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发展研究

2011-11-02秦玉友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发展

秦玉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农村小学生发展研究

秦玉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是实现有质量教育公平的重点和难点,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农村小学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农村教育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新的有关农村小学生发展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描述和分析农村小学生发展面临的最近概况和新问题,可发现许多农村小学生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改进空间。

农村;小学;学生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由机会普及转向质量提升,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从教育阶段看,农村小学教育阶段是农村教育发展最不均衡的阶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难点在农村小学教育阶段。促进农村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农村小学生发展问题正在成为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为了实证性反映农村小学生发展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抽取Z省A县、H省B县、E省C县、N省D县、Y省 E县、G省F县等六县作为区域样本,并在各县(旗)域内按照一定抽样原则选择学生、教师、校长样本。调查资料为我们研究农村小学生发展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一、农村小学生发展概况

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小学生发展状况是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发展的实践起点。农村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归纳和概括。这里从农村小学生的学校学习、社会性发展、学习外活动和日常生活人际结构等维度分析农村小学生发展概况。

(一)农村小学生的学业状况

为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学业水平,我们对Z省A县、H省B县、E省C县、N省D县、Y省 E县、G省 F县等六县小学生数学和语文学科进行了测验。测验结果显示,六县小学数学平均测验分数分别为41.40、39.50、30.35、29.60、38.62、17.66,标准差分别为 16.20、13.60、9.73、10.56、15.93、8.37;小学语文平均测验分数分别为 66.20、70.47、69.70、55.40、64.39、55.34,标准差分别为 12.19、11.85、8.54、15.90、14.59、12.50。六县小学生平均测验分数差异较大 ,说明六县学生测验分数的区域差异较大。六县县域内学生数学和语文测验分数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各县(旗)域内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比较大,各县(旗)域内测验成绩的生际差异比较大(见表1)。

表1 六县小学生学业成绩测验情况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时间

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学习强度可以用任务强度(难度)和完成任务时间两个维度来考查。这从逻辑来讲是非常严密的。由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同一学习任务的难度感受是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他们感觉比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所用的学习时间会相应延长。因此,我们简化为用学习时间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强度的指标。调查发现,多数小学生都能在1小时之内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2小时以上(见表2)。

表2 六县小学生作业时间 单位:小时

(三)农村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情况

同伴关系是农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同伴关系越融洽,在一定意义可以说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越好。这里把农村小学生同伴关系的融洽程度分成六个等级,即非常好、比较好、一般、经常吵架、不与同伴说话、没有同伴。调查发现,六县合计处于这六个等级的小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76%、20.06%、10.81%、1.37%、0.09%、0.91%(见表3),2.37%的小学生处于伙伴关系不良之中。

表3 六县小学生与同伴的关系 %

(四)学校相关学习时间外活动内容

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学生在做什么,这构成了小学生学校相关学习时间外的活动内容。目前,小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课外大部分时间会继续学习、看电视、看课外书、体育娱乐活动、帮家里干活、上网吧或游戏厅等。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学生从事以上活动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看课外书、帮家里干活、继续学习、看电视、体育娱乐活动、上网吧或游戏厅,六县总计所占比例分别为30.11%、23.23%、17.43%、10.86%、9.73%、0.36%(见表4),各县(旗)的情况有一定差异。

表4 六县小学生课外主要活动 %

(五)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人际结构

日常生活人际结构在这里主要是指学生放学后和谁住在一起的,主要通过在生活中空间关系最亲密的人来反映农村小学生的情感满足状况。住宿类型是反映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人际结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六县总计生活在自己家里的农村小学生比例为59.74%。住在学校宿舍、住在亲戚家、校外租房的农村小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4.83%、3.04%、2.38%(见表5)。

表5 六县小学生住宿地点 %

表5 六县小学生住宿地点 %

Z省A县H省B县 E省C县 N省D县 Y省E县 G省F县 总计住自家 89.87 70.56 28.25 23.12 51.69 97.45 59.74学校宿舍 2.42 27.85 70.91 69.64 37.70 0.36 34.83亲戚家 2.86 1.33 0.55 5.01 5.87 1.82 3.04校外租房 4.85 0.27 0.28 2.23 4.74 0.36 2.38学生数合计(人) 454 377 361 359 443 274 2 268

二、农村小学生发展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农村教育发展变化,农村小学生发展环境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农村教育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新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六县小学生成绩显现较大府际差异

测验结果显示,六县县城、乡镇、村屯小学数学平均分数分别为41.65、33.65、28.09,县城高于乡镇,乡镇高于村屯,六县小学生数学分数府际差异较大。六县县城、乡镇、村屯小学数学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19.18、13.05、11.50,说明县城小学数学的生际差异大于乡镇,乡镇大于村屯。六县县城、乡镇、村屯小学生语文平均学业成绩分别为68.35、64.20、60.54,六县小学生语文成绩也在存在一定府际差异。六县县城、乡镇、村屯语文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13.76、13.22、16.44,说明六县村屯小学语文成绩生际差异最大,县城次之,乡镇最小。

