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研究进展与不同性质运动技能的学习原理探析
2011-11-10柴娇,张力
柴 娇 ,张 力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学习理论研究进展与不同性质运动技能的学习原理探析
柴 娇 ,张 力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体现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矛盾愈发突出。本研究通过对运动技术、技能性质的分析,建立起闭锁式运动技能与开放式运动技能两种学习原理与过程模式,并从学习理论中寻求理论依据,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与运动技能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为体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操作方法的衔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学习理论;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情境
新世纪初,我国自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关于体育学习方式及理论基础的研究逐渐升温,围绕几大学习心理学流派的争论日趋激烈。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究竟以哪种学习理论为基础?直接关系到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各个层面,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都将受此制约。在各方如火如荼争论不休之时,有必要换一个角度,以运动技能性质为切入点,研究其学习理论基础,冷静思考在体育教学中的对策。
一、学习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学习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学习机制的一门科学,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条件和规律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学习理论主要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几大流派,每一流派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早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动物实验,把学习过程理解为学习者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变化过程。就是说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刺激下,必然要产生一定的行为反应,而外显的行为特征又会反过来修正行为。可以看出,行为主义比较重视通过不断修正加以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行为主义者非常重视来自外部的条件刺激,主张用外部的奖励与惩罚来控制学习过程,通过反复练习完善行为。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布置好教学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对环境刺激产生良好的行为反应,强化学习行为。
行为主义盛行时间并不长,就遭到各方非议,人们对行为主义最大的质疑是其忽略了人是复杂的思维动物,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理论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类学习。至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诞生。认知主义从人的复杂思维角度出发,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学习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建立和发展内在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外部行为的变化是源于学习者内部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事物的联系,重视学习者独立思考能力,十分强调学习态度、动机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育者为学生提供便于独立思考的环境,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知识的结构、意义的认知[1]。
因此,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因其对学习原理解释的简单性,比较适合解释一些简单的学习,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考虑了人与动物的思维差异,更适于解释较为复杂的学习。两派学习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单纯用任何一个流派的观点来解释全部学习,都会有些偏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人类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进
建构主义引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其影响力空前巨大。在对知识的认知方面,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并把知识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更强调知识在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2]47。在对学习的认知方面,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与传输。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是学习者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为背景,在自身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生长和意义的生成都源于个体内部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在每个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的意义是不同的,激进的建构主义者甚至认为,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表1 学习理论各流派的区别
如表1所示,上述几派学习理论虽然都是关于学习机制的理论,但他们的哲学观点、学习机制、关注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是哪个理论更好的问题,而是哪种理论在面对具体学习任务时更适用的问题。
二、基于情境因素的运动技能性质分析
在体育课程内容中,核心知识是各种运动技术、技能。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学习领域目标中,最重要的一项目标为“运动技能”,而不是“运动技术”。而多年来我们沿用的是运动技术学习的教学模式,如何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是涉及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运动技能与运动技术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一般认为运动技术是运动技能的基础,运动技能是运动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运动技术是一个运动项目在规则的许可下所特有的动作序列。”[3]“运动技术还有一个特点是客观性,即它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不具备个人的特性。运动技能则不一样,它是人经过学习后而掌握了的具有个性化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4]比如篮球投篮动作作为技术学习而存在时,对每个学生都是同一标准的客观存在,而当学生们掌握该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形成自身的技术特点,形成了运动技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区别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技术的熟练程度;其二为技术运用是否涉及具体运动情境。
而情境因素是区别运动技能属性的重要依据,根据运动技能是否涉及情境变化因素,可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开放式运动技能与闭锁式运动技能。最早提出“开放性技能”的是美国运动心理学家鲍尔顿。1957年,他主张把人的运动技能分为开放性技能和闭锁式技能两类。这种分类法的依据是运动技能是否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5]。我们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分析发现,的确存在这两类运动技能项目。“闭锁式运动技能的典型代表是田径、体操、游泳等内容,该类教学内容基本不会涉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学习评价的要点是技术的规范性;而开放式运动技能主要指各种球类运动,因为该类运动技能涉及复杂的情境变化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比较重视基本技术的熟练性、规范性等指标,忽视了开放式运动技能实际运用的效果评价”[6]。
三、不同性质的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探析
对于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技能,其学习原理是不应该相同的。下面我们分别就两种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过程进行分析。
(一)闭锁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闭锁式运动技能由于不受外界情境的影响,其关注点是技术学习的不断规范与熟练。其学习过程主要涉及外界感知、本体认知、建立连结、技术定型四个阶段。
图1 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与原理
如图1所示,闭锁式运动技能由于不涉及外界环境的而变化,是一种单纯的技术不断熟练的过程。我们以篮球运球技术为例,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界信号的感知阶段,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认知等通道感知技术的外部特征,表现为对教师示范动作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头脑内部的认知加工阶段,对所学技术进行结构、特征等因素的整合与分析,表现为学生在练习时对动作的理解;第三阶段是通过本体的练习,不断强化外界信号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建立初步的技术动作概念,表现为技术动作不断熟练;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较稳定的、规范的技术动作,表现为技术动作完成的自动化。上述这种学习原理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比较熟悉并长期使用的教学模式。
