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对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1-11-07雷晚蓉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外商外资

雷晚蓉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外商直接投资对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雷晚蓉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近年来,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环境的变化,外商的投资额度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通过外资的合理利用才使我国的旅游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少数国家达到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外资的进入解决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外商直接投资也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因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首先需要旅游业的相关部门争取和利用外资来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外资利用方面的企业决策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旅游业现状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1]

据悉,在“十一五”最后一年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 万亿元,增长 21.7%。[2](p39-40)

图1 2005-2009年旅游总收入

根据已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未来五年,我国将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按照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从目前的1.44万亿元提高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其中,设定增长率最快的为国内旅游收入,将从2010年的1.15万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3]

二、中国旅游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一)旅游业吸引外资政策。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将高档旅游宾馆饭店项目列入限制类项目,原则上不举办外商独资项目,中外合资、合作宾馆饭店经营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餐厅为允许类,由项目单位报外经贸部门审批;高档宾馆、别墅、高档写字楼、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旅行社为限制类,报国家计划部门立项,合同、章程由项目单位按权限报外经贸部门审批。

2005年2月,为适应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需要,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商务部对《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作如下修订:(1)第六条第(四)款修改为:注册资本不少于250万元人民币;(2)删除第七条。2005年12月29日国家旅游局、商务部颁布了《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国家旅游局、商务部令[2003]第19号)的补充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二)旅游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截至2006年底,中国旅游业服务领域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347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127.21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72.79亿美元。2006年中国旅游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212个,其中外商独资项目134个,大型投资项目40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4.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4.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2%。[4]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估

(一)积极影响。

1.解决了旅游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开发不足的现状。无论从旅游景点的开发,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包括旅游饭店、宾馆等附带设施),还是旅游景点的维护翻修,这一切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兴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属于超前性发展部门,因而在其发展上势必遇到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发展瓶颈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正顺应了旅游发展资金不足这一问题,强化了对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及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力地解决了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而开发不足的矛盾。

2.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其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经营机制也必然会输入到我国,这为我国内资旅游企业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学习借鉴机会。在我国开放历史较早的酒店宾馆业中,有外资参与管理、经营的企业效益一直好于国类企业。我国旅行社行业管理混乱、恶性竞争激烈、效益低下、服务质量差也是有目共睹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解决以上问题也会相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提升当地人民收入水平,推动旅游消费。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一国的GDP增长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随着这一投资的增加,会促使当地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国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在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居民收入显得相对较低,在这一阶段,这种水平的收入主要表现为以日常消费品为主,国内旅游业市场发展有限;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则这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促使居民具有一些可以额外支配的收入份额,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国内旅游;而一旦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这一标准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应大大推动了居民对国内各旅游景点的花费,从而推动了国内旅游业的巨大发展。而对于一个国家的GDP增长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5](p17)

4.直接带动了旅游景点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于国外投资者在投入了一定的资本后,也会关注和愿意配合投入对象的市场宣传以及建设上。因此,对合作开发景区来说,因为国际合作方出于利益的需要,直接在该合作方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市场推广的效果。同时,借助投资方的国家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在该投资方所能影响到的国际市场范围里都能够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扩大了被合作景区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更多的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大大增强景区的收益能力,提高市场竞合效率。

(二)消极影响。

1.对我国旅游饭店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对我国以往的旅游饭店业的结构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以外商独资、合资以及合作等形式新成立的饭店借助这些饭店的国外投入的强大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的支持,对我国的原有国有饭店业造成的竞争压力扩大,导致我国国有饭店业陷入经营困境,并可能因为重组而导致国有资产的部分流失。同时,外资饭店投资所得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会产生较多的境外转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旅游饭店业的资本积累进程。另外,由于外资饭店暂时性的高薪和高福利的利益诱导机制的存在,使得我国这一领域的人才大量流向外资投资领域,进一步凸显了外资饭店的综合优势。上述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会迫使我国原有的国有饭店业出现亏损而退出市场。

