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沃土上的精美花朵
2011-11-14王笑波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丰德票号全体员工集体吟颂的祖训反复回荡在青海剧场。“勤奋敬业 谨慎诚信”八个制作精美的大字装置在舞台各个场景之中……
九月三日,我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山西人,怀着比其他观众更加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远道而来的山西话剧院在西宁演出的话剧《立秋》。在这部话剧的欣赏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震憾和多方位的启迪,使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得到了精神和灵魂的升华,也进一步体验了山西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内涵。
艺术再现以诚信为本的晋商形象
话剧《立秋》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兴衰史。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舞台为观众展现了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山西票号从兴起壮大、发展到衰落的过程。把历史表现得如此鲜活与生动,把山西的晋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把人情世故表现得这般情趣盎然,把历史事件表现得如此感人,我想这就是话剧《立秋》的艺术魅力所在。难怪这部戏能演遍大江南北,在青藏高原多民族地区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艺术虽然是供人欣赏的,但艺术同时也是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在观看话剧《立秋》之前,我对中国银行的发展史并不熟知,更不清楚是在我的家乡由晋商兴建了中国最早的银行票号。而且票号在清代中期已经星罗棋布于全中国各大城市,南至兩广云贵,东至辽东,北至内蒙等地,西到陕甘、宁以及青海、新疆等地,到民国初年已在全世界有300多家分号。晋商票号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山西是个山区省份,并非鱼米之乡,历朝历代都给人以贫困的印象,却为什么在中国首先创造了票号,出现了大批的成功商人?话剧《立秋》告诉我们:山西人首先是智慧的。千百年来山西人都主张“耕读为本”的信念,既是做农民也要读书,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有了文化就有了远大的眼光,靠着勤奋敬业走西口、奔东口,把农耕与经商紧密结合,等积累了大量钱财之后再投入发展,从而形成了浩大的晋商队伍。其次是晋商勤奋敬业。走西口的晋商人,告别了家乡父老,辞别新婚的妻子或情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奔向口外,先去为别人做长工、当伙计,然后自立门户,创业发展,最终发展为成功的商人。最为重要的是山西商人以诚信为本,堂堂正正地经营商业,本本分分地操持生意,他们给人以诚信,诚信又使他们成功。正是山西商人接受了历朝历代把商人俗称“奸商”的教训,走向了光明坦当的道路,才使他们得到了成功。
话剧《立秋》还告诉观众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任何一种事业都必须追随历史的潮流,逆潮流而动必然要遭到失败。钱庄票号虽然是中国金融业的首创,是中国在清代经济命脉的主血管,为中国的金融业和工商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山西的商人坚守旧的经济模式而不去改革,必然会导致落伍与淘汰,兴旺的票号钱庄必然走向衰落。清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与商业模式进入中国,新的经济与金融模式占据了优势,银行最终代替钱庄票号,即使再以诚信为本的山西商人也抵挡不住历史车轮的前进。立秋了,天要凉下来了,接着冬天将要来临,但冬天既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山西商人将会顺应历史潮流,坚持“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经营理念,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到了民国时期,晋商仍然在全国占领先地位。我想话剧《立秋》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
精品需要杰出才华与艰辛创作
应当说,话剧这门舞台艺术到了二十世纪末已经走到了困境。除北京人艺等少数几个话剧团尚能正常演出外,大部分话剧团体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早已失去了观众。特别是各地方的话剧团体已经到了解体的边沿,一部分从艺人员只得跻身于影视圈。但为什么山西话剧院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下推出了自己的精品之作《立秋》?是偶然,还是巧遇?
首先,山西是文化的沃土,在沃土上耕耘播种,当然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山西是文化大省,早已是全国文化界人士的共识,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就有四十五位,这一点我们无需争辩。《立秋》的成功,是在众多而丰厚的山西文化艺术之林中一并成长壮大起来的。试看山西的戏曲艺术、歌舞艺术也曾令全国震憾。如蒲剧《土坑上的女人》除在全国获得各项大奖之外,还被专家称赞为中国现代戏划时代的里程碑,十年已经演出千场之多。曾经由山西省歌舞剧院演出的《黄河儿女情》等也轰动全国。所以话剧《立秋》的出现与成功,是历史的必然,是文化沃土上又一枝精美的花朵。笔者认为《立秋》只能出现在山西,因为这里有生孕她的沃土和大批文学创作艺术家及艺术表演大师。
其次,山西有大量的艺术题材,无论历史上的惊举事件还是近现代的光辉历史,都是可歌可塑的。从古代的关云长、武则天、狄仁杰、柳宗元、关汉卿等,近、现代革命史上尹灵芝、李顺达、刘胡兰等,真是数不胜数。这些人物与他们的事迹当然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是创作的根基。但仅靠创作题材不一定就能生产出优秀的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山西有大批的杰出艺术家,《立秋》的主创人员中只有导演是外请的,其他都是山西本土的人。他们有优秀的创作团队和艺术表演人才,这是他们的成功之本。编剧熟悉历史,熟悉本土文化,具备高水平的编剧艺术与选材眼光,所以才有了《立秋》的蓝本。而演员全部是山西话剧院的演员,这为《立秋》的成功和长期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剧中有一大段戏中戏,其中担任晋剧表演的演员有很好的戏曲功底,经了解是话剧演员经过短期培训担任的,这不禁让我为之震憾!
