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教学随笔
2011-11-20吕梦绮
吕梦绮
(克拉玛依市第十二小学,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同时在“注重个性发展”中又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音乐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的权利。《小学德育纲要》指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在课程教学中,音乐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学生先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例如,某个学生先天五音不全我们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如何让这样的学生在唱歌方面不形成障碍,又能很好地过渡,并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这一缺憾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再例如,有些学生对于音乐的律动压根就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其中,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结合课标要求和课程性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并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各项活动中来,培养学习的情趣,感受音乐的乐趣,一直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想攻克的难题。我尝试着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参与“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工作,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要懂得欣赏和赞美学生
首先,我通过身边的实例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赞美学生,鼓励学生开口歌唱。
现在很多孩子都认为学习是给老师或家长学的。结合这一点我用自己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我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提议唱歌就有人不敢唱,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我问我的学生:“你们难道希望自己长大后连嘴都不敢张吗?吕老师培养不出一个歌唱家,但是教会你们如何正确的歌唱方法还是应该可以的 (同时加上玩笑般的表情)。”在学生的笑声中,我们轻松愉悦地开始学习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值得表扬的学生,例如,“同学们看李文豪的嘴巴张得真圆、刁思佳的表情真美”等等。
其次,对于歌唱条件差的学生,老师要摒弃苛求的心态,善于发现学生亮点,欣赏、赞美学生。例如,当我发现学生音不准时,我尽量把他安排在离我近的地方,让自己能清晰地听到这个学生的声音,有效控制他的音量,使之不影响其他学生,同时注意观察他在学习中哪个环节比较突出,及时地进行赞美、鼓励,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强项方面发展。
第三,对学生的表现以欣赏、赞美为主,对于不好的方面直接纠正。这也是作家郑渊洁说的,合格的教师和父母这样做:发现孩子优点表扬他;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这样做:发现孩子的缺点,批评他。
例如:一名学生在我这里上声乐课的同时,也参加了另一个收费的钢琴班。这个学生虽然嗓音条件非常好,但脾气急躁,情绪起伏大,不易控制自己的声音。
每周我见到孩子时,只要他在歌唱中有一点进步时,我都会说一些夸奖或赞美的语言:“宝贝,你真棒!看!你这句唱的时候声音控制得就很好。”孩子对妈妈说:“在吕老师这里上课虽然很累 (因为从他的站姿、说话、行为我都在做要求),但我想去”。
有一天孩子家长对我说想换钢琴老师,我追其所以,她告诉我:“我觉得我的孩子才十岁,不应该用‘废物’来形容他……”泪水模糊了这位妈妈的眼睛。这引起了我的深思,让我明白:学会欣赏和赞美是多么的重要。
一门课,学生因喜欢老师,必然喜欢这门课。如果我们看学生时就像看见可爱的天使,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想学生一定会以同样的眼光来对老师的。
二、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在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会学生间的互相欣赏。
首先,充当合格的“伯乐”,发现更多的“小千里马”。我在音乐课中鼓励学生将音乐情景化,创造音乐中的形象,支持学生用声音模仿音乐中的形象。例如:在《时间的歌》一课中,有两个欣赏曲目——《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上课时,我突发奇想将两首曲目放在了同一节课,并设法将情景连续化。教学环节以创造理想的钟表为线索,第一步,让学生聆听《在钟表店里》;第二步,学生自由地发挥,根据音乐表现你听到的和想到的各种钟表。在这一环节中,不停地有学生到我面前说,老师看我现在是孔雀钟、白云钟……,这时,我会抓住机会表扬敢于创新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去想象、去创新,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第三步,请学生评价部分钟表是什么样的,挑一些调皮的小男孩在前面做出各种他们想象中的钟表,学生在哈哈大笑中说出钟表的共性——调皮;第四步,老师倡导:“孩子们让我们疯狂一次吧!都来当调皮的小闹钟”;第五步,学生描述调皮的闹钟可能发生的事情;第六步,听音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对比音乐;第七步,跟音乐律动,这时,我又一次抓住机会赞美很有创意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去想象、去创新。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情绪高涨,仿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的将自己置身在了闹钟的世界里,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很多平时不表现的学生也都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为学生间的互相欣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老师要独具慧眼,树标兵,树榜样,让学生中的“小千里马”日益增多。因为学生多,老师依靠耳朵来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哪个学生腔体打开得好,就请他来当小老师;看到某个学生的表情好,就请他到台前做示范等等。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二、为声乐兴趣队挑选队员。所以,每当老师大声宣布:“XX同学可以进声乐队了!”马上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会向入选的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欣赏的目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老师树的标兵、榜样中,学生中的“小千里马”因“各有所长”,最受大家的赏识,学生间的互相赏识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让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看孩子
声乐兴趣队,是我校的特色教育形式,学生是我从两个年级逐个挑选而来的。每周一的声乐兴趣课,我都会让学生通知家长来听课。很多老师不理解,因为有家长听课,就意味着老师一定要认真准备,不能有丝毫马虎。但我认为通过邀请家长听课,让家长知道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同时家长的听课过程也是老师获得家长认可的过程。家长对老师教学的认可、对学生学习的认可、对这门兴趣课程的认可,就意味着家长对孩子参加有关声乐活动的支持和认可。
家长认可了你的教学,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平时的训练,无论是出去演出,还是在学习方面的投资,老师都可以获得一张“绿卡”。为了获得这张“绿卡”,我告知声乐兴趣队的学生家长:首先,家长可以随时来听声乐课的训练 (无论是声乐校本课还是声乐兴趣课),这样虽然大大地加大了我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但直观感受更有利于家长做出客观的评价,我认为值得。其次,引导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不要盲目地做出评价。例如,我有一个学生在写声乐课体会时写道:我的爸爸和妈妈不喜欢我唱歌,说我唱歌难听、跑调,但是吕老师说我唱歌很好,我多想让妈妈、爸爸能仔细地听听我的歌声。(注:通过一年的声乐训练,这个学生在 201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考级中顺利通过了二级考核。)再次,我给班中已初露头角的学生免费开小课,并要求家长来听课,以辅助孩子进一步提高。
在我的坚持下,家长都能按时来听课,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学生在老师的赞美声中、家长欣赏的眼光中迅速地成长了起来,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想说:只要你用心去做,敢于去实践,我想每一位老师都会获得家长的赞许的。这种赞许是对你的认可,是对学生的一种重新的欣赏——认可的欣赏、赞美的赏识。
四、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欣赏孩子
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孩子,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参加各种音乐比赛。
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甜美的歌声,表达真挚的祝福。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让更多的人欣赏孩子。
2010年 7月 18日,我组织了 10名学生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少儿声乐考级。虽然考级时我因病不能到场,但令我欣慰的是,我的 10名学生都通过了考级。也正是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出色的表现,我接到了克拉玛依市音乐界一些策划人士的电话,邀请我的学生拍摄M TV,参加克拉玛依每周一歌的播放活动。这次考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树立了声乐兴趣队在学生中间的威信,也使很多家长、社会上的一些人士开始关注克拉玛依第十二小学的声乐队。这个声乐队是克拉玛依第一个以学校搭建平台、老师免费授课、并组织考级的特色兴趣活动组织。正因为此,我的声乐队获得了社会上更多的人的欣赏和赏识;当然这也是对我们学校、对我、对我的学生、对我这个团队的欣赏和赏识。
在倡导德育为首、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今天,家庭、学校、社区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欣赏孩子,在活动中赏识孩子,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