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2011-11-16罗新娣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策略

罗新娣

摘要: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主体内容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各种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培养方面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八年级面临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升学考试,因而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就自己对初三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促进阅读教学

创造阅读教学的教学情境,指的是帮助学生体会作品所描述的那个具体形象的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的必经途径。由于很多学生从未见过大潮,对于涨潮退潮没有任何概念,如果只靠凭空想象,单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来说,很难体会出潮水的澎湃壮观场面,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潮水的音视频资料,使学生看到“白浪翻滚”,体会到潮水与“白色城墙”一样的雄伟气势。从“浪潮越来越近”想象到潮水如同“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的壮观场面。通过潮水声音的播放体会它“山崩地裂”般的气势。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潮水的那种雄伟、壮观,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认知水平

现行的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名家精品,具有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缺憾:那就是回忆性的文章过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他们已经习惯了用现代的思维模式揣摩作者的行为与文风,往往不能达到与作者真实意图相融合的境界。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时,不要加以否定,而是先给予学生及时的认可,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去体会作者在当时当地的思想行为。例如,我在教授《醉翁亭记》时,发现很多学生受到电视影响较深,对于文章中出现的“也”字非常敏感,都跟着摇头晃脑地朗读文章。于是,我让学生将文中的“也”、“而”等虚词全部去掉,并对学生们说:作者怎么用了这么多的“也”字啊,一点都不符合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反思,他们随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作者与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同、社会观念不同、个人经历也不同,所以才写出了具有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的文章,如果我们把文中的虚词都去掉的话,就不能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心情了。这一对立性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

八年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导致个性化明显,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他们这些个性化的表现,从思想上理解他们的感受。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中学会自主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特感受的尊重,理解他们的独特观点和看法。每个学生都渴望被教师理解和尊重,都希望能与老师之间建立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这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能增进师生感情,更加信任教师,进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阅读学习。由于学生之间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在不同问题的理解上也会存在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十分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否会得到老师的支持和尊重。所以,教师要在阅读训练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评价,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教育领域,在辅助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我们几乎可以搜集到阅读教学所需的所有资料。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种便利条件,通过各种图像、音视频材料的展示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好的阅读材料语言精练,文字优美,所塑造的各种形象生动鲜明,但仅仅靠观看图像和各种音视频材料并不能够完全达到对语言和人物形象的深刻体会和感悟。观看那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和音、视频材料也可能会忽视不同学生的审美差别,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限制他们的自由想象空间,阻碍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注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适度合理地运用。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践新课标,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钻研新教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蒋成璃.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J].语文学习,2005(2).

[3]程伟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能力培养的途径初探[J].现代语文,2006(4).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富林镇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