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 海

2011-11-16沈捷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关键词:沪剧院团剧目

上 海

2010年,上海舞台艺术创作与演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精品、优品和新品不断涌现。新创作剧目有越剧《画皮》,沪剧《胭脂盒》,话剧《大哥》、《资本·论》、《我爱桃花》等41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剧《周璇》、《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歌剧《咏·别》,杂技《镜界》等大小节目共70个,一批精品、优品、新品剧目诞生,特别是在国家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昆剧精华版《长生殿》获文化部第十三届文华大奖(榜首),京剧《成败萧何》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和四个文华单项奖, 昆剧全本《长生殿》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越剧《秋色渐浓》获得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越剧节“特别奖”,木偶剧《卖火柴的小女孩》获塞尔维亚第十二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节“经典剧目奖”,木偶剧《华山神童》获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大赛剧目“金奖”等五个奖项,话剧《一九七七》获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话剧《杜拉拉》获全国戏剧文化金狮奖优秀剧目奖。

在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本市文艺院团积极参与园区内的演艺活动,主要承担了“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国庆文艺演出”和“世博上海周”等演出任务。各院团参加的“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国庆文艺演出”中,17台节目分别在宝钢大、小舞台和博览广场三个场地进行演出,节目内容涵盖了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艺术品种。在“世博上海周”活动中,宝钢大舞台由上海杂技团负责组织演出杂技剧《雕刻时光》,宝钢小舞台由京、昆、沪、越、淮、滑稽、评弹等戏曲、曲艺院团组织演出《戏游上海——戏曲让城市更绚丽》,以及在庆典广场演出《风从海上来》等节目。这些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吸引了大量园区游客前往观赏。

6月13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江苏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5周年评弹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举行,来自江、浙、沪三地的老中青三代评弹名家聚集一堂,以精彩的演出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怀念之情。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数十年间,陈云同志始终关怀评弹艺术的健康发展,他倡导的“出人、出书、走正路”成为几代评弹人为之努力的方向。纪念晚会上,《白蛇传》、《啼笑因缘》、《玉蜻蜓》等传统长篇选回通过三地中、青年评弹名家的演绎,显得情趣盎然,充分显示了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由交响乐伴奏的开篇演唱成为晚会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为了鼓励原创节目创作,同时激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举办了“2010年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活动。此次评选在积极提倡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开展相关题材创作活动的前提下,坚持现实题材创作的导向,对原创性强、加工潜力大的作品给予了充分关注。话剧《一九七七》获新剧目展演特别奖,话剧《灿烂的阳光》、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等八个剧目获优秀剧目奖,邵诣、宋洁等九人获新人奖,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获组织奖。

6月23日至7月11日,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在京举行。本届展演汇集了全国23个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14台优秀剧目,涵盖戏曲、动漫舞台剧、音乐剧、民乐、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多个艺术门类。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演出的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参加了本届展演的闭幕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观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同观看演出。李长春同志在与演职人员的谈话中,对民营艺术院团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发展方向给予充分肯定,对进一步支持民营艺术院团做大做强做优提出明确要求。

2010年,上海市属文艺院团在出色完成世博会各项演出、管理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海京剧院主办的第七次“京剧万里行”活动,携两部精品大戏及经典折子戏,在六省八市演出,行程万里,不仅扩大了上海京剧的影响,也很好履行了“精品艺术服务大众”的文化责任。该院全年演出250场,演出收入达到920万。上海昆剧团2010年继续致力于拓展多元化演出市场,策划了“五子登科”“古戏薪传”“临川四梦”等一系列大型品牌演出。在推广昆曲的同时,着力打磨精品、复排传统剧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内,该团先后出访演出十二批次,尤其是四度赴港,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讲座,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上海沪剧院专程赴京举办“百年曹禺·百年沪剧——上海沪剧院演出周”,获得了在京领导的热情赞誉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推广沪剧、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做出了新的努力。上海民族乐团年内出色完成了各国元首及国际组织大型招待会演奏、市政府国庆招待会文艺演出等重要任务,积极推行音乐季和社会公益演出并举的营销理念,取得较好的效果。上海交响乐团致力于提升音乐季质量和影响力,先后与近30名国际、国内指挥家、音乐家合作,得到了音乐界和广大乐迷的广泛关注。世博开幕式上,该团参与演出的《江河情缘》赢得好评,在加拿大、奥地利、丹麦国家馆日的演出也广受欢迎。年内,乐团的波兰巡演、台湾巡演以及在纽约中央公园举办的“夏季音乐会”均取得圆满成功,对外交流方面成果显著。由乐团创意主办的“2010上海夏季音乐节”和“新年音乐会”,社会反响热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继续以拓展上海及全国话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不仅注重各类题材的开发,以满足话剧市场需求,在重点剧目的创排上也能够保证较好的艺术水准,《大哥》等剧目上演后,获得专家及观众的好评。第七届大学生话剧节以及有九个国家和地区艺术机构参与的话剧高峰论坛等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年演出收入继2009年递增32%后,继续递增20%,2010年演出收入达2595万。经费自给率在连续四年达到60%以上的基础上,2010年跃升为72%,成为十六家市属院团之首。

在人才培养方面,各院团以剧目建设为依托,为各个层面青年人才搭建培养实践平台。上海京剧院承办了麒派流派班教学基地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上海越剧院在参加山西晋商文化周和赴新加坡的演出中,以全青年阵容亮相舞台,取得了良好反响。上海沪剧院推出了由青年编剧担纲的沪剧《胭脂盒》,并启用沪剧班学生参与重要演出,尽力为青年成材创造条件。

(沈 捷)

猜你喜欢

沪剧院团剧目
初中艺术教育沪剧非遗传承的实践探索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舞台剧目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掠影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