表6 六县小学生学业成绩测验情况

(二)农村小学生中出现一定近视率

从课后作业时间看,小学生学习负担还比较轻,但是多数小学生完成作业后,仍然“继续学习”、“看电视”、“看课外书”。由于活动多数是侧重“用眼”的活动,学生负担呈现出不均衡,学生的这些活动的负担在身体表征出来,在小学生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近视学生。调查发现,六县近视学生占农村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9.95%、18.60%、5.40%、12.15%、4.23%、10.94%(见表7)。

表7 六县小学生近视率%

(三)农村小学生中呈现家庭疏离倾向

由于年龄较小,想家是小学生的一个正常反映。如果想家时不选择与父母联系和交流,则表现出与父母的疏离和联系不便。有些学生想家时会选择自己忍着、向知心同学倾诉、向老师倾诉、参加文体活动。调查发现,六县总计选择这些做法的小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05%、6.84%、5.12%、0.64%,选择不想家的小学生所占的比例为9.44%(见表8),一定比例的农村小学生呈现出家庭疏离倾向,不想家是这种倾向的一个比较极端化的反映。

表8 六县小学生想家时除与家庭沟通外的解决方式 %

(四)农村小学寄宿生存在低龄化现象

在住宿的小学生中,从各年级开始住宿的均有一定比例。在住宿小学生中,六县总计从一年级开始住宿的学生比例为31.43%、3.75%、1.27%、21.54%、69.90%、0.00%。四年级、五年级开始住宿占住宿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1.43%、77.5%、94.49%、9.75%、18.36%、66.66%(见表9)。

表9 六县住宿开始年级%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策略

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可发现许多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改进空间。

(一)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府际均衡

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在一定意义可以说是农村小学生发展环境的质量。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府际均衡就是要着力提高处于乡镇和村屯的薄弱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逐步缩小乡镇和村屯学校与县城和城市学校的质量差距,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府际均衡,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努力。在硬件方面,主要是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具体做法是:制定区域内农村小学建设标准,并在一定时间内努力使区域内所有可以长期存在的小学达到这一标准;同时有效抑制奢华学校建设,如果有更多经费投入硬件建设,要努力使区域内所有学校同步更新,如果不能同步更新,应该优先考虑处境不利的农村小学的硬件更新,为薄弱学校的农村小学生发展优先提供硬件支持。在软件方面,核心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要保证农村学校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在招聘教师时,应尽量招收相对较高素质的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毕业生,新招聘的农村教师需要接受过良好的教师教育训练,获得教师资格,能够胜任农村教育工作;其次,要成功留住优秀教师,保证农村教师有较充分的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等;第三,要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尽可能的调动,素质展现尽量充分[1]。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建立起农村教师吸引留住机制、素质发展机制和素质展现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建设和完善,重点提高薄弱学校的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从而实现所有农村学校小学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农村小学生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支持。

(二)优化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时间结构

作业量状况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村小学生都认为,作业量“不多”(见表10)。但是,农村小学生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近视学生,这与学生的用眼卫生不无关系。因此,要加强农村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中的时间安排干预。我国的小学课堂时间长度大部分固定在40分钟左右,中间休息10分钟左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人主动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最多为50分钟,高中生40分钟,初中生30分钟,小学生20-30分钟,超过一定的时限,大脑皮质的兴奋就会因疲劳而转入抑制[2]。抑制之后,学习效率会降低。完成相同任务在抑制状况下需要更多时间,会产生更多的学习负担。因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观照人自身的需要和特点[3],优化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时间结构,科学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注意用脑规律,注意用眼卫生,促进农村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表10 六县小学生认为作业量多少情况 %

(三)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情感需要

在一定比例农村小学生中出现家庭感情疏离,与小学生和父母联系、交流缺乏不无关系。调查发现,当农村小学生想家时,和父母联系、编理由请假回家、偷跑回家的小学生分别占50.37%、5.41%、1.48%(见表11),很多农村小学生在想家时不能和家长联系。很大比例的农村小学生处于“想父母但不(能)与父母联系和交流”的状态,表现出家庭情感需求的缺乏。因此,要加强农村小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满足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情感需求。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父母的亲职教育。目前的情况是家长接受培训严重不足,但对亲职教育需求强烈[4]。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大力开展亲职教育,让家长明白子女交流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交流方式,懂得选择恰当交流内容。其次,要加强农村小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的平台建设。尤其是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政府、学校、社会要为农村小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提供方便条件,让学生方便与家长进行电话和网络联系。

表11 六县小学生想家时与父母沟通的方式 %

[1]秦玉友.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84-87.

[2]马健生,王月胜.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78.

[3]杨兆山,张海波.整体性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9-146.

[4]刘秀丽,盖笑松,王海英.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42.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Rural Students

Q IN Yu-you
(Institute of Rural Education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o imp 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p rimary school in rural areas is one most impo 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to achieve education equality with quality.To imp rove theoverall developmentof student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to imp rove the quality of p 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important p 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p 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A t the same time,some new question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of p rimary school in rural areas are also coming.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current situations and new p roblems faced by student development of p rimary school in rural areas,many opportunitiesof imp rovement and strategie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in p rimary school in rural areas can be found.

Rural A reas;Primary Schools;Student Development

G62

A

]1001-6201(2011)04-0194-05

2011-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HA0702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8JJD880243)

秦玉友(1974-),男,吉林抚松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小学生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是小学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