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味人生 先苦后甜

2011-11-16胡国强

茶博览 2011年1期
关键词:茶垢贵贱老道

█ 胡国强

茶味人生 先苦后甜

█ 胡国强

且说茶不分贵贱,她是任人唯亲的,很有乡土情和人情味。传说,有一个书生家底很穷,穷得身上除了茶资就只能够买一块芝麻饼。有一天他走进茶馆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手拿芝麻饼,边吃边喝,边看戏,不慎掉了几颗芝麻在桌缝里,为了不失大雅,趁大家伙看得起劲正在吆喝的时候,他站起来喝彩用手猛敲几下桌子,使桌缝里的芝麻跳上桌面,便悄悄地沾点茶水把桌上的芝麻粘起来吃了;在旁坐喝茶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戏迷呢!这时的他既不丢面子,也不失雅兴,好不悠哉。

再说茶不分贵贱,大凡贫富贵贱的人都能喝茶,不过就是喝高级茶与低档茶的区别、享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最终喝的必然还是茶味。以貌取人自古有之:古代大文豪苏东坡游山来到一庙、主事老道见他衣着简朴,就冷淡地说了句:“坐!”对道童喊“茶!”一经交谈,老道感到此人来历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道童“敬茶”;再一打听,啊!来者竞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老道连忙引苏东坡进内堂,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道童“敬香茶!”告别时,老道请苏东坡题幅对联作留念。苏东坡含笑挥笔,顷刻就书“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道阅后,羞愧满面。但无论如何,有朋自远方来,无论身份高低,都必然要平等待之,只要道一声“吃茶去!”就有人情味和茶味了!

吃茶是有瘾的,若超过了“茶瘾”,就成了“茶癖”。岂看端“有色茶杯”的称为茶人,端“茶漆盅盅”的称为茶客;茶人喝茶懂得一些茶叶的品质,能说出一套茶文化的理论,但不爱清洗茶杯,茶杯内茶垢很厚;而茶客吃茶主要是为了过“茶瘾”,茶客的茶盅内茶垢厚得连白开水渗进去都像茶水了。其实茶垢在茶具内会降低茶叶品质,既不卫生、又不科学、是不雅观的,不过这也是“茶人”“茶客”们的荣耀和嗜好。不管“茶瘾”、“茶癖”大小,却是有益无害的雅好。通常是“茶不清心心自醉”,喝茶是百益无害的,喝茶实质上是在喝一种情调,在享受一种文化。

自古茶禅是一家,今昔无处不是茶。喝茶能陶冶你的情操,唤起你的禅心:像道教、佛教、道士、尼姑、和尚一样吃茶念经、修身养性。茶可以写上一百个不同形状的茶字,古有“百茶字图”;茶诗茶联,就是最典型的“文字游戏”,唐代就有一字至七字宝塔诗。如茶盅盖上向来就流行一种铭文“也、可、以、清、心”五个字排成一个圆圈,从任何一个字都可以当作开头,读出来的句子都通,而且意思大致相同,这些宝塔字体、很耐人寻味,适合饮茶时观赏。古人把享受闲暇看得很重,“偷得浮生半日闲”,确乎是滚滚红尘中极为难得的。茶,因为是对人类最有益的饮品,而我们也要有像茶一样不怕“冲淡”的精神,贡献自己的毕生。

现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理念也在转变,“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生活就是享受(吃喝玩乐),享受之后又工作,周而复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比吃喝还重要的呢?”可见,吃茶、喝茶、饮茶、品茶、说茶、论茶、评茶在日常生活中之重要,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在人际交往中,要善待自己才会善待他人,人们常说:烟搭桥,酒开路,茶开怀。其实抽烟饮酒是一种应酬,只有喝茶能让你在物质上、精神上得到充分享受,使你延年益寿。茶味是先苦而后甜,人生也是先苦后才享福;当你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到了与烟告别、与酒分手,百无聊赖之际,口干舌燥之时,恐怕只有茶陪伴你度过夕阳西下的余生;甚至连老婆、情人、朋友、知已、相好都有可能离你而去、只有这盏茶,不会把你抛弃。

人生路漫漫,茶味苦香浓。茶之可贵,是她能成为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她把那股不怕“冲淡”的精神带给你我,这就是我们应该尽量禅悟的茶味人生。

劳伟 郭沫若·咏茶诗 草书中堂

猜你喜欢

茶垢贵贱老道
趣味英语听力:Difference Between a Hurricane and a Typhoon
为什么茶壶里会生茶垢?
孟子的“贵贱”论
咏犬
茶垢洗不洗
茶垢洗不洗
“物”与“贵贱”之间
——论庄子之“物无贵贱”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五回孙老道创新“辟瘟散”闻香药击败东洋丹
茶垢到底是什么
王丰摄影——惜别老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