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票房现状一瞥
2011-11-16仲立斌
仲立斌
北京京剧票房现状一瞥
仲立斌
京剧的票房、票友活动,具有深厚群众基础,是京剧艺术发展的土壤。笔者走访了北京老舍茶馆、湖广会馆等著名的票房,对这些票房的活动时间、活动程序安排、收费情况等作了调查。在与票友的交谈中,笔者感受到了票友们对京剧艺术的挚爱,以及他们对京剧传承的执著与责任感,同时也感受到,专业京剧演员对业余票友的深厚感情。
《京剧文化辞典》中对票房的解释是:“戏曲爱好者的业余组织。”对“票友”词条的解释为:“行话。指非职业性的京剧演员及乐师。相传清初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为清王朝做宣传,不取报酬。后来就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这不仅给“票友”下了定义,而且还讲述了“票友”的由来。马少波等主编的《中国京剧史》中,也对什么是“票友”以及“票友”的由来做了解说:“票友,即业余爱好者。据说是从清乾隆时开始的。张伯驹著《红毹纪梦诗注》(1988年宝文堂版)载:其始在乾隆征大小金川时,戍军多满洲人。万里征戍,自当有思乡之心,乃命八旗子弟从军歌唱曲艺,以慰军心,每人发给执照,执照即称为票。后凡非伶人演戏者,不论昆乱曲艺,即沿称为票友矣。”很明显,两者关于票友由来的解释是有出入的,笔者认为,后一种解释更加翔实、可靠。首先,它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为依据;其次,时间更加具体,认为票友始自乾隆年间。关于票房始于何时,《中国京剧史》中所引的1925年日本听花著的《中国戏曲》,文中认为北京的票房萌芽于清代道光年间,同治以后,票房逐渐众多。
目前,京剧在全国各地仍有为数众多的票房,京剧票友也依然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他们人数众多,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各行业,年龄也囊括了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作为中国京剧诞生地的北京,票房和票友活动最具代表性,一些著名的京剧票房在全国票界也有较大影响。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馆几乎遍及全国,是百姓休闲、交友、娱乐的理想场所,如今,一些茶馆还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民间茶馆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有不解之缘。依托茶馆这块“宝地”,一些传统音乐、传统技艺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位于宣武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三号楼的老舍茶馆,正是借助这些传统曲艺、戏曲、杂耍等表演手段,招揽顾客,营造出生意兴隆的局面。其活动时间是每周六、日下午3点到4点10分。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是创始人尹盛喜(1938—2003)于1988年创建的,是集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茶馆。老舍茶馆有“城市名片”之美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所蕴含的浓郁京城文化,使它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这里每天都有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的演出,主要面向中外游客。这一特色经营使老舍茶馆成为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老舍茶馆面向旅游者的演出票价昂贵,同时,茶馆也照顾到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平,每周三开设“戏迷乐”专场。这是一个非营利性项目,举办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旨在为戏迷票友们提供一个切磋京剧艺术的平台。“戏迷乐”的活动场地在茶馆三楼的演艺大厅。这里舞台不大,背景是老舍茶馆“大碗茶”的标志,舞台两侧有长短两幅对联:“喜气盈楼,大碗新茶一派祥和振京风;盛情满座,百年老舍几经奋斗兴名馆”和“扶植民族艺术花,振兴古国茶文化”。观众席上布置的是中国传统的方桌和靠背椅。大厅一侧的长廊上设有柜台,出售福娃、中国结等中国传统的工艺品。整个大厅的天花板上挂满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灯笼。置身于大厅中,被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所包裹。当你在方桌前坐定之后,侍者会为你端上一杯香茶。当你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戏曲表演时,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和戏曲文化不知不觉进行了交融。
参加“戏迷乐”的戏迷票友,大多是退休职工,也有少部分青壮年。这些退休职工们以参加业余的戏迷票友活动来丰富自己退休后的闲散生活,业余的戏迷票友可以自告奋勇,登台献艺,人数为七八人左右;随后是茶馆邀请专业演员献艺的时间,人数有六人左右。
张(君秋)派青衣宋玉珍参加老舍茶馆的“戏迷乐”活动已有6年时间,她是河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她参加这个活动不图经济回报,只是因为在这里拥有一批戏迷,如果她不来,那些戏迷会失望的。宋玉珍的儿子是国家京剧院的男旦刘铮。她们母子二人坚守着老舍茶馆这块阵地,为延续传统文化尽责。
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的瑞府戏苑自2007年10月1日重新开张后,一直是京剧戏迷票友的重要活动场所。每周日下午2点到5点是戏苑活动时间,门票是10元。走进古色古香的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大厅,舞台在大厅的尽头,背景是一个中国传统剪纸的图形。大厅内沿四周随意的摆放着沙发和茶几,票友们自带茶杯,边听演唱边品茶,还不时的相互交流。参加瑞府戏苑票房的戏迷,很多也是老舍茶馆的“常客”,仍然是以退休人员为主。和老舍茶馆一样,瑞府戏苑下午2点到3点30分是戏迷票友演唱时间,3点30分至5点,是专业演员或者戏曲学院学生演唱时间,人数为六人左右。
