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漠军魂——记空军某试训基地副部队长瞿勤

2011-11-06孙继文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6期
关键词:研制基地工作

本刊记者 郝 莹 孙继文

大漠军魂
——记空军某试训基地副部队长瞿勤

本刊记者 郝 莹 孙继文

专家简介:

瞿勤,空军某试训基地副部队长。1960年生于云南曲靖,198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陀螺仪表及惯性制导专业,2005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技术专业在职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大型无人机及航空防空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和管理工作,为我国无人机及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和飞机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空军评为“空军刻苦钻研科技知识优秀青年”,曾被聘为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作为空军某试训基地的副部队长,瞿勤和驻守在祖国西部沙漠深处的每一位官兵一样,对他们洒下青春、汗水和热泪,甚至鲜血的这片不毛之地怀着一腔深沉的爱。

实际上,自上世纪50年代末成立至今,正是一代代官兵的艰苦奋斗和大胆创新,催生了一大批基地信息化建设急需的成果,创造了中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更孕育出了“忠诚报国、自主创新、科学务实、艰苦奋斗”的基地精神,打开了基地不断创新发展的崭新局面,为空军乃至全军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基地建设者的卓越代表,瞿勤吸引了我们关注的目光。

坚定的抉择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到基地的一群大学生意气风发,一心想着干事业。(后排左一:瞿勤)

瞿勤1960年生于云南曲靖,198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陀螺仪表及惯性制导专业。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人生坐标与北方联系起来,哪怕是首都北京他也只是心怀向往,更不用说大西北了。

有时候,人生就是那样不可思议,大学毕业的瞿勤坚定地选择了大西北,选择了那个飞沙走石的戈壁基地。

“来招考的同志告诉我,到了那里可以搞无人机。而且,基地还经常与南航开展合作。”彼时彼刻,瞿勤的心里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我可能真的要去那个地方了。”

事实证明,无人机研制工作的确对瞿勤产生了“致命”吸引力。他告诉我们,自己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对无人驾驶飞机就更觉得好奇了。就业时他虽然深知大西北的艰苦,但是内心终究抵不过无人机的诱惑。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有干事情的热情,然而他毕竟对那里的生活一无所知。当时的情感是高兴?是困惑?还是其他什么?直到现在瞿勤也说不清楚。做决定的那个晚上,他自己在宿舍大哭了一场,释放了心中积蓄已久的那种莫名的情感。

其实,当时的瞿勤绝不是毫无选择,南昌、成都、云南均有多家单位有意向留他,可为了无人机之梦,他选择了婉拒。

“大西北不是也生活着很多人吗?为什么人家能行,我就不行?”瞿勤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带着家人的叮嘱走进了大西北。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风沙如何肆虐,道路多么难走,无论饮食多不习惯,无论工作遇到多大挑战,他都没有流过泪,更没有过怨言。

“一旦做了决定,就要坚持下去,并且绝不后悔。”瞿勤这样说。他心里最清楚,这是一支高科技的部队,他离自己的蓝天梦想更近了。

在飞行指挥现场,瞿勤(左一)正在认真工作,中间人物为我国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

敢于创新才能有出路

1983年,怀揣着无人机之梦,瞿勤走进了戈壁深处的基地。他的“师傅”们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于知名大学的前辈们。

初到基地,他就在赵煦的带领下参与了我国第一架实体型无人机的研改工作,并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放飞成功。

创新才有出路,瞿勤逐渐领悟到了武器装备研制的诀窍。

1995年4月13日,又是一个让瞿勤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架超音速无人驾驶飞机在基地首飞成功。面对着蓝天上自如飞翔的战机,我国航空界的专家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中国终于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音速无人飞机!那一刻,瞿勤和所有研究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实际上,就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超音速飞机堪称航空史上的珠穆朗玛,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先后发起过冲锋,但都失败了。我国有实力的科研机构80年代后期也尝试过,都没有成功。所以,当我国决定研究超音速无人机的消息传出时,西方航空界断言:中国20年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机!

