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刍议——以上海的都市化进程为经验例证
2011-11-19徐清泉
徐清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235)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调软硬件资源配置均等化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的高低,直关最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实现,直关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四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直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2006年文化部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07年 8月,中办、国办颁布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0年 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文章,文中指出:“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在这些“纲要”、“意见”及文章中,中央实际上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提出了越来越明晰的要求。其中所强调倡导的“发展均衡”及“均等性”等要求,既涵盖了公共文化的载体、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均等化,也涵盖了人才、项目、内容等软件配套服务的均等化。否则,“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都很难获得具体实现。目前,“十一五”阶段已结束,全国各地已进入编制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阶段。如何对照国家要求,切实做好公共文化软性硬性资源均等化配置,是全国大多数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重点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文化政策引导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初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充分把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分别针对本省、本市、本区人口相对集中的省会中心城市、地县级城市及不同城区的实际,以体量规模有所区分的图书馆、图书室、文化馆、文化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社区公共文化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为突破口,依托国家提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家电下乡 ”、“文化下乡”等规定的落实,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海为例:近年来,上海借助筹办 2010年世博会的契机,利用宣传文化系统“统抓共管、层层负责、协调推进”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的优势,利用先前早已实现的“文广合流、条块疏通”便利,利用社会管理方面形成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依托上海原创“东方文化系列品牌”的建设运营,建立了包括“东方讲坛”、“东方社区学校”、“东方信息苑”和“东方宣教中心”在内的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这些努力既赢得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也取得了“文化惠民”的实际成效。2009年上海发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上海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136个,社区学校 220所,社区信息中心苑 160个,农村信息苑 1423个,东方讲坛讲座点 335个,东方讲坛举办讲座 9133场。利用这些平台累计参加活动的人次达 3728.21万人次。
三、公共文化资源过度积聚于城市 CBD的格局有待改变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规模的疾速发展壮大,一般均不可避免地会在快速扩张阶段走上一条“摊大饼”的发展道路。不过一旦到了城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力求提升城市能级、实现“城市再造”的阶段,则组团化发展城区系统甚至创建大中小城市群,都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假如到了一个城市该实施内涵发展及能级提升战略的阶段,还依然故我地热衷于“摊大饼”,则就等于患上了“城市病”。如今国内许多大型、超大型中心城市显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往“摊大饼”的漫长过程带来的一个明显后遗症就是公共文化资源过度积聚于城市 CBD(中央商务区)。假如按照国家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出的“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要求来看,这种公共文化资源过度扎堆于城市 CBD的状况,不仅不利于真正实现“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而且还容易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因配置不均等带来的内耗和浪费,造成市民文化消费饱饿不均。类似的情况在国内许多城市都能看见。
如在上海近 600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目前分布着 18个行政区县,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已经突破 2000万。由于以往上海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以黄埔区、卢湾区、静安区、浦东新区等为代表的中心城区,所以这些城区实际上成为了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或说“中央商务区”(CBD)。也就是说,上海伴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都市化进程,也曾在客观上走出了一条显见的“摊大饼”扩张的路径依赖道路。城市交通网络建设陆续实施的内环、中环、外环等的“划圈做大”格局,就十分明显地记录下了这一历史“壮举”,此种情形与北京的一二三四五环逐圈放大非常相像。受制于此,上海带有公共性、公益性文化服务特征的市级层面公共文化资源的分布,如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地标级公共文化设施,就过度集中于城市 CBD。其实,上海承接历史上特别是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强势发展成果,承接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化建设成效,早已在中心城区积聚了大量的文化商业、艺术教育、文化演艺等优质文化资源,如大光明影院、国泰电影院、逸夫舞台、艺海剧院、天蟾大舞台、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众多的演艺院团等均属于此。尽管这些资源如今大多实行市场化运作,它们的存在本该使后起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体现出一定的城域性调控倾斜,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带来的弊端直到近几年人们才逐渐感觉到:新老公共文化资源高密度云集,在客观上造成大量带有公共性、公益性特点的对内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化节庆盛会、文化艺术演出主要集中在上述中心城区举行;大量的文化人才、文化服务、文化资本等文化生产要素也重点积聚在这些区域。这就使上海周边 14个区县难免会成为公共文化生产供应和消费服务相对贫乏的地区。之所以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当地居民对上海文化消费的拉动效益十分有限,除了因为存在着居民文化消费成本 (包括交通、票价等)过高外,还与绝大多数居民无法享受到便捷性、均等性的文化消费服务供应直接相关。
近年来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四个中心”建设进程的加快,上海另外 14个区县的招商引资和城市化进程也明显提速,其中像青浦、松江、嘉定、长宁、普陀、闵行等都已成为外商外资云集、外来务工者大量积聚、潜在的次级 CBD快速崛起的城区。在此情形下,当地户籍居民和流动居民对公益性、公共性文化消费有很旺盛的需求。上海显然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现实,所以在制订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时,确定了旨在消除城市“摊大饼”缺陷、建设“一城九镇”、若干个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战略。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当初缺乏对这些副中心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规划考量,所以基本都搞成了单纯的地产项目。因此,上海已下决心在“十二五”期间再做调整配置考虑。
