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放映室》的影视结合特色分析
2011-11-16孙玉双
□孙玉双 胥 弢
央视的《第十放映室》蜕变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的《银幕采风》和十套播出的《视觉》,不仅继承了《银幕采风》《视觉》等栏目的优点,还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电影栏目的研究范围。自2004年2月首播以来,在改版的科教频道中发展势头迅猛,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该栏目以“展现电影魅力,传播电影文化”为己任,主要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史上有代表性的影片,对电影的主要画面大量展示,同时结合国内权威的电影研究专家的讲解和评说,提出新颖的学术观点,带领观众以专业的视角来解读电影和评价导演。该栏目的最大特色为影与视的有机结合,属于以电影、电影事件和电影人为内容的电视栏目。
电影桥段具有典型的电视节目特点
统一的主题。《第十放映室》将主题贯彻始终。如2006年1月31日第84期节目《香港电影传奇——倩女幽魂》与以往节目中常容纳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电影有所不同,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仅仅是两部处于不同年代的同名电影的相互比较。节目从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1960年拍摄的《倩女幽魂》与27年后徐克、程小东拍摄的《倩女幽魂》之间的碰撞中,探出香港电影30年来视听语言的变化。前半段的46分钟分别从对兰若寺的特写、宁采臣夜遇聂小倩、姥姥的干涉、影片导演的生平、影片的结局等五个方面将60版与87版《倩女幽魂》进行反复比较。而后半段则集中火力瞄准87版《倩女幽魂》的续集《人间道》与《道道道》,完成了对《倩女幽魂》系列电影的全面剖析和评价。从节目的时间分配和解说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编者对最终篇《道道道》的喜爱,还有对偏离了人鬼情主题的电影《人间道》的不置可否。节目通过精彩的画面剪辑,用比较的手法传达出香港神鬼片其实是用光怪陆离的神鬼世界来印证现实人生生活百态的主题。
适时的旁白解说词。首先是补充画面背景。节目画面由于受到电影素材的限制,不能表现过去与未来时空,对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交代以及对人物背景的介绍,就有待于解说词来完善。例如《第十放映室》节目《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有一段这样的解说:“头顶着第52届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光环,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早已让部分观众翘首以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女人从少女时起单恋一个男人一生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观。除了女主角形象上的致命伤外,几乎无处不在的旁白,使我们不得不怀疑导演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因此这部影片被戏称为‘配乐诗朗诵’。”这段解说词中的时间、地点、奖项、导演、原著作者、评价等背景材料是画面难以表达的,节目用很短的一段文字,就勾勒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成就与经历,使画面不再单薄,而且有了情绪与重量。其次是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画面是把双刃剑,既开拓思维也限制想象。而解说词可以克服画面语言对思维不利的一面,以画面为基础,广泛而自由地想象和联想,从而拓展画面时空与画面信息。正如《第十放映室》特别节目《天下江湖之器》中对日本忍者使用暗器的一段解说词:“我们经常可以在武侠电影中看到日本忍者漫天飞舞的同时还放出数量和种类都多到可以用变态来形容的暗器,不过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这些以数量取胜的暗器完全都是瞎捣乱。”这样一段诙谐幽默的解说词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传播的效果来说都是成功的,内容上讲的是暗器,而通过想象和联想之后给观众带来的传播效果却是对日本忍者的挖苦和讽刺。这些解说词营造出的令人无法遏制的喜感,让观众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被俘获。
独特的电视元素表现方式
《第十放映室》的口碑建立在节目的质量之上,同时其独特的电视表现方式也为这个电影主题的栏目赚了不少的人气。
从节目内容来看,它注重传达电影知识和文化。《第十放映室》的目的是通过对具体影片的解析,给观众带来相关的电影文化知识,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但节目中出现的影片大多并不是最新的影片。《第十放映室》向观众传达电影知识和文化,目的是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欣赏水平。这跟其他电影类节目有所不同。现在的大多电影类节目其实是“电影市场类”节目,做的是对电影市场的跟进工作。《第十放映室》似乎不大关注时下的“大片”,风格趋向于客观和冷静,即使对名片、大片、名导演、名演员的评论从内容上也把注意力和落脚点放在电影文化本身上来,引导受众以专业的视角来解读电影作品,评价电影人。
