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顶”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
2011-11-07聂志军唐亚慧
聂志军,唐亚慧
(湖南科技大学a.人文学院;b.党委宣传部,湖南湘潭411201)
程度副词“顶”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
聂志军a,唐亚慧b
(湖南科技大学a.人文学院;b.党委宣传部,湖南湘潭411201)
程度副词“顶”在南宋时期已经产生,经历过元代和明代前期的沉寂以后,在明末开始获得发展,一扫长时期可能只在南方口语中流行的颓势,并且有了向北方渗透的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程度副词“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已经完成了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当然,目前在和“最”的竞争中仍然出于劣势,但是,必须肯定已经进入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
程度副词;“顶”;“最”;方言进入说
一
绝对的极比①比较有平比、差比、极比。“比较”有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绝对的比较是比较的对象在句中不出现的。相对的比较是比较的对象在句中出现的。总之,是绝对的比较而又是明确的,只有极比。用副词来表达,汉语从古到今都用“最”,并且词序古今也没有变化,都是“最+性状形容词”,“顶”只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开始出现。②见[日]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P:168。关于“顶”是如何演变为程度副词并最终进入现代汉语的这个问题,明确给出解释的,目前只有太田辰夫的“方言进入说”。太田辰夫(1958)认为:“‘顶’在从元明到清代前期的资料中绝对没有,这样说并不过分。恐怕它不是北方话,可能是清代后期进入北京话的。”在此基础上,太田辰夫进一步指出,程度副词“顶”“就是清代的北京话中一般也不使用,到清代后期才能见到,可能是南方的方言吧”。其他学者在论及“顶”时,都是避而不谈“顶”的来源,只是简单的释为“最”,认为是口语词。例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顶,只用于口语”。北大中文系编写《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顶”被释为与“最”义相同,但“顶”主要在口语中使用,决不用于严肃、正式的文件中。张斌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也认为,“顶”表示程度极高,用法同“最”相近,口语词。
太田辰夫的“方言进入说”是建立在元明以及清代中前期文献中缺乏“顶”的用法的基础上,至于是来源于何种方言,太田辰夫没有进一步证明。其他学者都认为“顶”是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但是均对“顶”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避而不谈。在汉语中一直存在“最”表示极比的前提下,程度副词“顶”是如何产生并最终进入现代汉语的呢?这是本文想解决的问题。
二
既然包括太田辰夫在内的多位学者都提到“顶”在文献中用法罕见,我们先还是从文献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顶”原来是头的最上部的意思,又指其他东西的最上部。它作为副词就用于“最”的意思。较早的例子如:
(1)星图甚多,只是难得似圆图说得顶好。(朱熹《朱子语类·卷二》)
上例中的“顶”是副词,可以说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汉语大词典》副词“顶”也引用了这一例,但是第2个例句就到了清末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时间跨度大约七八百年,所以一直以来都认为这一个例句是清末以前副词“顶”的一个孤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通过我们对《朱子语类》的检索,至少还可以找到2例相近的例子:
(2)问:“原道上数句如何?”曰:“首句极不是。‘定名、虚位’却不妨。有仁之道,义之道,仁之德,义之德,故曰‘虚位’。大要未说到顶上头,故伊川云:‘西铭,原道之宗祖。’”(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3)问:“周子是从上面先见得?”曰:“也未见得是恁地否。但是周先生天资高,想见下面工夫也不大故费力。而今学者须是从下学理会,若下学而不上达,也不成个学问。须是寻到顶头,却从上贯下来。”(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例(2)、(3)中的“顶上头”、“顶头”这种“顶+方位词”结构中的“顶”如何处理,牵涉到“顶”是性状名词还是副词的问题。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们知道,句中已经不存在具体的事物,而只是抽象的概念了,并且也由立体空间转向平面的次序,是次序的“最上头”。赵军(2004)指出,“顶”由可以表示“具体事物的最顶端”虚化为可以显示“抽象程度的最高量”,这时的“顶”已经是程度副词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法学界一直在讨论这一类特殊现象,即“副词修饰名词”,最终由开始的只承认是特殊的、临时的用法到逐渐分析其内在的搭配规律,这说明这一用法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张谊生(2000)认为“程度副词+名词”只有在具备和表现为量满足包含[+方位]或者[+性质]语义特征这一充分而必要条件之时才成立。“顶上头”、“顶头”恰好满足[+方位]这一语义特征,这也说明“顶”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还保持了原来作为实词时的一些特点,基本义中的[+朝上]的义素成分并没有完全消失,这就是“保持原则”,从而形成了“顶”的语义积淀。因此,在南宋时期的福建,“顶”确实开始转化为程度副词,再结合例(1)来看的话,我们就可以肯定“顶好”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孤证,在《朱子语类》中至少还有其它2例。
太田辰夫(1958)认为:“这种副词的‘顶’,在《朱子语类》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见不到例子”。但是,通过我们的检索,也并不像太田所说“在从元明到清代前期的资料中绝对没有”。请看以下例句:
(4)挣得个完完全全的家事,住的有好房子,种的有好田园,穿的有好衣,吃的有好食,真个廒多积粟,囊有馀钱,放债使婢,虽不是顶富,也是数得着的富家了。(《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
(5)只如南北戏文,极顶好的,多说《琶琶》、《西厢》。(《拍案惊奇·卷二十八》)
(6)嫂子道:“罢,只得随着你。只是海南有好珠子,须得顶大的,寻百十颗稍来己咱。”(《型世言·第十二回》)
(7)吾想申府里顶标致个,自然是大娘娘哉,大娘娘在上,吴松年倡社哉。(《明清民歌时调集》)
