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

2011-11-16江永红刘冬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8期
关键词:环境压力环境污染安徽省

江永红 刘冬萍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039;2.合肥师范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230061)

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

江永红1刘冬萍2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039;2.合肥师范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230061)

目前,安徽省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重大转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因此,定量研究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其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运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得出1999-2008年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一直偏大,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安徽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原因——产业结构偏重、环保投入不足等,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指数

近年来,安徽经济增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995年,安徽省人均GDP为3 065.8元,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10年,人均 GDP值为20 008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32%。目前,安徽省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重大转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因此,定量研究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其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的问题,国内外已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张文和从水污染、空气质量污染等方面定性分析环境压力现状[1];刘昕、熊晓波等人运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dprint)分析法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中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2];李小燕则分别运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法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法测算了区域生态环境压力的动态变化[3];徐福留、赵珊珊等人提出了运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方法来评价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状况[4]。

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或定量评价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发展趋势和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了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分析方法

1.1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是一种实用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大小的方法[4]。其基本原理是:设计一个0-1连续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定义当ESI为0时,压力最小;当ESI为1时,压力最大。将0-1 的连续间隔由小到大分为五段:0 -0.2,0.2 -0.4,0.4 -0.6,0.6 -0.8 和 0.8 -1,分别对应于压力很小、小、中等、大、很大五种状态。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由两个分指数构成,即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RECI)和环境压力分指数(EPI)。其计算公式如下:

ESI=RECI×W1+EPI×W2

式中,ESI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RECI表示资源消耗分指数,EPI表示环境污染分指数,W1和W2分别为这两个分指数的权重。

其中,资源消耗分指数(RECI)及环境污染分指数nRNCI× P(EPI)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RECI=∑

i=1ii,EPI=EPIj×Pj,RECIi表示第i个资源消耗指标的指标值,Pi为第i个资源消耗指标的权重;EPIj表示第j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指数值,Pj为第j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权重。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既考虑了环境污染又考虑了资源能源消耗,综合性较强,且计算简便,相比于其他评价方法,直观性很强。但该方法没有考虑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将经济发展同时纳入分析的框架,不足以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双向关系。为此,李孝坤[5]按照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的缺陷。

1.2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指数(EDI)、资源压力指数(RPI)、环境压力指数(EPI)、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REPI)。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式中,D'k,R'h,E'l,P'ij分别为经济发展、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压力的标准化值,ωk,ωh,ωl,ωij,Wi为指标权重。

对于经济增长指数EDI,取值越大,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越高。而对于资源压力指数RPI、环境压力指数EPI和资源环境压力指数REPI,取值越大,则压力越大;值为0时,资源与环境压力最小;值为1时,资源与环境压力最大。同时,将指数值在0-1之间划分成 5个区间:(0.00 -0.20)、(0.20 - 0.40)、(0.40 - 0.60)、(0.60 -0.80)、(0.80 -1.00),分别表示经济增长水平很低、低、中等、高、很高5个层次,或分别表示资源、环境或资源环境压力很小、小、中等、大、很大5个状态。现应用这一方法评价安徽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状况。

2 1999-2008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影响因素众多,指标体系设计中不可能包罗万象,本研究遵循科学有效性、客观性、灵敏性、易获得性、可比性、简明性等原则,选择经济增长总量、结构量和人均量、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量、环境污染水平等领域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鉴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及对指数的影响方向不同,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如下:对于经济增长指标,有利的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时,采用公式zij=xij/max(xij)进行标准化;不利的指标即指标越小越好时采用公式zij=min(xij)/xij进行标准化。对于资源压力指标和环境压力指标,则加大压力的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资源消耗越大或者环境破坏程度越大,采用公式zij=xij/min(xij)进行标准化;减少压力的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资源消耗越少或环境破坏越小,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采用公式zij=max(xij)/xij进行标准化。式中xij为指标实际值,max(xij)为指标最大值,min(xij)为指标最小值。

表1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及权重Tab.1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economic growth,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Anhui province