(二)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依据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概念分析,环境的变化性是开放式运动项目技能学习的核心要素,从外界环境变化到本体的动作技能应答,这个学习的过程与原理适用于任何开放性运动技能。因此,可以把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归纳为本体感知、环境呈现、本体决策、本体应答行为四个阶段,这是完成开放式运动技能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图2 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与原理
如图2所示,我们以网球运动项目的正手击球技能学习为例,击球技能始于对对手击球线路、落点、速度等要素的判断,以及对手防守、跑位等环境因素的感知与预判,这个环节虽然是隐性在头脑内部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经常看到网球比赛中击打出的重复落点而得分就得益于良好的预判;此后是对环境变化的感知与确认,这个环节已经属于环境的呈现过程,包括来球的特点、对手的跑位等;第三阶段是本体根据对手及来球的外显环境特征进行决策,击打球的线路方向、旋转、深浅、速度等是该阶段要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需要在瞬时完成,并选择最合理的技术;最后阶段是本体采取的技术外在变现特征。上述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开放式运动技能执行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开放式运动技能都需要经过上述四个阶段,且这四个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循环发生作用的系统,越是优秀的选手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最合理的技术。显然,以往的运动技能学习比较重视基本技术学习这一环节,即最后一个环节,这种单一的技术学习割裂了开放式运动技能完整的信息联系,忽视了其他三个阶段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变现为基本技术扎实,但应变能力较差的现象。以往的运动技术学习往往是“去情境”的,认为技术可以脱离具体情境进行学习,学生掌握各种技术后能够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具体情境中。“但是,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2]54
基本技术的学习固然重要,我们并不否认其价值,只是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技术学习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境展开。近年来,关于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出现了几种新方法,如关于球类运动的学习,早在1982年英国的专家就提出了“领会教学法”。“它把体育课的着眼点从传统的强调动作技术的发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瞬时决断能力及兴趣。”[7]目前这种方法在我国部分学校已经进行尝试性运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四、合理选择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理论基础的策略
在运动技术、技能学习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与运用学习理论是当前要解决的课题。每种学习理论都对应一种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将以不同学习理论特点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关系。
表2 各种学习理论与技术、技能学习的关系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解决运动技术的形成问题,通过模仿与练习,建立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解决的是技术的熟练性问题,不涉及学生内部认知与意义建构过程。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解决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问题,强调学习者对技术结构的认知与加工,对于复杂技术的学习而言,学习者内部的加工、认知结构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教师在传授某项技术时,不仅要进行形象动作示范,还要进行生动讲解,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技术形成认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解决运动技能形成与提高的问题,一般存在于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由于开放式运动技能情境的多变性,需要学习者根据客观情境不断进行意义建构。教师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答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技术、技能设计合理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探索答案。
据此,我们可以将运动技能按照不同学习理论划分为几个类别,即闭锁式运动技能、开放式运动技能、混合式运动技能。不同的运动技能性质所采取的学习理论依据是不同的,其学习原理亦不同。实质上大部分运动技能属于混合式运动技能,完全闭锁及完全开放的运动技能并不多见,如篮球运动虽然存在客观环境的多变性特点,属于开放式运动技能,但其基本技术的学习仍然属于闭锁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但由于学术研究的便利,暂且将运动技能划分为上述几类。
图3 不同性质运动技能包含的项目
解决了不同性质运动技能的分类问题,就能够对号入座,在学习不同性质运动技能时采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基础。这也是近年来体育教学领域始终争论不休,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即体育教学究竟应该采取以讲解、示范等传授式教学方法好,还是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好的问题。实质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局限性。我国建国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现在看来有些局限性,无法对开放式运动技能发挥作用,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传授式教学方法的功能。
五、结 语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涉及诸多领域与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但从学习理论的研究进展角度分析,为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解决当前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学习理论研究进展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它帮助我们厘清了传授教学与探究教学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界线,必将推动体育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1]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1):72.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小平.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60.
[4]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83.
[5]松田岩男.体育心理学[M].北京:国家体委百科全书编写组印,1982:211.
[6]柴娇.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及其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10(9):66.
[7]廖玉光,殷恒婵.球类领会教学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2.
The Cohesive Device of Progress in Learn ing Theory and Different Nature of Motor Skill Learning Principles
CHA IJiao,ZHANG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new teaching philosophy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has brought greater impact,and reflected in the level of teaching p ractice.So the contradictions become more p rominent.This study acco 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ovement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nature establishes a closed-type motor skills and open moto r skill learning p rincip les and p rocesses of the two models,and demands from the theo retical basis for learning theo ry of behaviorism,cognitivism,constructivism and its conno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o r skill learning philosophy and p 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It p 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 r the convergence of PE teaching theo ry and p ractice.
Theories of Learning;Moto r Technique;Moto r Skills;Circum stances
G80
A
1001-6201(2011)03-0220-04
2010-03-2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开放式运动技术学习原理及其实证研究”(ELA100446)
柴娇(197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力(1957-),女,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与之密切相关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等在西方逐渐流行起来。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最热门、最具争议的学习理论。
[责任编辑:何宏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