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2011-11-09李成梁
刘 排,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刘 排,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耐力素质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指标,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便于教练员发现队员的薄弱环节,为教练员制定耐力素质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水平不高[1],和欧美强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男篮前主教练尤纳斯诊断中国男篮和中国青年男篮最大的问题,是耐力素质差。如按欧美的比赛强度为标准,中国队只能坚持25min左右,而篮球比赛是必须和对手进行40min的高强度对抗。因此加强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各队在训练中由于缺乏耐力素质训练的标准,导致耐力素质训练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笔者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有助于教练员对耐力素质训练进行判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实现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科学化。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北京市、吉林省的青年男篮队员共90人。全部被测的运动员训练年限平均为5.2年,平均年龄(17.8±2.5)岁,均为一级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查阅体能评价和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有关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专家和资深教练员进行访谈。就本研究实用价值、科学性、可行性以及研究指标的筛选等方面请教了相关专家,为课题的可行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2.3 问卷调查法 拟定关于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的初选指标,向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体育局、山东省青年队、辽宁省青年队、黑龙江省青年队、北京市青年队、吉林省青年队相关专家和教练员发出问卷进行调查。指标经过测试和统计优化后,又制定了”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指标权重系数”专家咨询表,请专家对各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情况进行鉴定。
1.2.4 测试法 运用初选指标体系统计后得到的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具体测试的素质指标有变距折返跑、5.8×6折返跑、3 200m跑、1 500m跑、1min屈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三级蛙跳、负重蹲起、卧推90s;技能指标有1min引体向上接球急停跳投、原地投篮、全场往返曲线运球上篮、直线运球上篮、持球突破、菱形变向运球;机能指标有无氧功、血乳酸、无氧阈跑速、最大吸氧量。
1.2.5 数理统计法 首先对获取的耐力素质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得到耐力素质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根据各主成分贡献率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评价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有效指标的确立
《身体素质训练法》一书指出身体素质是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基本运动能力[2]。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种,所以对耐力素质的评价必须结合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另外篮球运动也是一项技能类项目,所以对耐力素质的评价也必须结合技能指标进行研究。因此,要筛选能有效反映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的指标,应从耐力素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机能、技术要素入手,分别进行筛选。然后对筛选出来的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确定和选取典型指标再进一步分析。提取出的主成分及根据旋转后载荷情况进行的主成分命名,分别是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腰腹肌耐力因子、腿部耐力因子、上肢力量耐力因子、技能耐力因子、机能耐力因子,它们的代表性指标分别是变距折返跑、3 200m跑、1min屈腿仰卧起坐、三级蛙跳、卧推90s、接球急停跳投,全场往返曲线运球上篮,持球突破、无氧功,无氧阈跑速。各主成分KMO值都在0.7以上,表明各类指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都在70%以上,表明分析效果较好。
2.2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各指标权重的建立
所谓权重[3],就是根据组成事物的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赋予的一定数值。根据前面主成分分析时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经过计算,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为了提高权重系数的科学性,本文将各指标的权重向20位专家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有90%的专家与本文所确定的权重与本文趋于一致,因此确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各指标权重(表1)。
表1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
2.3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2.3.1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单项评分标准的建立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的差异,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评分标准,即单项指标评分表。具体步骤如下[4]:分别计算出第5,10,15,20,25,……95百分位的指标值:将指标值中最小值定为0分,最大值定为20分,第5~95百分位数的指标值定为1~19分,最后制定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指标评分标准,见表2。
2.3.2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单项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按照测量与评价理论[5],等级评价常采用5等评价法,即优秀、良好、中等、中下、差。5等评价法可以采用离差法,也可以采用百分位数法。由于百分位数法不是以平均数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而是以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他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来划分评价等级的,所以对于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的各种资料均可适用。因此采用百分位数法来建立等级标准的单项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等级和位置(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各项指标所处的位置,以便教练员对症下药,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耐力素质训练的效益。
表3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10项入选指标的单项等级评价标准
2.3.3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综合耐力素质有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根据前面提到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特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综合评价标准模型如下:Y =0.172Z1+0.128Z2+0.029Z3+0.102Z4+0.066Z5+0.128Z6+0.141Z7+0.045Z8+0.107XZ9+0.082Z10,其中Y表示耐力素质综合得分,Z1表示变距折返跑的得分;Z2表示3 200m跑的得分;Z3表示1min屈腿仰卧起坐的得分;Z4表示三级蛙跳的得分;Z5表示卧推90s的得分;Z6表示接球急停跳投的得分;Z7表示全场往返曲线运球上篮的得分;Z8表示持球突破的得分;Z9表示无氧功的得分;Z10表示无氧阈跑速的得分。通过Y值来衡量耐力素质的综合得分。经过计算所有运动员得分,最后得出综合耐力素质评定标准。通过表4,可以观察到每位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为运动员进一步耐力训练提供依据。
2.3.4 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定标准的应用示例 首先根据运动员的测试成绩对各单项耐力素质指标进行评分,计算出每名运动员在各单项指标权重后的得分;然后根据运动员各单项指标权重得分相加求和,最终得到运动员综合得分。计算公式是Y=0.172Z1+0.128Z2+0.029Z3+0.102Z4+0.066Z5+0.128Z6+0.141Z7+0.045Z8+0.107XZ9+0.082Z10。笔者评定完所有运动员以后,选取其中两名运动员进行列经计算郭××的综合得分是13.4,王××的综合得分是14.9。
依据表3对两名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单项水平做出分析和评价,郭××的3 200m跑和三级蛙跳得分不高,以后要加强有氧耐力和弹跳力的训练,王××的变距折返跑得分不高,以后要加强无氧耐力的训练。从表4看出,郭××的综合耐力素质属于中等,王××的综合耐力素质属于中上等。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单项等级评价标准和综合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可以看出运动员耐力素质的不足。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现状制定出训练计划,队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各项得分,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科学训练。
3 结 论
1)确定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耐力素质水平评价指标为变距折返跑、3 200m跑、1min屈腿仰卧起坐、三级蛙跳、卧推90s、接球急停跳投、全场往返曲线运球上篮、持球突破、无氧功、无氧阈跑速十项指标。
2)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且制定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各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考虑按标准考虑对症下药,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3)确定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等级评价标准,能够使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所处的位置,为篮球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很好的依据。
4)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综合评价标准模型:Y=0.172Z1+0.128Z2+0.029Z3+0.102Z4+0.066Z5+0.128Z6+0.141Z7+0.045Z8+0.107XZ9+0.082Z10。
[1]继 池.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4):69-71.
[2]《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冯连世.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曹景伟.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及其评价模型[J].体育科学,1999(1):40-44.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tamina’s Evaluation System of Youth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in China
LIU Pai,LI Chengliang
(Dept.of Sports Training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By literature reviews,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statistics,etc,this study selected10 from numerous indicators of stamina from China’s best youth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and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of it.Its establishment is convenience for coaches to find the weak link of players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coaches to assign the training plan of stamina.
young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s;stamina;evaluation system
G841
A
1004-0560(2011)03-0114-03
2011-04-28;
2011-05-17
刘 排(1978-),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理论与训练。
郭长寿
论文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