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穹砺剑啸征程 光耀长空照青史——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高新技术发展之路

2011-11-15

国防科技工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电子学高功率高新技术

□ 杨 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作为从事国防高新技术研究总体单位,在“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两弹”精神和“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激励与指引下,坚持科技强军兴国、创新引领未来,主动面对挑战,走出了一条以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牵引的国防高新技术发展之路,在强激光、高功率微波、辐射成像领域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成果,为我国高技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略创新 果敢善断顺势谋

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曾在“两弹”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面对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中物院以“错过新军事变革这一发展机遇,就意味着错过一个时代”的强烈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果断调整战略布局,以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为主,将依托国家相关计划项目研究而形成的散布于院属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力等资源整合,组建了专门从事国家高新技术研究的实体,从而使中物院的高新技术研究步入了快车道。这一战略创新,推进了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崭新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只有6个人的高技术攻关小组到具有400余人的高新技术研究总体单位,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对国防高新技术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等进行勇敢实践,瞄准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主动发展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努力构建我国高新技术装备的重要研发基地,推动高技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技术创新 敢为人先闯关隘

针对高新技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综合性与交叉性很强,技术复杂、探索超前,具有高创新性、高风险性、高竞争性、高智力性、高渗透性等特点,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的科技精英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耐得住寂寞的气质,超凡脱俗的毅力,艰苦奋斗、永不自满、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胆抢抓技术先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在鲜有可借鉴参考资料的条件下,开展全国大协作,突破了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关键技术,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任务,践行着报国强军的庄严承诺与神圣使命。

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坚持依托任务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发展促进任务完成与能力积累。注重在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不断凝练明晰具有高新技术优势的核心学科与专业方向,勇于从概念和原理上大胆探索,不断突破新的物理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在先期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重点谋划,合理确定学科布局,集中优势力量投入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能发挥重要支撑与引领作用的学科领域,并不断开创新的技术领域和发展方向,持续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十年来,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领域攻破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填补了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取得国际首创等重大成果,使我国高新技术事业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

立足可持续发展,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高技术长远发展,创新思维,有所侧重,加强基础平台与科研能力建设,涉及强激光、高功率微波、辐射成像等技术领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国家和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已建成首个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大功率微波管、行波管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高新技术装备研发基础设施以及工程集成、能力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研究所呈现出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多年积淀的技术优势与国家投资的综合效应,向各军兵种、国家相关部委、大型企业等争取项目,努力争取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将激光技术、微波技术、辐射成像技术延伸、转化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构筑平台,孵化项目,化剑为犁。在全力确保国家重点任务完成的同时,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致力于把优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品与项目在国民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国内首台采用面阵探测器的高能工业CT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高能工业CT研究迈上新台阶。X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加速器技术、新型宽谱电磁脉冲源技术、光电对抗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拒止技术、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技术、石油测井技术等应用市场良好,产生可喜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 军民融合辟蹊径

十年来,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围绕高新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创新思维,改善心智,敢为人先,在突破观念拘囿、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能、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大胆尝试,全面推行改革。整合学科专业,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完善管理配套制度,形成更加扁平化的“矩阵式”科研管理模式。同时,针对指令性、竞争性等任务的不同性质,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实行分线运行、分类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打破事业与非事业身份界限,向全社会招聘各类人才,以贡献论英雄,筑巢引智。推行项目(课题)负责制,实行项目总师制、课题负责人遴选制、所长基金等办法,畅通行政、管理、技术等不同工作类别的职业生涯和成长渠道,激发活力,培养人才。推行以岗位为基础、能力为导向、绩效定薪酬的制度,建立专业技术、管理、技能岗位聘任制度,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通过对考核、评价、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形成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正确导向。人才的集聚与充满活力的士气,为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的高新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数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科技创新成果斐然。获国际发明金奖、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等共计330余项。其中中国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7项,获得专利39项。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专家与创新团队,他们先后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求实奖、十大科技青年奖、国防科技创新型团队等荣誉,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与高度评价。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已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防高技术研究所。

苍穹砺剑啸征程,光耀长空照青史。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已开启新的征程,正在为推动高技术事业科学发展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电子学高功率高新技术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蜂群系统能力需求分析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2019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与应用会议将在兰州召开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