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2011-11-15史册赵永健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4期
关键词:学术主体消费

史册 赵永健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史册 赵永健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又区别于其他的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随着中国与日本之间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利用网络学术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消费。文章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分析两国大学生作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在各自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中的体现,及其不同特点与成因。

中国;日本;大学生;互联网;学术信息;消费主体

China; Japa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s

随着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网络学术信息以其量多、简捷、新颖等优势,越来越成为先进知识文化的追求者们信息消费的重要选择。大学生可以说是对信息技术最为敏感,接纳与吸收最快的社会前沿的群体,由于具有学习和研究的任务,已经成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重要主力军。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它们作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本质内涵、特点及其原因,对于完善当前网络信息消费领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是一个既区别于一般的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又区别于其他的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虽然国内存在一些对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研究,但对于中外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比较研究尚缺乏,尤其是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为此,笔者以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中国与日本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样。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1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基本内涵与消费水平

1.1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基本内涵

关于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至今还未有明确的界定。结合对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者的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是指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对网络学术信息进行消费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包括专科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群体。

从消费目的角度来界定,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是指可以通过获取、分析和利用网络学术信息,来达到学习和研究目的的大学生群体。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主要是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获得产品拥有权,在这里就是指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网络学术信息,从而理解消化这些信息。

从消费对象角度界定,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是指利用网络学术信息的大学生群体。可以说消费者是大学生,消费对象是网络学术信息。网络学术信息一般属于知识性信息,具有学术价值的鲜明特点,不同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某些只满足人们精神、情感需求的网络娱乐产品。正是由于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在消费过程中可以消化理解并增长知识,从而能够提高认识能力,实现学习与研究的任务。

目前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我国使用网络学术信息最多的大都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其中网民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占总体网民的30.6%[1]。而高频率使用网络学术信息的大学生网民则是上网学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部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为2979万人(见表1)。

表1 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万人)

日本情报通信白书(平成22年版)的调查显示,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龄在13~29岁之间的年轻人网络利用率已经超过95%[2]。而在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占据了主要部分。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日本在籍大学生人数为275.93万人(见表2)。

表2 2009年日本在籍大学生数(万人)

1.2 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消费水平

1.2.1 中日大学生每日上网学习研究的时间消费量。此研究将每日上网学习研究时间分成5段:少于1小时、1~3小时、3~5小时、5~8小时、8小时以上。中日大学生每日上网学习研究时间的平均值:我国大学生为2. 4小时,日本大学生为2.1小时。我国大学生每日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时间投入高于日本大学生。从每日上网学习研究的5个时间段的人数比例分布看,1~3小时是中日大学生人数比例最高的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人数比例都呈下降态势(见图1)。

1.2.2 中日大学生购买网络学术信息的消费金额。中日大学生使用免费信息预付费信息的人数比例为:我国大学生中使用免费信息的人数占24.4%,使用付费信息的人数占75. 6%。日本大学生中使用免费信息的人数占29. 8%,使用付费信息的人数占70.2%(见图2)。

关于免费与付费的区分,笔者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用户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都是需要支付费用的,只是支付的承担者和方式不同而已。虽然目前各国高校都有所谓免费使用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但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对于这种“免费”使用的学术信息实际也是支付了费用的。这是因为学生只有交付使用网络的基础费才能上网使用这种“免费”学术信息。即使是校园网,大多数大学也是要收取学生网络使用基础费(包月费)的。目前我国各高校收取学生网络使用基础费不等,有的每人每月10元,有的20元等等。

在付费方面,此研究将中日大学生每学期购买网络学术信息的情况分为6个级别:少于10元、10~20元、20元~50元、50~100元、150元以上。将日元等值换算成人民币进行统计。我国大学生每学期网络学术信息的消费情况:平均值为4.12元。每学期的消费金额/人数比例,最高为50~100元(30. 7%),其次为少于10元(25.4%),再次为20元~50元(24.5%),见图3。

日本大学生每学期网络学术信息的消费情况:平均值为108.2日元约合人民币8.66元。每学期的消费金额/人数比例,最高为50~100元(32.3%),其次为100~150元(29.6%),再次为150元以上(23.2%),见图4。

2 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特点与成因

我国和日本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因。根据对调查的比较研究和对两国部分大学生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消费主体存在以下特点和成因。

2.1 我国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特点与成因

(1)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信息消费的根本动力。我国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大多数大学生一方面为了能够在所谓的中国标准化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得到众人的认可;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充实自我,以便在进入社会后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因为中国的大学生深知如果自己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部分,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直到今天,从某种角度说,我国仍然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长期以来过度强调考试的重要性,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也以此作为自己谋求更高社会地位的首要条件。

(2)知识与信息理解消化的依赖性明显。我国学生习惯于注入式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对知识和信息的消化理解过程中,过多地依赖老师和辅导材料,喜欢专家学者、老师对自己的代替式思维,常处于被动记忆与学习的境地。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知识容量大,对学生要求高。

(3)偏向于对知识的静态接受。因为我国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对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认同,所以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生在对已有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和探索时,思想不够发散,想象力也有限。他们注重对网络学术信息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继承,重视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对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善于理解,而不敢轻易提出质疑,把绝对服从权威当成一种德性和修养。与此同时,老师经常以权威的形象严肃地站在学生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不敢张扬个性,表现创新。

2.2日本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特点与成因

(1)实现有着集团意识的自我价值成为信息消费的深层动因。日本大学生是社会集团的忠实信仰者,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是集团意识。他们十分注重团体,时刻将个人利益放在自己所属的社会或集团中,包括对网络学术信息的消费也是始终将自己的需要置于该团体的需要之中。因此实现集团的价值使其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根本动力。原因在于,集团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经常以是否属于与自己相同的集团把人分为内部人与外部人。木村骏曾这样写道“一个人的日本人看起来是令人担心的”[3]。日本的集团意识至上的社会环境,鼓励社会中各个公民进行共同奋斗并获得集团价值的实现,从此来推动全社会的发展进步。

(2)喜欢对知识与信息自主性理解消化。自主性理解消化是自主性学习方式在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上的体现。网络学术信息消费实质上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日本大学生习惯于以调查和讨论的方式去思考,排斥老师对他们的代替式思维,不喜欢对知识和信息的死记硬背。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时候,他们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发明自己的方法,然后经过小组探讨使自己的思想融于集体的意识中。原因在于,日本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老师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

(3)注重对知识的动态创新。日本大学生重视对网络学术信息的创新,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喜欢对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原因在于,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他国长处的国家,且曾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们习惯于由疑而思,对专家的看法提出批判,从而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主张学生勇于突破过去的研究成果。

3 结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日大学生群体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网络学术信息消费模式。相互了解彼此的特点及成因,有利于借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通过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来促进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能力的提高,对于实现网络学术信息价值不断增值,提高国家信息软实力大有裨益。

[1]CNNIC.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1

[2]情报通信白书[R]. 平成22年版

[3]木村駿.日本人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R]. 1992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as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s

Shi Ce , Zhao Yongjian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Jinan, China, 250100

As an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 college students ar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Internet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s and the other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s. With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becoming more frequent,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more and more students began to focus on using academic informa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e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as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ubjects, and their expressions in Internet academic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4.108

史册: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赵永健: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学术主体消费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40年消费流变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