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迹搜索犬技术面面观

2011-11-06周肖鹏

中国工作犬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血迹厦门市警犬

周肖鹏

血迹搜索犬技术面面观

周肖鹏

2011年10月13日,公安部刑侦局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全国血迹搜索犬技术现场推进会,由此揭开了血迹搜索犬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的大幕。血迹搜索犬技术的专项研究始于2006年,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如果以《血迹搜索犬训练与使用技术》课题通过部级鉴定作为基础,将第三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新增警犬血迹搜索项目视为引导,把南京片区厦门血迹搜索犬技术示范推广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喻为前奏;那么,举办全国现场推进会意味着血迹搜索犬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渐入佳境。

(全国血迹搜索犬技术现场推进会会场)

精彩背后的技术魅力

当一项技术手段有利于加强警犬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攻坚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警犬技术服务实战的水平,势必会引起上级主管部门与全国同行的关注。此次全国血迹搜索犬技术现场推进会由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福建省公安厅、厦门市公安局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公安、边防、铁道、交通、民航系统的150余名代表,涵盖了各省级公安机关分管警犬技术工作的总队领导、各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公安局分管警犬技术工作的支队领导、各省级警犬基地负责人等方方面面。公安部刑侦局专门就某项警犬技术手段召开全国现场推进会,在警犬技术发展史上还是不多见的,对于血迹搜索犬的装备配发,会议明确将其作为明年深入推进警犬装备配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公安部刑侦局部署血迹搜索犬技术推广工作范围广、触点多、力度大的特点。

血迹搜索犬技术之所以备受全国同行关注,关键是这项技术源于实战、反哺实战,正如会议代表广州市公安局警犬大队大队长温贤章所感言:“血迹搜索犬技术既实用、又管用,不是那种看上去很美的纸上谈兵,说到底能够解决破案中的实际问题”。在采访中,血迹搜索犬技术课题组成员、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副所长单军如数家珍:该项研究将解决涉血命案侦破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为目标,通过实战检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训练方法,使得血迹搜索犬具有快速发现微量血迹、快速甄别人血与动物血、快速发现被冲刷等破坏处理的稀释或陈旧血迹、快速在门外排查房间内是否有血迹的能力。从基层实战单位的反映和业内专家的评价来看,血迹搜索犬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展现出四项技术魅力:一是具有为DNA等技术提供检材,并能准确确定第一现场的技术优势;二是具有不受动物血、月经血等干扰,并能准确认定人血的技术优势;三是具有为案情研判提供依据,并能与微量物证分析技术互补的技术优势;四是具有提高侦查效率,并能为命案侦破赢得有利时机的技术优势。

(全国血迹搜索犬技术现场推进会代表观摩血迹搜索犬技术演示)

突破传统的技术创新

对于血迹搜索犬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公安部刑侦局赵启明副局长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这是对传统警犬技术局限和不足的一次重要突破,为全国刑侦用犬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血迹搜索犬技术不仅是一项具有重要实战价值的技术手段,更代表了警犬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的背景下,血迹搜索犬技术延伸了刑侦实战的破案触角,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城市用犬的作业局限,有益于现场指挥员展开侦查思路,有利于缩短案件侦破时间,有助于其他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有效提高了警犬技术服务刑侦工作的效能。血迹搜索犬技术作为侦查破案的创新手段,其研发整合了部、省、市三级的科研技术资源,制订和建立了《血迹搜索犬训练程序》、《血迹搜索犬考核认证标准》和《血迹搜索犬现场使用指引》等技术标准,将警犬技术抽象的能力转化为可视的数据,实现了警犬训练技术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为警犬技术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血迹搜索犬技术从选题、研究、攻关、再到推广使用,始终紧扣公安实战,始终以实战效益作为检验标准和发展方向,一些技战法在国内外属于首创,例如:血迹搜索犬能够快速甄别现场血迹是人体血迹还是动物血迹,在不打开房间门、汽车门的情况下搜索室内、车内血迹气味。可以说,血迹搜索犬技术突破了目前侦查破案技术手段的一些瓶颈问题,尤其为侦破疑难、复杂的命案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玉汝于成的研发经历

早期,厦门市公安局为了寻求一种警犬技术服务城市侦查破案需要的新途径,只是想从训练警犬搜索命案现场尸块入手,但是他们研究了近年来厦门发生的案件,对比了尸体与血迹存在的数量,发现血迹在命案现场中分布广、在案件侦破中作用大,就此转向开展血迹搜索犬技术研究,用厦门市公安局警犬队李维福同志的话来说,这是警犬技术教学和应用中所没有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起步阶段,厦门市公安局就将血迹搜索犬技术研究纳入了精确化打击的重要工作内容,确保了研究不脱离实战,并将不同的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血迹搜索犬训练的转换问题,例如:逐步将搜索条件从迹线搜索到摆脱迹线搜索,从草地、土地搜索到硬质地面搜索;稳步将搜索形式从强化兴奋性的“自由搜索”到培养细致性的“牵引指嗅”,从空中捕获气味到低头嗅认微小气味。

