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2011-11-16罗松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关键词:中国文联诞辰纪念

“纪念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2010年1月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尚派艺术创始人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缅怀尚小云先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卓越贡献,总结和发扬尚派艺术,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承办的“纪念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于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系列活动包括演出、研讨会和纪念大会三项内容。

尚小云是杰出的京剧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他天赋极佳,功底扎实,文武皆善,戏路宽广。他紧随时代,重视继承传统,更善于大胆开拓,追求艺术创新,在表演、唱腔、服装、扮相、舞蹈以及灯光舞美等各方面,不拘一格,全面发展,创作了《卓文君》、《秦良玉》、《摩登伽女》、《花蕊夫人》、《玉虎坠》、《峨眉剑》、《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等一百多出新剧目,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创立了在京剧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尚派”,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四位艺术大师被时人誉为“四大名旦”;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可敬长者。他一生性格旷达,嫉恶如仇,同情弱者,扶助良善。他爱惜人才,奖掖后辈,甘为人梯,真诚提携后学。他创办“荣春社”,不惜变卖家产,毁家传艺,培育了杨荣环、孙荣蕙、尚长春、尚长麟、马长礼、景荣庆、李喜鸿、田荣芬、李荣威、徐荣奎等数百名杰出京剧表演人才。

1月15、16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了《荣春长喜——“尚派”经典剧目折子戏专场》,张艳玲、尚慧敏、周百穗、王艳、鞠小苏、刘山丽、尚伟、牟元笛、范晶晶等尚派亲传弟子及再传弟子演出了《金水桥》、《坐宫》、《双阳公主》、《失子惊疯》、《盗令》、《战金山》、《南天门》、《打青龙》、《昭君出塞》等尚派经典折子戏;17日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荣春长喜——纪念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名家演唱会》,演唱会上不仅有孙明珠等尚派弟子的精湛演出,还有京剧名家尚长荣、叶少兰、马长礼、沈福存、谭孝增、冯志孝、孟广禄、张克、王蓉蓉、周莉以及秦腔、晋剧名家李瑞芳、王爱爱演唱的精彩唱段。

1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会议中心召开“纪念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研讨会”,众多表演艺术家、学者、尚派传人聚集一堂,贯涌、马长礼、谭志湘、钮骠、安志强、陈彦、周丽斌等先后发言,缅怀尚小云先生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共同研讨尚派艺术的风格特色,交流继续弘扬尚派艺术的心得经验。

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等领导与戏剧界专家、学者及“尚派”弟子代表出席大会,缅怀和纪念老一辈艺术家为京剧艺术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大会上,李牧代表中国文联在大会上致辞。他说,我们深深怀念尚小云先生,是因为他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可敬长者;因为他为京剧人才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尚派”艺术是我国京剧艺术的宝贵财富,学习和继承尚小云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和精神财富,不仅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京剧艺术,促进当代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于他深爱艺术、刻苦执著、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追随时代、勇于创新、善于发展的非凡胆识,培育人才、倾囊相授、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是非鲜明、热情待人、扶危济困的正直品格。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认为“‘尚派’艺术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丰富了京剧表演艺术,彰显了京剧艺术表演的鲜明个性特征,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艺术丰碑。”他希望戏曲工作者“创造各种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京剧艺术人才;按照‘三并举’的方针不断推出优秀剧目。”

黄宗江、马长礼、孙明珠等戏剧艺术家先后发言,深情地缅怀了尚小云先生生前的动人故事和绝代的舞台风华。最后,尚长荣代表尚氏家属致辞,他表示:“作为‘尚派’的后人,我为京剧‘尚派’艺术长期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得到全国广大京剧观众的喜爱而感激不尽。我对未来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坚定的信念。”

(罗 松)

猜你喜欢

中国文联诞辰纪念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中国文联2018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采风活动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在诗意中行走》
回顾与期待——纪念沙汀诞辰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