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院60周年时刻的回忆

2011-11-16李希凡

艺术评论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经费研究所

李希凡

李希凡: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前常务副院长

访谈、责任编辑:霍明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之前叫做戏曲研究院,当时毛主席给单位有一个批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可能从那个时候起,就算是正式成立了。当时的第一任院长是梅兰芳先生,副院长是马少波同志。那时文化大革命搞得国家文化式微,文革以后就把所有的文化人都集中在这里,成立了国内较早的文化艺术机构。当时这里集中了很多老同志,他们基本上都是搞艺术的,比如《新四军》军歌的作者,毛主席天安门画像的画家。那个时候院里最大的一个所是音乐研究所,当时就有98个人。第二个大的所是戏曲研究所,60几个人,另外美术研究所40几个人,这三个所都是50年代成立起来的,后来集中起来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当时考虑到文化事业需要继承,就成立了一个研究生部,不断地培养人才。一大部分已经从事了文化工作的人来考这里的研究生,当年还有几位博士。

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个偶然的机会。那年还是文革时期,我在《人民日报》工作,已经59岁,快要退休了。当时国家准备校正《红楼梦》,推荐接班人,就推荐了我跟冯其庸先生。当时我们办公的地点在恭王府,恭王府外面有一个琴楼,一个画楼。我们就在琴楼校正《红楼梦》。

我们院从80年代到现在,有很大的发展。在我担任常务副院长的时候,院里穷的要命,科研经费非常少,我记得全院的科研经费一年只有40万。但是院里还是想方设法鼓励科研,举行过几次评奖活动,个人著作的出版都是院里给资助的,但那个时候也顶多能做这点工作了。

这几年研究院的发展有目共睹,艺术学科在我们院的完善就是最明显的。我们那个年代,部里不允许建立这个学科,而是让它附属于文艺学科。这个学科争取下来,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现在我们院的艺术学科可以单独招博士、招硕士了。现在的研究生院跟我们那时的规模也完全不一样。我们那时叫研究生部,在恭王府里,现在这个院已经发展成相当的规模,相比我们原来的扩展了很多。这些都是在曲润海院长和王文章院长时期发展起来的。当时国家对艺术学科不是很重视,我们就自己培养研究生,从事这方面工作,现在我们院各所的所长基本上都是那时我们自己的研究生部毕业的。在我十年的工作时期,很多省的文化厅长、文化局长、各省的研究所所长,也基本上是我们艺术研究院毕业的第一届、第二届研究生。所以,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有那么一段文化、艺术的繁荣,这些人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几年研究院拓宽了很多领域,规模也由最初的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等几个所,增设了很多新的研究机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等等,这些都是繁荣可喜的景象。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红楼梦研究所,也有很大的发展。红学所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所,最初因为《红楼梦》校订在这里,培养了一批人,就慢慢成立了红学所。因为这么一本书,成立一个所,还出一个刊物,连续好几十年,这是很少见的。这在全国只此一家。

研究院在我们那个时代,科研工作还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只有很少的几个项目在执行。例如《十大集成志书》,是广泛从民间收集资料完成的。在我离休之前,批准了一个项目就是《中华艺术通史》,这是国家的重大项目,九五的重大课题,我一直在做这个事,2006年才出版,做了十年。当时有院里的几十位同志参加,也有外地的专家参加。各分卷的主编都是研究院的同志,各个所组织人员参加,所以大量的人力都是院里的。当时的考虑是,分学科的门类史都已经出版了,唯独没有一部综合的艺术史,国内外都没有。而我国多门类的艺术历史又很长,值得搞这样一部中华艺术通史,集中这么一部分人,大家来做这项工作,填补这个空白。现在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大量展开了,我知道科研处有很多项目。文化部现在这部分的科研经费也多了。像我们这样的研究院全国就有三四百个,能得到文化部的大量拨款,说明受到了高度重视。

从中国艺术的发展可以看出来,文化的精粹往往表现在艺术上。我觉得政府现在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完全正确的方针,是一个思想上的进步。一个国家真正影响未来的东西在于文化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会有很大的、光明的发展前途。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经费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长城脚下坐望山-花时间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叶紫《家书》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