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戏小品缘何吸引观众
2011-11-16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基层小戏小品缘何吸引观众
在节前,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正如展演活动主题“大地情深”一样,这次来北京展演的79个小戏小品,受到城乡百姓的欢迎。
专家指出,基层小戏小品之所以深受欢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短小精悍。这些小品演出时间短,多则十几分钟,短则只有几分钟。演员不过三五人,短小精悍,投资小,周期短,道具简单,演出方便,更便于深入基层;二是戏小境界不低。这次来京展演的小戏小品,作品虽小,题材不大,却通过一个个侧面歌颂了新事物、新生活、新风尚,体现了比较高的思想境界。譬如小品《回家过年》写一位农民工在车票难买时,用自己的票换回老师手里的假票,表现了农民兄弟对老师的尊重。《换招牌》通过农民把“晨光鱼馆”改成“农家书屋”的过程,展示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追求知识、渴望新生活的精神风貌;三是戏小艺术水准不低。这得益于业余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携手,业余的有生活,专业人士来升华,共同打造出了精品。比如河北的评剧小戏《那片枣树林》、河北梆子小戏《审女婿》等,都有专业戏剧工作者的参与;四是戏小生活不少。这次参演的小戏小品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演员也是普通的群众,他们的表演充满真情实感,把生活中的五彩斑斓演绎得亲切、感人、生动;五是戏小创新不断。参加此次展演的小戏共有十几个剧种,其中粤剧、临县道情、太原秧歌剧、绍兴滩簧等剧种,均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以全新的内容重新演绎,起到了传承、保护“非遗”的作用,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根据2010年2月26日《农民日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