当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获悉这一情况后,着手论证以厦门作为血迹搜索犬技术创新试点的可行性,随后不断加大指导力度,争取科研立项。围绕基层的科研需求,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及时派出3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厦门市公安局、福建省公安厅有关技术人员组成了血迹搜索犬技术研究课题攻关小组,按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标准,指导基层警犬技术单位在实战中构建科研技术路线图,深入、系统地开展了血迹搜索犬技术研究。

血迹搜索犬技术的研究成果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紧密结合实战中不断总结、修正、完善、提高的过程。课题组在科研中不断调整训练方向和方法,血迹搜索犬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血迹搜索犬作业能力由原来简单的搜索尸块、作案工具等现场物证,逐步发展到搜索微量、陈旧性血迹,最终具备了在硬质地面血迹搜索、室内血迹门外搜索、确定第一现场、现场快速区分动物血与人血等高难度作业能力。随着技术难点的不断攻克,血迹搜索犬服务于刑侦工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实战成效不断显现。

在开展血迹搜索犬技术研究中,课题组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个细节折射出他们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课题组为了定性分析微量血迹,经国家认可实验室测定,用2毫升注射器去掉针头排出一滴为0.035毫升的血,然后不断用定量的水进行稀释,逐渐提高血迹搜索犬反应微量血迹的能力。

成功源自细节,付出总有回报。2010年12月22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在厦门主持召开了“血迹搜索犬训练与应用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全部材料,观看了模拟现场的测试,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在血迹搜索犬使用条件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并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广应用。

服务实战的典型案例

血迹搜索犬技术作为一项实用型技术,其研究始终根植在实战需要的基础上,在公安机关侦破命案等工作中涌现出很多典型案例,管中窥豹,血迹搜索犬技术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2011年春节期间,厦门市集美区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尸块所处位置并非第一现场,寻找第一现场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带犬民警指挥血迹搜索犬沿途搜索,陆续发现微量血迹,直到一幢出租楼的4楼,在租户过年回家房门不便打开的情况下,血迹搜索犬对14间出租屋快速进行门外搜索,很快对414房间作出示警反应,侦查人员推断为第一现场后进门抓获了躲藏在内的嫌疑人,直接破获该案,得到了公安部张新枫副部长的批示好评。

——2009年7月,厦门市公安局在侦查一起杀人碎尸案时,在一栋有40多间出租房的楼内,尽管初步勘查没有发现作案迹象,但仍采取技术互补的措施,由带犬民警指挥血迹搜索犬对所有出租房进行搜索,结果血迹搜索犬对一间出租房厨房内煤气罐下地面及卫生间的地漏做出示警反应。据此,技术人员在不显眼的位置提取到直径约1毫米的微量血迹,经DNA鉴定确定该房间为杀人碎尸第一现场,当天就破获案件。嫌疑人交代曾用大量清水冲洗处理现场,但血迹搜索犬却照样能够找到蛛丝马迹。

——2011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发生一起杀人案,带犬民警指挥头天刚参加完全省警犬技术培训的血迹搜索犬进行作业,首先在嫌疑人家院中发现血迹,进而在卧室的隐秘位置搜出了带血睡衣及布拖鞋,为侦破此案提供了关键物证。

(血迹搜索犬技术服务实战的现场作业)

——2011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在侦查一起抢劫杀人案过程中,带犬民警指挥血迹搜索犬在中心现场和周边分别发现两处血迹,经DNA检验比对,认定两种DNA系犯罪嫌疑人所留,且具有父系血缘关系,后经技术部门在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中比对,确定了一名嫌疑人叫王某某,根据这一线索,专案组抓获了王某某兄弟俩及另一名嫌疑人,迅速侦破此案。

血迹搜索犬技术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新的启示,紧紧围绕实战的公安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研以致用才能体现技术手段的科研价值,举一反三才能推动警犬技术的创新发展。我们坚信,借助全国现场推进会的东风,血迹搜索犬技术必将在服务侦查破案中大显身手,为提升警犬技术服务公安实战的水平再添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公安部警犬技术信息中心,210012)

(本文图片由谢芳华提供)

(编辑:李 力)

猜你喜欢

血迹厦门市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袖底边的血迹
厦门市妇联打造“爱在厦门”交友联谊互动平台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带犬民警依据血迹形态进行现场初判的基本方法综述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血迹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