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命脉”要尽握于手必须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011-11-07郭霞
□ 本刊记者 郭霞
●材料“命脉”要尽握于手必须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 本刊记者 郭霞
●“围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材料产业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每个时代都会被烙上清晰的印记,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每一次材料的变更,都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然而不论新材料产业多么地此起彼伏,多么地受人吹捧,我们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发展和政府支持决非一蹴而就。群雄逐鹿之时,企业如何凭借其自身拥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政府如何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让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些无不考验着企业和政府的智慧……
“抢”速度:追赶世界新材料的步伐
“材料是一切产业的基础,更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之‘根’。”——采访中,许多新材料界人士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新材料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其发展要以发挥我国在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巩固学科研究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生产应用。
提起“新材料”这个词,也许还有许多人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碳化硼、碳化硅等产品,大家一定已经耳熟能详。新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有别于传统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进步左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博士指出,从材料的使用来看,人类已经走过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与之相对的则是人类文明的三代阶段: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材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人类已进入硅基/合成材料时代,材料科技的进步作用更加凸显。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支柱性高技术产业。一种新材料的应用,往往事关一个产业的兴衰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命脉。”徐坚说。
由于新材料的研究和规模化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以及环境的提升、改善等都大有助益,因此,全球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材料的研究。新材料已经成为全球各发达大国倾尽全力争夺最为激烈的科技制高点,能否尽早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备相当规模、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公开资料显示,近10年,世界新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而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更为广阔,年营业额已突破2万亿美元。而在我国,目前大约10%左右的领域国际领先,60%~70%处于追赶状态,还有20%~30%存在相当的差距。
“就整体而言,我国还只是一个材料大国,距离材料强国还有很大距离。”徐坚说。
新材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命脉,这决定了这一行业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起步晚、底子也相对弱,但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持续科技攻关,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与国际同步的水平。如:我国在材料方面发表的论文已占全世界第二,材料领域的发明专利从2008年开始已占全球第一;在激光晶体、光学晶体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等方面,我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权威部门预测,中国新材料产业今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的年扩张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有望引发全球更多的资金介入,从而进一步加快扩张速度,其产业发展有望进入加速通道。
“上”水平:企业逐鹿高新之巅
“谁在新材料领域占据的份额最大,谁就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笑到最后。”这是众多科技企业家的普遍观点。在新材料领域,要想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技术出现。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专注于生产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企业,于2009年1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普利特得以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据总经理周文介绍,普利特每年投入相当部分的人力物力加强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投入,普利特每年都有10多项新产品开发成功,新产品产值率近85%,至今已有20多个产品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上海市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上海市科研成果项目,成为上海市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目前,“普利特”牌汽车用改性塑料已在全国20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100余种车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科技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把企业做大才能扩大高科技的影响,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杰事杰董事长杨桂生告诉记者。作为新材料领域代表性企业,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使我国工程塑料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期受到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已成为中国工程塑料行业的代表性企业。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国内新型复合材料行业领域,凭借科技创新不断开拓产品应用的新领域,贴近现实生活,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推陈出新,塑造出华峰超纤的绿色生态环保形象。总经理叶芬弟一语道破天机:“生逢其时,机遇难得,乘势而上。”目前,公司核心产品超纤材料,不仅被广泛用于制鞋、家私、箱包等都市休闲产业,而且逐步涉足军工产业以及汽车、飞机和高铁等领域。
“抓”市场:突破制约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核心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但是也面临着制约发展的“瓶颈”。相对于其它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的依存度较高,如果形不成新产品使用的垂直分布产业链,就很难走向市场。很多业内人士都认可这样的观点:要加大新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应用和人才培养来牵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在杰事杰公司,一切研发都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有利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那些前沿的、具有重大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并逐渐进行产业化,少走弯路,节约成本,不盲目模仿国外产品。”杨桂生说。
我国特种纤维的佼佼者——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乡建议,要想把实验里做出来的东西变成产品,还必须经过制备、测试等一系列环节,才能“百炼成钢”,这一过程只有企业才成完成。国家在设置科研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作用,让企业来组织攻关。
此外,“拿来主义”也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新材料产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投入,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准备,工程化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很多企业只想跟在别人后面,一个新产品开发出来了就“拿来”。正是这样的“拿来主义”严重打击了先行者的积极性。
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开发尖、新、特不锈钢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在研发新品时,需要一种含铝5%的原材料,可是国内没有,国外企业又不肯卖,企业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放弃,要么自己开发。企业生产副总董赵勇说:“在前沿技术领域搞研发,有时会觉得孤独,国外对你技术封锁,原材料、技术、工艺,样样都得自己摸索。”
“为什么有的企业不愿意提前为5年后的应用储备新技术?一是怕地方和行业的发展规划要变,二是怕技术流失,导致前期投入研发的钱泡汤。现在公司对申请专利是又想又怕,怕的是一旦公开技术和流程,被别人抄了去。”阿科力化工有限公司于2002年研发并申请了卷铝涂料树脂的专利,结果几年后却被其他公司占领了市场。董事长朱学军呼吁,政府不仅要保护技术,还要维护市场正常有序的竞争,让企业在自主创新时没有后顾之忧。
新材料就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有别于传统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重”支持: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不可或缺。”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地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正负极材料,其多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同类产品。公司研发总监陈继涛认为,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在锂电池研发应用领域居世界领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对于政府的扶持,不少企业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08年国家建设部强制规定民用建筑都应实施外墙保温,可发性聚苯乙烯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前景看好,一批项目顺势上马。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阻燃级别达到B1级,具有国家专利,2009年的产量达到 68万吨,占领了40%的国内市场。总经理华啸威介绍:目前这个产品的全国年产量已达250万吨,如果大规模复制同档次项目,必然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导致恶性竞争。他建议:“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应有一个全面的整合、引导、规划,引进时不能光看投资额大小,而要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政府的扶持应该是扶强,不能撒胡椒面。”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旦一个新产品出来,企业马上会一窝蜂地上,地方政府也都会大力支持,极易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就拿碳纤维来说,目前热得不得了。这时候,国家政策应该限制新上项目,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使之做大做强。”
“政府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更应体现在营造环境、协调上下游产业链上。”我国氨纶纤维、芳纶纤维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马千里认为,政府首先要把各种引导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杠杆作用,扶持真正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其次,政府扶持不能仅仅体现在资金上,还应该在营造服务环境、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环节下功夫。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三网融合、新能源等领域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以及未来我国航空航天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新材料产业的光明前景已成定局。据悉,未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国家部委还可能以项目为导向、以点带面的出台有关新材料的政策细则。在扶持新材料产业上,国家在科技计划、项目设立的同时,更要搭建好政策平台,制定符合国家经济具体状况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政府引导、产学研紧密结合、金融支持、用户需求牵引的高效运行机制,为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