2.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指标权重可利用经验法、专家咨询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为了克服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确定权重的精度,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初始权重,通过经验法确定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1。

2.3 数据整理与标准化处理

根据确定的指标体系,以《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环境统计年报》为数据来源,收集整理1999-2008年安徽省的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

2.4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状态及分析

2.4.1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测定结果

将各指标标准化值和权重值代入公式(1)计算得到安徽省的 EDI、RPI、EPI;计算 REPI时利用公式(2),由于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因此作等权处理,计算结果如表3,同时,我们给出各指数的平面趋势图(见图1)。

图1 资源环境压力趋势图Fig.1 Trend chart of the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4.2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状态变化趋势分析

由表3和图1得到如下结果:1999年-2008年间,经济增长指数(EDI)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中等水平0.429 9增加到2008年的高水平0.984 3,说明这10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从总体上来看,资源压力指数(RPI)在这10年里一直大于0.6,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即从1999年的0.759 3下降到2008年的0.649 2,但是自2006年开始又有上升趋向,说明经济增长的资源压力虽然有减缓趋向,但仍处于高压力阶段,并且近年来有压力增加趋势。环境压力指数(EPI)在这10年里一直大于0.66,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从1999年的0.739 8波动上升到2008年的0.754 3,说明经济增长的环境压力一直较大,并且在这几年还有上升趋势。资源环境压力指数(REPI)在这10年里也一直大于0.66,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0.749 5波动下降到2006年的0.665 3,表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缓和迹象,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缓慢增强,这是因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但是,2008年 REPI为0.701 8,资源环境压力也出现了上升趋势。

表2 各指标标准化值Tab.2 Standardization of each indicator

表3 1999-2008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Tab.3 Indicator of economic growth,resources pressure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Anhui province

分析显示,安徽省在1999年以来的10年中,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始终较大,尤其是环境压力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3 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偏重是安徽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根源

世界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关系表明,人均GDP在1 500-10 000美元的地区,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则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以重化工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2008年,安徽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 484.9元,按人民币汇率6.8换算,接近2 130美元,说明安徽省目前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初期,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

重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消耗,也必将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安徽省2008年工业分行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状况见表4。

由表4,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前十位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机器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7.6%,是安徽省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这些产业也是安徽省资源能源消耗最多的产业。2008年,其累计水资源消耗比例约54.299 8%,累计能源消耗比例高达66.21%。

另外,我们发现安徽省“三废”排放比重较大的行业也主要为重化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其中,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所占的工业总产值比重不到3%,但却排放了20%的废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是工业废气的主要污染源,其累计工业废气排放比重为89.25%,而其累计工业总产值仅为32.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污染源,其累计排放比重为79.89%,而其累计工业总产值仅为37.18%。

表4 2008年安徽省部分工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状况Tab.4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n 2008 in Anhui province

这也反映了安徽省工业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重化倾向,高能耗、高污染型的重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过大,会产生较高的能源消耗需求和环境污染,由此产生的结构性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是造成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根源。因此,必须以此作为解决压力偏大的切入点,才能顺利解决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容量不足等不协调问题。

3.2 环保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环境污染的治理

10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安徽省把环境污染治理逐步摆到了突出位置,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总额不断加大,从1999年的43 543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 431万元。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环保投入仍然与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不相适应,2008年全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3%,仍然偏低。

据联合国预测,要使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保投入一般应保持在GDP的1% -2%的水平;若上升到占GDP的5%,可以达到完全控制;上升到占GDP的8% -10%,方可开始良性循环。目前安徽省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可以使污染基本得到控制,要想改变环境污染状况还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

3.3 承接产业转移是资源环境压力的潜在诱因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快速推进,逐渐融入长三角的安徽省从产业转移中获益匪浅。2007年,安徽省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目前全省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转入产业的良莠不齐。一方面,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当地政府往往想方设法留住优势产业,对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产业更是大力给予优惠政策,这导致流出上述地区的产业往往是高能耗、资源密集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中西部有些经济欠发达区域为了谋求发展,往往不愿也没有能力选择承接的产业,发达地区转出什么,就承接什么,区域获得了一时利益,却留下了高能耗、高污染的多重隐患。