会馆萌芽于宋元,大规模出现于明清,最初是外出经商之人在异地他乡的联谊场所,如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商人的联谊场所;湖广会馆则是两湖商人的联谊场所,其他还有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等等。后来,会馆的功能不仅限于此,常常也是落难士子的寄寓之所。总之,传统意义上的会馆堪称是异乡人的精神家园。如今,会馆的这些传统功能早已“荡然无存”,显然是集餐饮、娱乐、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场所。
位于宣武区虎坊路3号的湖广会馆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重修会馆,并建成湖广会馆戏楼。这所戏楼是北京目前仅存的四座清代民间古戏楼之一,梅兰芳、程砚秋等一代名伶曾经在这里登台演出。1996年,著名京剧演员李世英女士将其于1993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歌舞厅创办的“京剧联谊会”搬迁至湖广会馆,易名为“赓扬集”京剧票社,举办以来的八百多场客满纪录,使其成为北京目前影响较大的著名票房之一。“赓扬集”票社活动时间是每周六上午9点至11点30分。
北京湖广会馆戏楼的面积较大,舞台是保存完整的古戏台,舞台两侧的柱子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对联:“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正中挂着“霓裳同咏”的匾额。三面设有两层观众席。每逢票社活动,这里聚满了票友,边饮茶边欣赏节目。参加“赓扬集”京剧票社的同样也是以退休人员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青年戏迷票友,活动时间在双休日,更有利于票友中的上班一族参加。有一次票社活动结束时,著名京剧演员、主持人李世英机智幽默的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她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你们的拐棍,还有老花镜。我在会场捡到的一把扇子,很久都没人来领。”这时有观众跟她打趣:“是坤扇还是乾扇。”幽默风趣的对话让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在北京还有很多笔者没有走访到的京剧票房。北京的各个住宅小区,几乎都有京剧票房性质的“戏曲活动室”;北京的不少高校中,有“京昆剧社”这类学生组织的票房,还有一些机关单位组织的京剧票房。京剧票友是一个较庞大的群体,他们挚爱京剧艺术,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勇于进行艺术实践,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群体。
在北京对京剧票房和票友的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这些票房和票友对京剧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某种程度上,京剧票房和票友,是京剧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因为这些票友的存在,使京剧具有了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其避免沦为僵化的“博物馆”艺术;其次,“礼失求诸野”,京剧票友的存在,使一些在专业京剧演艺中被逐渐“弱化”,甚至濒临衰亡的技艺保存了下来。当今,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在专业京剧演艺界不被提倡的男旦艺术在票界的兴盛。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男旦艺术在现在的专业京剧演出中不被提倡。但是,众所周知,旦角男演员在嗓音、体力等方面,有女演员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在“无拘无束”的票界,众多男性票友习唱旦角,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京剧票友在京剧艺术传承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北京调查期间,笔者曾经先后两次拜访了六十多岁的京剧票友包立,他向我讲述了包家祖孙四代与京剧的不解之缘。他的祖父包丹庭是十九世纪末叶的著名票友,他的叔叔不顾家庭反对,在上海“下海”,做了专业演员。包立本人深受家庭熏陶,酷爱京剧艺术,曾经顶着家庭阻力进入专业京剧团体,成为了一名京剧专业演员,但是由于“四清”运动,他又不得不离开了钟爱的京剧。对京昆艺术的酷爱,使他对一双儿女从小就开始了京剧和昆曲的训练与培养,如今,他的儿子是北京京剧院的专业演员,女儿在昆曲表演艺术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从包立的故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票友本人对京剧的挚爱,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后代,从而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在京剧票界发展史上,不乏票友“下海”成为专业京剧演员,如早期的京剧名家刘赶三、张二奎、薛印轩等。如今,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专业京剧演员对业余京剧票友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明白这些票友是“知音”。笔者所走访的老舍茶馆、湖广会馆、瑞府戏苑,都在票房活动中聘请了专业京剧演员,这些演员有来自于国家专业院团的,有来自于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参加这些票房演出目的很明确,既是为了钟爱的京剧艺术,也是为了回报这些忠诚的“知音”。他们与票友的关系好比“鱼与水”,他们深知,票友的支持对京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