(8)再要顶细绢箩四个,粗绢箩四个,……生姜二两,酱半斤。(《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9)烦老兄同张华到州里去,寻一副顶好的孔雀桫板。(《绿野仙踪·第四十二回》)
以上诸例中“顶”修饰的都是形容词,而且都是性质形容词,如“富”、“好”、“大”、“细”,这是副词“顶”最初的搭配对象。因为这类词所包含的量度义最为明显,人们极其容易感知,所以最先和“顶”搭配。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问题,我们对《朱子语类》以后至清代中期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表1 程度副词“顶”明——清中期使用情况
发现程度副词“顶”的若干例证。请看以下表格:
表1中涉及的文献,包括小说、笔记、菜单、民歌,可以说体裁是五花八门。“顶”使用的频率总的来说,还是很低,很多文献中还只是出现了一次。当然,在统计的时候,为了确保例证的可靠性,我们的数字是比较保守的,对一些有争议的例子,我们都暂时忽略不计,例如屡次出现的“顶尖”,我们没有计算在内。但是,在这么多文献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程度副词“顶”的踪影,我们绝对不可以说它没有出现。我们必须承认,自从南宋程度副词“顶”产生以后,虽然在元代及明代早期文献中目前我们还没有例证,但是一直就没有从汉语中消失。不但活跃在口语性比较强的民歌中,而且在文言色彩较浓的文言小说、笔记中也不乏其例。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程度副词“顶”一直努力进入汉语之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至于在元代目前没有找到用例的原因,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解释。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南方人(色目人)是地位最低等的,在政治、文化方面肯定是受到压制的。元朝的主流文学是杂剧、散曲,但这都是在以北方城市大都(北京)为中心而发展、繁荣起来的。反映南方文化的元代作品几乎可以说很少。程度副词“顶”在南宋时期产生的时候本来就是活跃在口语中。作为一种新产生的语言现象,还没来得及获得发展,就由于朝代的更替而丧失了发展的平台,只能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这不能不说程度副词“顶”的产生有点生不逢时。这样,就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我们在书面文献中找不到程度副词“顶”的例证的原因。
此外,从作者的籍贯来看,绝大部分为江浙一带。少数作者籍贯北方,如李绿园、李汝珍,但是也都有南方生活的经历,不排除作品语言受南方方言影响的可能。唯一的一个例外《白雪遗音》的编撰者华广生是山东济南人,但是《白雪遗音》只是一个民歌集子,主要收录江南民歌,不是华广生自己创作的。因此,从表1来看,似乎可以应证太田辰夫的论断,程度副词“顶”的来源“可能是南方方言吧”,再具体一点的话,就应该是江浙一带的吴语。
从清末开始,程度副词“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请看以下例句:
(10)别人还好,独有那位藩台大人,是盐法道署的,他这人生平顶爱的是钱。(《官场现形记·第四回》)
(11)继之道:“我去,顶多前后五天,便要回到此地的,你何不等我回来了再走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12)其实,俺妈在这里头,算是顶善和的哩。(《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13)要不然,是这班人最坏,他顶会坏你的事。(《糊涂世界·第十回》)
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受到当地地形、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裕固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影响,加之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现代体育的冲击,使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普及面临瓶颈。
(14)再说海上顶著名的两个半滑头是谁? (《上海鳞爪》)
(15)在十年以前,德国是世界上顶强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顶富的国家,他们那两国都是联邦。(《孙中山选集》)
从以上诸例我们可以发现,随着“顶”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自由度也相应得到增强,表现为搭配能力的扩展,即“顶”不仅可以修饰形容词,还可以修饰心理动词和一些其他动词,如“爱”、“会”。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程度副词“顶”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发展,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文献进行了检索。请看以下表格:
表2 程度副词“顶”清末至民国时期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程度副词“顶”在这一时期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在文献中使用的频率明显加大。在《官场现形记》中达到了创记录的100次,在其它文献中的比例也不低。此外,从作者的籍贯来看,几乎全部是江南的省份,并且新增加了广东。需要说明的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籍贯是江苏武进,但是3岁丧父以后,李宝嘉一直随伯父在山东生活。《官》中使用程度副词“顶”可以说数量最多,用法最全面、成熟。虽然作者一直在北方生活,可能由于家庭圈子还是讲方言的缘故,刻意保留了程度副词“顶”的用法。至于《小五义》的作者石玉昆,虽然是天津人,但是作为民间说书艺人,在改编作品时,不排除受江南方言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说明“顶”的方言特色,我们对全国39个方言点进行了考察,发现副词“顶”的分布有三种情况:a.存在副词义项。例如《上海方言词典》:顶=最,副词,表示程度最高:屋里向姊妹三家头,~大个阿姐已经出嫁勒。可重叠为“顶顶”、“最最”。b.不存在副词义项,但有副词用法的词条收录。例如《西安方言词典》:顶大,至多:这一堆菜~十斤。c.不存在副词用法。我们把考察结果制成表格如下:
表3 副词“顶”在全国39个方言点的分布情况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副词“顶”a类用法主要出现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辐射至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等省,甚至影响到了长江中游的武汉。此外南宁、雷州的分布可能与客家移民有关,因为在广东、广西粤语中并不存在副词“顶”的用法。至于在地理上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副词“顶”用法的建瓯、万荣、西安、牟平、哈尔滨以及银川、贵阳等地,可能是“顶”在向北方扩张过程中在当地方言中的保留,只是有的接受程度低,有的接受程度高而已。反映在方言中,就是前者在方言中仅仅保留了个别词条,而后者却出现了具体的副词义项。