从栏目包装来看,《第十放映室》演播室布景比较简单,电影剧照自左至右整齐排列,环境严肃而庄重,风格素朴而大方。《第十放映室》的固定主持人是王玲玲,偶有孙小梅和路一鸣的客串主持,有时则并无主持人出镜,只靠解说引领节目进行。
从节目预告来看,《第十放映室》的下期预告中文字与声音的组合代替了由画面与声音的组合,整个下期预告更像是一封家书而不是一个电视节目的预告。如2008年9月14日《第十放映室》的下期预告采用了通知的形式,“通知:9月26日,由陈嘉上导演,周迅、赵薇、陈坤、甄子丹、孙俪联袂主演的新版《画皮》即将公映。下期节目,《第十放映室》将为您独家解读,呈上新旧《画皮》的珍贵镜头,敬请期待。”独特的预告方式让观众感到新奇,使人们在习惯性的期待中得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电影元素的介入提升栏目品位
《第十放映室》以其独特的电影魅力让观众折服,成为电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其电影精神昭然。《第十放映室》中的电影片段继承了电影本体的叙事特征,并将电影情节的叙述时间从90分钟的长度缩短到5至10分钟。电影的高潮被另外组成了一个新的电视节目,其精彩程度呈几何倍数增加。但从骨子里来看,节目却始终摆脱不了电影的性格与特征,电影的精神弥漫在整个《第十放映室》中,成为节目的气质支柱。
成功电影本身对电视节目的助跑作用。《第十放映室》运用电影来增加其电视节目的精彩程度,不得不说这种现代科技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相结合的新型综合艺术,正在产生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力。更何况节目选的通常都是电影界非常有名的电影片断,电影的知名度、电影情节的紧凑程度必然会对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有助跑作用。经典的影片桥段不仅吸引了电影的老观众,还凭借明星效应和电影的余热效应为《第十放映室》招徕了更多的电影发烧友,扩大了《第十放映室》的传播圈子,增强了《第十放映室》的传播效果。长时间的电影片断展示和适时的解说,不断地提醒着观众,《第十放映室》是一个电影栏目同时也是一个电视栏目。此外,在电视上的这些电影由于经过了二次编辑,桥段变得剪裁适宜,少了拖沓,更多了一份简约。
借鉴电影特殊的影视语言。百年电影创造出足够多的财富供电视使用,任何一部经典的影片都可以成为电影栏目中的闪亮片断,但仅仅是电影资料的堆砌决不能使栏目成功,富有电影特征的审美意识和包装策略才是电影栏目的独特表现手段。正是《第十放映室》那敏锐细腻的审美意识才使它最终成为风格独具的精品栏目。《第十放映室》第405期《回望孔雀》运用采访的方式将荣获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孔雀》完整、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得感性的《孔雀》得到了理性的解读。从视听语言方面来看,这么一段长时间的采访,机位只有3个,景别也只有3个,没有移动画面,连推拉摇也很少,画面与画面之间都是硬切,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在平稳地移动。这正是借鉴了纪录片写实的拍摄手法,用影视作品的语法来结构电视节目的内容。
以电影评论为辅导。内容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吸引观众,关键就在于内容。《第十放映室》在内容方面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作为一种尝试,栏目除了在节目中对电影文化进行推介以外,也开始注重对当下电影的评论,而这也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所缺少的。由于现在电影市场上严肃客观的电影评论的缺失,导致电影评论的混乱和嘈杂。面对越来越昂贵的电影票价,电影观众越来越需要客观、中肯的电影评论去引导。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广大电影观众同时也作为电影栏目的电视观众需要一个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当下电影进行评论的权威客观的声音。《第十放映室》正是应了观众的要求成为这种公正客观的电影评论成长的温床。
《第十放映室》是一个以电影为依托的文化栏目,90分钟的节目长度能够对一个主题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讨论。《第十放映室》为每部影片“量身打造”,形成专业化、集中化的报道。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每一期即将报道的影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策划出一整套详尽的解读方案,根据影片和节目主题的发展逐步推出。这种“打有准备之战”的策划模式明显高于被动式的报道。同时海量的电影信息也让观众对节目的播出有所期待,对提升收视率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