2.对我国旅行社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旅行社处于买方市场中,市场竞争下的各旅行社已经只能获取微利。在这一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旅行社的竞争激烈程度,导致我国部分旅行社被迫退出。另外,国外投资合作的旅行社也可能因为利益动机,而逐渐脱离我方力量,而独自完成对海外客源“一条龙”的服务体系,独占相关的旅游利润。如果不能有效防范,会导致客源网络优势与管理优势都会被国外资本占据,发展到一点时期会左右我国旅游客源和支付渠道,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维护形成障碍。一般来说,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景点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特征要紧密结合,才可以符合旅游景点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实施旅游景点开发的投资者,首先应该全面了解需要开发景点的自然条件。其次,还需要知道景点地区的民俗文化等特征。而要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来说,都需要花费过多的交易成本。另外,由于投资者的认识和景点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会使国外投资者对旅游景点的特点意识不足,导致景点开发变形甚至存在破坏旅游景点的风险。

4.资本使用效率不高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国外资本的引入,会使得景区的发展和管理都具有了良好的资本支持,但是由于现实操作过程中,原有的景区经营者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并没有因为投资结构的转变而相应地得到转变,造成资本的投入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甚至会出现一些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行为,导致国外资本的引入不但没有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反而因为经济问题造成纠纷和发展障碍。

四、优化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行业差别优惠政策引导外资符合旅游业优化要求。

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社会实践中,我国制订的旅游优惠政策大多集中体现在区域差别优惠,而对行业所实施的倾斜相对较少。这种政策实施的不平衡导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趋势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利用外资与旅游产业导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有效推进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实行的一些行业差别政策对于改善外资投向非常重要。应推行倾斜的行业政策,来实现旅游业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从而有利于构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外商投资项目。通过给予一整套的优惠待遇体系,以调整资金“缺口”状况,提高旅游产业的收益水平,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收益水平具有相对优势,进而激发外商对旅游业的投资热情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及优化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并作好体制加风险防范。

通过采取必要措施,合理调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加大力度提高旅游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将外资规模的利用有效控制在我国旅游业建设需要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合理范围里。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的制定和执行上,要重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就业贡献、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等质量指标的侧重。对外资投入到旅游业的行为和绩效等逐步形成一整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跟踪评估体系,用以较为科学合理地评定外资投入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并依据相关结果对外资在我国旅游领域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控制外资行为趋势,更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外资利用风险。

(三)深化改革措施,促进旅游业外资多元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已经使得我国投资环境的“软件”和 “硬件”两方面都能够得到不断完善,而旅游业相对来说,现阶段需要改善和推进的环节更多。因此需要继续深化在旅游领域的改革进程,跟随国家发展思路和战略,适当开放一些外资还没有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到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大胆采用一些突破传统思路和准则,但是符合国际规范或者国内先进地区规范的做法,促使我国旅游业的外资使用结构能够呈现多元化特征,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加市场化和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按计划推进《旅游法》的立法工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散客出游、出入境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等,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律法规,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法律法规体系,为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建立和完善与旅游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旅游标准体系,编制实施《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规划》,修订《全国旅游标准体系表》和《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规定》。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省、示范市、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加大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和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全行业旅游标准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1]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十一五”年均增长15%[EB/OL].http://news.cntv.cn/20110118/106148.shtml.

[2]施晓虹.浅析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统计与咨询,2010,(5).

[3]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0-12/2010-12-5-13-36-46462.html.

[4]国家旅游局课题组.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报告[EB/OL].http://blog.163.com/wei_xiaoan/blog/static/18335333420090241925202.

[5]高明.中国入境旅游规模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J].旅游论坛,2011,(1).

F59

A

1003-8477(2011)09-0078-03

雷晚蓉(1965—),女,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姜凤玲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外商外资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Have a Good Trip
谁是冒牌外商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