三
副词“顶”和“最”存在共时差异,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其成因源自虚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而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①详见:赵军.论程度副词“最+×”与“顶+×”的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4)。作为一个方言词语要想进入共同语,必定有一个逐步的过程。“五四”运动以后,程度副词“顶”在一些白话文著作中得到应用,请看以下用例:
(16)按理说,他应当很痛快,因为曹宅是,在他所混过的宅门里,顶可爱的。(《骆驼祥子》)
(17)元朗这人顶有意思的,你全是偏见,你的心我想也偏在夹肢窝里。(《围城·第三章》)
(18)可是杜少爷,曾家的老二就是顶讨人厌。(《子夜》)
这些都是经典的白话文著作,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规则都是从中归纳出来的,程度副词“顶”在这些作品中的频繁出现,可以证明已经进入了现代汉语。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检索,并结合“最”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请看以下表格: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程度副词“顶”在这些作品中,如果按照字数来衡量的话,出现频率已经比较稳定了;从与现代汉语中常见表示极比的程度副词“最”的比较来看,除了老舍、张爱玲作品中“顶/最”的比例偏高外(可能与作者本身使用“顶/最”的爱好有关),其余的作品中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从作者的籍贯(出生地)角度来看,既有纯粹的江南人,也有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也有祖籍与出生地各为南北的。可以说,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说明程度副词“顶”从一个南方方言词已经完全进入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当然,在和“最”的竞争中,目前仍然处于劣势,使用的频率还不是很高,但是,必须肯定已经进入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
四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程度副词“顶”在南宋时期已经产生,但是用例目前只有3例。经历过元代和明代前期的沉寂以后,程度副词“顶”在明末开始获得发展,证据就是在一批江南籍贯(或者有江南生活背景)的文人创作的书面文献中(包括小说、笔记)开始出现,一扫长时期可能只在南方口语中流行的颓势,并且有了向北方渗透的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程度副词“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不但各种用法更加成熟,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的认可也逐渐加强。至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程度副词“顶”在一些纯粹的北方作家(如老舍)的作品中稳定出现,说明它已经完成了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当然,目前在和“最”的竞争中仍然出于劣势,但是,必须肯定已经进入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
[1][日]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0.
[3]赵军.程度副词“顶”的形成与分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赵军.论程度副词“最+×”与“顶+×”的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1.
[6]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商务印书馆,1982.
[7]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1.
(责任编辑:朱德东)
The Process of Degree Adverb D ing(顶)EnteringM odern Chinese
N IE Zhi-jun1,TANG Ya-hui2
(1.School of Humanit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Xiangtan411201,China;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 ittee,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Xiangtan411201,China)
Ding(顶),a degree adverb,was produced in South Song Dynasty,began to be developed in laterMing Dynasty after being unknown to the public in Yuan Dynasty and earlyMingDynasty and began to be used in northern mandarin after only being popular among the spoken languages of southern people.W ith the passing of the time,in laterQing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the degree adverb Ding(顶)had been developed very well and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modern Chinese at most later in the 1930s and in the 1940s.Of course,it has certainly been popular in mandarin ofmodern Chinese though it still stays at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competition with Zui(最).
degree adverb;Ding(顶);Zui(最);dialect entering theory
H13
A
1672-0598(2011)01-0110-07
12.3969/j.issn.1672-0598.2011.01.018
2010-12-13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课题(湘哲社领[2010]14号)
聂志军(1979-),男,湖南隆回人;文学博士,讲师,在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