有了人才还得精心打造,认真创作,艰辛策划。在《立秋》的说明书上我看到,剧本修改多次,也曾引进外地专家帮助,而导演却是前赴后继,两代导演艺术家把生命与才华都投入到了艺术精品之中。《立秋》仅排戏就前后占去两年时间,以后是常演出,常修改。难怪他们能创作出这样的好作品。
《立秋》使我想到青海文艺
话剧《立秋》无疑是成功之作,她感动了山西观众,也感动了全国观众。因为她艺术地再现了晋商的创业经历,并树立了晋商的光辉典范,她将会记入历史史册。
《立秋》在全国公演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她宣传了山西,歌颂了晋商,甚至成为山西的一张名片。剧中人也会成为山西商人甚至现代中国商人的榜样。
由《立秋》我想到山西其他的精品剧目,又由此联想到青海的文艺。作为一个曾经在青海工作三十多年的文艺工作者,我多么渴望青海也能出现《立秋》这样的经典之作,让全国人民了解青海,热爱青海!让大美青海的文化艺术也走向全国,像滚滚长江、黄河一样流淌不息!
我虽然是一名退休的文艺工作者,但我对青海的文艺发展仍然有以下思考:
其一,挖掘青海历史,发展青海文化。青海地处祖国高原,虽然文化底蕴比不上内地,但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独特风情,独特人物,独特事件,被称作文化资源大省。我们守候着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努力开发、挖掘与塑造。我们是多民族地区,我们的艺术作品会因为民族的元素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生动感人,更加别具特色。我们地处三江源,我们有昆仑文化、有彩陶文化、有藏传佛教文化、有热贡艺术、有青藏铁路……总之,有无数宝贵的创作素材。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本地文化资源,而不去打造精品。我们更不能因为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就不在文化精品上下功夫,那样就会把我们陷入死角,永远不会有征服全国观众的作品出现。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交响乐团赴西安音乐节的演出,音乐会上《青海素描》、《巴颜喀拉》等几首青海题材的交响乐作品令人震憾,获得金奖。这就是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骄傲。
其二,培养人才,提高文艺队伍素质。回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海文艺也曾有过辉煌,当时的创作队伍和艺术表演人才使我们骄傲。但今非昔比,大量的人才流失、队伍老化造成当前青海文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面对青海文艺的现状,面对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部署,我们文艺界也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大胆而灵活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只有先解决人才问题尤其是创作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海文艺水平。
培养人才是艺术院团应尽快解决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政府这方面投入的力量并不少。从歌舞剧院送山西培养的舞蹈班到送上海培养的杂技班;从戏剧艺术剧院天津艺校毕业的京剧班到正在西安学习的平弦班,应该说近年来文化厅的领导没少花心思,也有部分优秀演员和部分优秀节目的出现,但是我们发现创作力量的培养急待加强,作曲、指挥、编剧、导演等人才奇缺成为文艺团体的现实。
引进人才也分两方面。一方面引进人才走进青海安家落户,长远为发展青海文艺而努力,如东方歌舞团编导刘江到省歌舞剧院工作三年,从整体上提高了我省的舞蹈水平,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围绕一部作品临时引进专家,把作品搞好、搞精,让作品成为保留剧目。
其三,遵循艺术规律,精心打造文艺精品。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用心血创作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反复修改锤炼。《红楼梦》没有曹雪芹的十年苦心,字字血泪的创作,就没有这部作品的传世成功。话剧《立秋》也是山西话剧院几代人积累的成果,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两代导演生命传承的杰作。
联想到青海文艺,我们应该总结以往优秀剧目积累的好经验,并认真吸取外地打造艺术精品的经验。尤其是一部优秀剧目应该走向市场,面对观众,让演员在舞台上锻炼,让剧目在演出实践中得到检验。然后反复修改,不断锤炼,最终打造出具有青海特色的文艺精品。
《立秋》给了我思乡之情,使我感动,让一个山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立秋》也应使青海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得到启迪……
(作者简介:王笑波,原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