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医生——班主任的新职业

2011-11-16施惠芬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后进生心理健康

施惠芬

学生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2.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3.在家長“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4.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5.班级中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班人,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班主任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了解学生集体,除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情况外,还要重视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状况等。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在班集体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支点。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健康心理

要树人,必先正己。己不正,又怎能树人呢?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又怎能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和学生心理上发生的问题呢?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这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更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要具备协调能力

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对症下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和方案,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要做到这些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要联合所有的任课老师,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与老师的交流中捕捉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揣测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班主任老师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确切地说,应该是朋友般的心与心的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对你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有话可以放心地告诉你,这样,你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做到有话可说,先发制人。

三、要充满爱心和信任

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作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发展轨道上向未来迈进。

四、尊重、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却不这样看,关键是班主任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后进生。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心理状态,使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得到发扬光大。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洒在学生集体中,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理解是一种更重要的爱,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心灵上的沟通,就会使他们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讲的话愿意同我讲,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欢对我谈,想不通的问题愿意从我这儿找答案。

五、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话,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今天的学校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机构,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今天的学校被期望成为社会儿童、青年的保健和文娱中心。学校也要提供医疗、保健、社会福利、营养、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服务。在诸多的内容里,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它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更茁壮成长。对班主任来说,这也是一个班级管理发展的方向。相信任何一个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并且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班主任都能够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关爱到每一个学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后进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