四、要用先进理论来分析指导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用以认识、破解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问题的先进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还具有“统筹协调”的科学理念。仅从统筹协调理念来看,就十分契合系统论、帕累托最优等理论的思想精华。系统论阐明的科学道理在于: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间只有形成有机联系的而不是散乱隔离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获得极大提升,系统不是单一要素的独强独大,而是要素之间有机互动形成的整体强大;帕累托最优的原理则强调:一个地区资源的配置和政策的调整,能够在不损害原有消费者群体基本利益的同时,使更多的其他消费者群体广泛受益,这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化。显然,科学发展观追求的诸种境界中就或多或少体现了上述科学思想。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我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问题,就能发现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实属任重道远。如从“十二五”期间的上海发展来看,继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四个率先”将进入关键阶段,同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世博精神,充分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也将进入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提高城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上海已明确认识到:要在“十二五”期间,花一定力量,分步骤分阶段地不断破解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问题。为此,务必要将科学发展观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灵活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五、借组团化及产业融合机遇提升资源均等化配置水平
针对以往“摊大饼”扩容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的历史实际,现今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都确定了这样的发展战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积极借助“十二五”期间酝酿启动城市布局组团化调整、城市功能“多中心”排布的特定机遇,通过规划实施多个城市副中心的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文化资源要素的分类重组,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切实推动文化建设的“重心下移”、“重心由市中心向城郊区县的外移”,利用相关文化平台载体的搭建,吸引市内外文化院团、文化人才、文化项目、文化活动、文化资金、艺术院校进入周边城区,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水平。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启动对城市副中心进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特别是文化设施建设时,肯定是因地制宜地科学确定硬件设施的建筑体量和市场容量,不应简单移用或攀比追赶中心城区地标级文化设施的建设运营标准。
当下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当今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工业、农业及房地产业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彼此互动、彼此借力的发展态势正明显加剧,这就需要人们应针对具体城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特殊需求,灵活地、辩证地做好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工作。如对上海而言,就必须针对在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过程中确立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等奋斗目标,充分运用政府的规划引导、宏观调控及市场的自发运作配置文化及相关产业资源的功能,利用 14个区县级差地租明显低于中心城区的优势,在“十二五”期间适时把与高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相切合的文化科技产业、文化服务业及文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在这些区县引进落地,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 14个区县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提供极大的市场、人才、人气、氛围等要素支撑,从而为资源配置均等化打下坚实基础。
六、大力培育公共文化运营力量及内容服务支持系统
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通行做法来看,以往借助于政府功能的强劲和放大,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设施载体建设方面“以政府规划引导为基础,以市场有效运作为抓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忽略了对文化领域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和吸引,忽略了对完全与政府脱钩的社会文化中介组织、第三部门的培育,忽略了对社区志愿者、社区义工等社会运营力量的培育和打造,忽略了对这些相关人才在配套政策、待遇福利等方面的考虑,当下许多城市在具体城区社区依靠第三方托管运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方面既缺机构又缺人才。因此,在今后几年间,国内城市应努力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城市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服务第三方外包,依托第三部门、社区志愿者及社区义工等社会力量成功运营文化平台载体的方法,同时积极总结诸如上海卢湾区打浦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第三方有效运营的成功做法,力求为众多城市的公益性文化平台的良性运营提供可资推广普及的模式典范。
除此之外,在推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进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同时考虑为公共文化载体平台等硬件设施运营、文化职业经理人施展身手等创建必要的内容服务支持系统。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要打造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公共文化内容服务配送体系,如按照上海的实际,就可以考虑在尽可能发挥好既有的“东方文化系列品牌”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文艺院团众多、文艺活动频繁、文艺人才荟萃、文化资本藏富民间等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便利,学习借鉴电影产业创办电影院线、影视节庆的做法,设法创建覆盖上海所有区县乃至长三角诸省的文艺演出院线联盟和文艺展演交易节庆,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及“引进来”战略的特定机遇,不断丰富和活跃本土和外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消费,以院线联盟、节庆会展等为纽带,激活文化艺术的项目、资金、人才、活动及交易等资源,从而切实推进上海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与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无疑,一城一地没有百分之百管用的定规可循,却有可资了解的做法经验以供参照,上海等地的做法也许可以给人一些启发。
[1]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EB/OL].http://www.gov.cn/.2010-06-1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207393/13304562.html,2010-05-10.
[3]上海市统计局及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化统计概览[Z],2008,2009.
[4]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2010.
[5]李河,张晓明.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