蛾是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麦穗上的,树叶上,青菜上的,它们都啄。燕子不喜欢吃死虫子,喜欢捉活的,最擅长的是空中打击,飞蛾或蝴蝶正在翩翩起舞时,往往一个俯冲就能捉住,敏捷极了。至于粮食,燕子几乎是不吃的,也许是心灵善良的燕子觉得人类劳动不易的缘故吧。

每天清晨,燕子叫我起床上学。我睁开眼睛,看一眼燕子,再背起书包往学校走。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燕子一直陪我上小学。放学回来,要是好几个时辰见不到它们,我便很是担心,心想,顽皮的燕子一定是飞到那泉边畅饮甘甜的泉水去了。当我一口气跑到泉边,只见那儿围了许多燕子在戏水,这只突然起飞,那只打着扑棱忽又落下,究竟哪两只是我家的燕子呢?

记得大概是第二年夏天,燕子夫妇终于有了爱的结晶。一窝五只小燕子,个个黑色可爱。燕妈妈呆在窝里担负起守护燕宝宝的任务,燕爸爸则出去觅食,每当燕爸爸飞回来的时候,燕宝宝都会伸出毛茸茸的小脑袋,张开黄褐色的小嘴唧唧唧地叫个不停。

小燕子长到四十来天的时候,燕子夫妇带着它们飞出了窝,慢慢地教给它们生存的本领,开始还有点胆怯的小家伙,不几日,便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翱翔了。

最让我惆怅的是,每当秋风渐起时,燕子就要南飞了,我甚至天真地想:“要是一年四季燕子能呆在我家那该多好啊!”可燕子就是燕子,有它们的生活,它们有它们的梦想。听大人们讲,燕子越冬要飞过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河时,我的心不禁悬了起来。

燕子南飞的日子,也是我寝食难安的日子。海岸那么宽,他们可曾吃饱了没有?群山那么高,它们能否飞得过?我总在担心着,燕子万一饿了累了掉下去怎么办?于是,为燕子祈福,便成了我的心事了。

燕子越过江河湖海,越过高山峡谷,一路从南到北,总能清晰地找到我家的位置。我很惊诧,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灵有如燕子的记性了。有一年的春天,我依然苦苦地盼着燕子的归来。可这一年,却成了我童年的痛,燕子只回来了一只,是只母燕。母燕不再像以前那样轻盈自如,羽毛蓬松着,显得老态龙钟起来,也不再出去觅食,成天闷闷不乐的,我的心情也跟着闷闷不乐的。

终于,一天清晨,在我家门前的一棵柳树下,我发现母燕斜躺着,一摸,硬硬的,死了。我的心里难过极了,我轻轻地抱起了燕子,把它深情地搂在怀里,艰难地挪动着脚步,来到屋后的一块田地里,用双手刨土,一边哭,一边挖坟,把燕子安葬了。

我家的那只猫全身乌黑透亮,没有一丝杂色,晚上从门缝里挤进来,皮毛在夜幕的掩映下,发出亮堂堂的光,活像一个火球。那个可爱劲,让人至今萌生爱怜。

这只猫脾气特温顺。小时候,我总喜欢拿手拨着它玩,怎么拨,就怎么转。

猫恐怕是世界上最愿意为主人效劳的动物了,没人去催它,它几乎每晚都去粮仓边站岗放哨。我家的粮仓其实是用草编成的麦栓子,由于地面是土的,老鼠总喜欢在周围打洞,偷偷摸摸地来吃粮食,而猫的职责便是不让它得逞。

我家的猫捉老鼠在时间上是有自己的安排的。晚饭时刻,它在大睡,那时有人的走动声,胆子再大的老鼠一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铤而走险。天快亮的时候,它也是不去的。它是单单选在子夜前后出动。子夜前后是老鼠最饿的时刻。就是在这时刻,我家的便是准时上岗,埋伏下来,犹如专逮违章车辆的交警一样。这样的时候它异常地专注,眼睛睁得圆溜溜的,两只耳朵竖起,等老鼠蹑手蹑脚地刚一探出洞口,便一个飞跃,一爪子就打住了。有时,老鼠刚出洞时,它并不打草惊蛇,而是故意来个放虎归山,等老鼠腆着大肚子得意洋洋地返巢时,便猛扑逮住。

猫捉老鼠,不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即使到最寒冷的冬季,我家的猫仍会准时行动,我不得不佩服起猫的主人翁精神来。有时半夜里,狂风夹着雪块打得门窗直响,猫依然会踩着厚厚的积雪出去觅食,而那时人们早已在熟睡了。直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才凯旋归来。

猫抓了老鼠,先不急着吃,而是献给它的主人看。有一回清晨,我家的猫嘴里刁着一只老鼠,摇着尾巴从屋里走进来,父亲用手一摸还热着呢,显然是刚抓住的。等向主人请过功之后,猫才高兴地把老鼠刁走,到没人的地方美美地享用去了。

我家的那只猫不仅会捉地上跑的,而且还会捉天上飞的。庄稼熟了的时候,我家的场院里晒满了粮食,吸引了无数的麻雀。麻雀就栖息在我家梨树上,像阴魂挥之不去。夏天,梨树叶子大,密密麻麻的,麻雀钻到里面以为是天堂。猫总是隔上个把小时去趟梨树下,先静悄悄靠近树,再伺机从树干上窜上去,动作非常地轻。麻雀是不易察觉的。猫找好隐蔽的树枝潜伏下来,等着麻雀麻痹了,便成它出手的好时机,一个鲤鱼打滚,翻将过去,一口咬住翅膀,麻雀便再也动弹不了了,吓得其它麻雀纷纷逃散。即便被这群麻雀发觉,但仍会有成群的麻雀前赴后继地飞来,便不断有倒霉鬼命丧梨树。

猫很少独自睡觉。它喜欢和人睡。我最喜欢的就是听猫念经,念经其实就是哼小曲。这是猫在打呼噜,但这呼噜可会催眠。要是冬天,火炕不热,猫睡到人怀里暖烘烘的,再为你哼几支小曲,那可真是一顿美觉呀!

就这样,猫在我家生活了六七年吧。有一天,猫突然不见了,我和家人找遍了村前屋后,可就是没见它的影子,一股不祥之兆瞬时袭上我的心头。约半个月后,有人看见我家的猫卡死在别人家的一堆椽缝里,噩耗传来,我痛心疾首。想必猫一定是遇上了其它动物的追赶,亦或遇上了坏人,慌不择路,才遭暗算的。一位亲密无间的伙伴,就这样走了。

编 辑 段春华

猜你喜欢

老马燕子麻雀
老马
燕子
老马的三个愿望
读者之窗
燕子叫
燕子和麻雀
燕子一家
麻雀与红襟乌
师于老马与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