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真伪鉴别方法
2011-11-19姚彩玉
姚彩玉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一、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之间定义的区别
1.合法期刊。目前我国国内合法期刊有两种,即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内部期刊)。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非正式期刊 (内部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并获取“内部资料准印证”,作为内部交流的期刊 (仅限于行业内交流,不能公开发行)。通常所说的“公开发表”,是指在合法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2.非法期刊。按照我国出版管理的有关规定,凡未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出版物的出版、进口、发行单位,从事出版、进口、发行业务的,为非法出版活动。其所出版、进口、发行的出版物,即为非法出版物品。凡是没有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期刊,即为非法期刊。
二、合法期刊的特征
合法期刊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刊物具有唯一的国内统一刊号 (CN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 (ISSN刊号),两者都有才是正规期刊。其中,
1.国内统一刊号的格式为:CNX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 2位数字代号)-YYYY(Y为期刊出版管理部门分配范围“1000-4999”的 4位数字序号)/Z(Z为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英文大写字母),即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例:CN 62-1087/N。地区号按 GB 2260所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号给出。地区代码具有唯一性,任何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且只有一个地区代码。
2.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Num ber)是根据国际标准 ISO 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是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 ISDS中心管理。1975年起建立世界性的连续出版物标准书目数据库,目前已有近 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 65万种期刊 (包括已停刊的)登记入库,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期刊书目数据网络系统。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该编号是以 ISSN为前缀,由 8位数字组成。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 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国际标准刊号的格式为:ISSNXXXX(4位数字)-XXXX(4位数字或 3位数字最后一位为 X)前 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我国于 1985年建立了 ISSN中国分中心 (设在北京图书馆),负责中国期刊 ISSN号的分配与管理,目前已有近 5000种中文期刊分配了 ISSN号并进入了国际 ISSN数据系统。ISSN通常都印在期刊的封面或版权页上。例:ISSN 1001-988X。
3.合法期刊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如主、协办、承印单位名称;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如属通过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还应有邮发代号、广告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批号、期刊编辑部 (社长、主编、责任编辑、编辑)、期刊编委会 (主任、副主任、委员)。
三、学术期刊真伪的鉴别方法
正规合法的 CN学术期刊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机构查询”系统里可查询到该学术期刊,同时还要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里可查询到该学术期刊中的作者和文章。论文真假辨别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准。另外防止假刊的存在,发表后的文章要在中国期刊网等学术文献数据库里查到该文章。具体查询方法如下:
1.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新闻出版局的数据库进行刊物查询,查证其刊号是否已登记。查询方法如下: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主页右侧下方有新闻机构查询栏,媒体名称输入要查询期刊刊名,媒体类别选择:期刊,点搜索即可。如是正规期刊则可以显示其国内统一刊号 (CN刊号),显示不出国内统一刊号(CN刊号)则为非法出版物。但是查询系统里查询到的并非一定是合法期刊,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盗用刊号,私自印刷等手段,使广大作者分辨不清真假;查询系统查询不到的并非一定不是合法期刊,因为查询系统更新原因,近期批准的新期刊不一定及时输入到查询系统,作者也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新闻出版局在线服务行政审批许可结果中查看。
2.作者可以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查询,但是中国期刊网只是个民间期刊数据库,无行政功能。根据现状,很多假期刊,都是可以登录到中国期刊网上的。很多刊物,在新闻出版局查询不到的,在中国期刊网上都有登录。显然,在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系统查到的并非一定是合法期刊,但作者们需要注意,盗用了别人的刊号或刊名的非法期刊是无法将文章登录到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查询系统的。所以中国期刊网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期刊鉴定的又一方法。很多单位都要求文章能够登录中国期刊网才算。
3.查询刊物是否具有邮发代号。正规期刊可以通过邮局按邮发代号订阅。非法期刊一般不在邮局发行,也没有邮发代号。邮发代号的格式为XX(1或 2位数字)——XXX(3位数字)。
4.区分增刊、专刊与杂志正刊的差别。从刊名可以判断,正刊的刊名只有一个,并且这个刊名按“查询刊号真伪”的方法可以查询到其国内统一刊号。增、专刊是个别杂志社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而出的,属于非法出版物。其刊名多为《XX》杂志“教研版”、“学术版”或“理论版”等,这种杂志某版或刊名带破折号或刊名带点的均为增刊或专刊,按“查询刊号真伪”的方法查询不到国内统一刊号。
四、期刊级别的认定方法
1.省级学术刊物的认定原则。在有省 (部)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有正式出版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全省大行业学会和省直厅局主办、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登记的学术期刊;省部级大报理论版;一般大学学报;在国家二级学会、省级主管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2.国家级学术刊物的认定原则。在国家级 (由国家级部门主办或主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在国家一级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标记为核心刊物的杂志 (科技核心,北大核心等),也被列入国家级刊物。
3.核心期刊的认定原则。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 SC 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引证报告》以 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2004年出了第三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 (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现在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已经是 2008版。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限于理工科期刊。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可以通过期刊和论文查询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等系统查询。
五、建议作者将自己的论文直接投向期刊编辑部
如何将自己的论文投向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期刊具有自己的官方投稿系统,作者需要注册成为会员,登录投稿系统直接填写与自己相关的投稿信息 (如中英文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方式、邮编等)以及上传文章,当稿件投递成功后会出现文章编号、投稿成功等提示,请作者务必记住文章编号。该系统不仅方便作者投稿,而且还有稿件处理查询系统,作者在期刊规定的稿件处理时间期限后通过输入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稿件编号)中的任意一项或者两项,即可查询稿件的处理结果。
2.通过期刊编辑部投稿邮箱投稿。如果作者有此刊刊物,可通过刊物信息介绍上公布的投稿邮箱成功投稿,但是值得作者注意的是,有些期刊的投稿邮箱更改,即投稿失败;还有一些作者粗心大意看错邮箱,投向此刊销售部邮箱、办事处邮箱、广告邮箱等,即投稿失败。希望作者通过邮箱投稿后,如此刊投稿邮箱系统没有自动回复,请电话咨询此刊编辑部,咨询投稿稿件是否已收到。
3.文章打印稿和电子版双重投稿。提示作者在打印论文的时候切勿为了节约打印成本,使论文字体太小以及将行距缩短,稿件字体以五号体为宜,论文行距设置为 2倍行距或者 2行之间留有一行的空行,以便编辑改稿。作者在用W ord保存论文的时候尽量使用低版本的W ord,如自己电脑用的是高版本的W o rd,请作者务必将W o rd版本转换为低版本的 W o rd,以免出现编辑部 W o rd版本太低,无法打开论文的状况。
通过以上合理正确的方法,可以鉴别学术期刊的真伪,能够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正常晋升职称;在校硕、博士研究生正常发表论文,顺利获取硕、博士学位,避免造成文稿的耽误和荣誉损失。
[1]李贵存,江澜,杨锡强.期刊刊号的标识及其真伪辨[J].中华儿科杂志,2006,(1).
[2]张涛,杨志勇.谈期刊的类别、真伪与论文的级别[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陈图文.非法期刊的主要特征及其判别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
[4]蔡封俊,阳腾霞.浅谈合法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