4 对策建议

4.1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减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在安徽省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但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或基础部门,例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使用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在保证该行业的基础作用发挥的前提下又不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危害。对于其他规模较大、污染排放量大的重工业部门,更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考虑将难以克服严重污染问题的一些传统工业行业进行梯度转移,以保护安徽省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尤其对于工业总产值贡献较小,污染严重的行业,如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则要严格控制其发展,淘汰落后产能。

占安徽地区份额较小的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以及家具制造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小、资源消耗较低,从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角度出发,都应该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对其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的管理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增加这类行业在安徽省的工业总产值比重。

4.2 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政策体系

加大环保投入,首先要准确判断经济和环境形势,有针对性地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鼓励社会绿色消费、政府绿色采购的有关政策,完善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和绿色信贷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扩大环境保护投资,建立“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农村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环保政策体系。再次,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安徽省在对市、区、县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尽管设置了生态建设方面的考核指标,但所占比重不高,内容也不够全面和完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防止急功近利,不顾生态环境约束而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

4.3 审慎对待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节约型产业

当前,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换代,大量低层次的企业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在安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安徽必须要有选择性的承接转移过来的企业,不能再盲目的招商引资。通过引进一些好的企业和项目,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绝不能带来更为严重的污染。要在承接转移的同时完善产业的配套升级,重点发展节能、生态、环保的产业,把产业变成低污染,低耗能的清洁型产业,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4 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安徽现有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通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方式生产的常规电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仍未得到有效推广,能源结构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我们可以主要从两方面来优化能源结构:一方面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将具备条件的燃煤小火电机组改造为秸秆发电机组。在规模畜禽养殖场、工业废水排放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并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源,在大中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等。

(编辑:刘照胜)

References)

[1]张文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生态省建设的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191-194.[Zhang Wenhe.Study of Pressur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Countermeasures ofBuildingEcological Province[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5,19(12):191 -194.]

[2]刘昕,熊晓波,贾俊松,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中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08,3(32):75 -78.[Liu Xin,Xiong Xiaobo,Jia Junsong,et al.Analysis of Impacts from Social and Economic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J].Study on Population,2008,3(32):75 -78.]

[3]李小燕.基于两种不同方法的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动态变化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6(29):98 -100.[Li Xiayan.Dynamic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ased on Two Different Methods[J].Journal of Kashgar Normal College,2008,6(29):98 -100.]

[4]徐福留,赵珊珊,杜婷婷,等.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30 -36.[Xu Fuliu,Zhao Shanshan,Du Tingting,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StressStatusand TrendsofEcoenvironment[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4,14(4):30 -36.]

[5]李孝坤.重庆都市区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2):42 -45.[Li Xiaokun.Study on the Pressures of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from EconomyDevelopmentin Chongqing Urban Areas [J].Research of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9,16(2):42 -45.]

[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Su Dongshui.Industry Economic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

[7]李国璋.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50-60.[Li Guozhang.Relations Betw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4):50 -56.]

[8]曹光辉,汪锋,张宗益,邹畅.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25 -29.[Gao Guanghui,Wang Feng,Zhang Zongyi,Zou Chang.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1):25 -29.]

Analysis of Press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p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Anhui Province

JIANG Yong-hong1LIU Dong-ping2
(1.Economics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China;2.Department of Economics,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61,China)

At present,Anhui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round of an upward growth cycle,and is facing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Dur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Anhui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especially further intensiv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Therefore,quantitative researches on pressures fro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n developing economy have certain realistic significance.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this paper analyses quantitatively the pressur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year 1999 to 2008,by using the index of pressure indicators.And it finds that Anhui has faced great pressures,and a worsening tendency.On this basi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huge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uch as high proportion of heavy industry,and in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resources,environment,index of pressure

F061.3

A

1002-2104(2011)08-0152-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25

2011-03-10

江永红,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CJL016);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安徽大学211工程学术创新团队基金;合肥师范学院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环境压力环境污染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可替换牙刷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