亚音、跨音、超音及低平尾舵效影响、滑跑起飞及精准的逻辑等控制……一系列难题摆在眼前。而且,这一切技术指标都要在当时比较落后的模拟控制技术上实现,业内人士都慨叹他们这是自己接了个烫手的山芋。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瞿勤跟随着我国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一起反复讨论,反复试验,大胆实践,谨慎求索,披星戴月地向技术难关发起了冲击。

在戈壁滩生活过的人都清楚,瞿勤和无人机团队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还有恶劣气候的考验。夏天,戈壁滩的机场高温达到40多度,火辣辣的太阳常常把人晒的掉了皮;冬天,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下滴水成冰,想动手操作又谈何容易?但是,每次有了新进展,他们都必须反复地滑行、校飞、检测、排故,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 …更何况,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要攻克诸多技术难点。

“最忙碌的时候,就是基地实验室、南航仿真室两头跑那段时间。”瞿勤如是说。当时,由于基地不能做模拟仿真试验,他们将战场转移到了南航。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工作到夜里一两点钟是家常便饭,甚至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时间证明,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艰苦努力没有白费。四年后,他们成功研制出超音速无人机,实现了其可靠性和先进性居于世界前列。这架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中国新型航空武器的试验检测和部队的实弹打靶训练提供了崭新手段。

勇于担当才是大智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加快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重点之一是提升我军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以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作战环境。未来作战环境将是基于信息高度综合利用和有效传递、以网络为中心的攻防兼备的作战体系。由于无人机突出的使用特点,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空军启动了某新型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面对重大的研发任务,上级领导决定,重新调整无人机团队的组织结构。这一次,敢于作为的瞿勤选择了主动请缨。“一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研制任务,我在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具备任职条件;二是我热爱无人机研发事业,必须适时地抓住机会大展拳脚。”瞿勤简单而坦诚。

实际上,他的工作早已得到基地领导的认可与好评。这一次,他不但被任命为二站站长和某新型无人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还兼任常务副总指挥。瞿勤再一次跟随着赵煦院士开始了新一轮的科研攻坚之路。

在艰苦的磨砺中,日子悄然而过;在岁月流转中,一种新型的飞机全新登场。

“我们这型飞机的研制成功引起了部队作战方式、模式和理念的变革。”瞿勤如是说。他们在国内首创了具有自主式飞行控制的武器模式,实现了飞行器控制和制导技术的飞跃,影响了后续的其他同类产品的研制;首创了航路规划和任务管理模块,首次实现了飞行器自动着落和返场。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这种新机型的研制成功还直接催生了一支专门使用该型无人机的部队,切实地提升了空军的战斗力。

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中引入竞争机制,也是瞿勤和无人机团队的首创。“一方面,通过多家合作单位的竞争,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在研制时间和价格控制上产生了很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竞争机制的引入也从客观上推动了行业内技术的普遍提高,带动了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水平的提升。”瞿勤这样告诉记者。这种机制的引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并且是在武器装备研制领域,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其效益和效果更是显著的。

还有一件事称得上功勋卓著,得到了相关工业部门的认可与好评,那就是在项目研制的过程中,他们统一了诸多领域的数据接口格式,实现了标准化设计、研制、生产,为行业标准化和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瞿勤说:“我是最赶潮的那一拨人!”这一次,他又赶了潮。

2006年,该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独特的科研管理才能

瞿勤(右二)在仿真测试现场。

瞿勤对科学研究有着几近偏执的热爱。然而,他却在不断的技术研发中那样水到渠成地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一点甚至连他自己都始料不及。

其实,研究工作最开始往往是一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而当项目大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仅需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还需要把团队内部以及项目相关的各个要素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正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管理才能在瞿勤身上的量变发生了质的飞跃。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做科研管理有很明显的优势,我熟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更容易提出一些适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瞿勤如是说。

实际上,多年工作的磨砺,使瞿勤在管理方面获得了颇多的心得与感悟。还记得在某种特殊功能无人机首次试飞的前夕,瞿勤作为常务副总指挥为团队设立了一百天倒计时。乍一看,这貌似是给团队施压,告诉大家试验任务就在眼前,必须迎头赶上。可是,深入交谈中,笔者却从瞿勤口中得知了另一新论:“这个倒计时,一方面是施压,让大家开始承受压力,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却是释放压力。我们不能让大家在试飞的前一天晚上才一下子感觉到压力的降临。所以,这个倒计时的过程实际上是压力一天天减少的过程。”事实证明,瞿勤的这个设计非常漂亮,每一个参与试验的人员都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信心,保持着高度的认真与谨慎,同时以轻松的心态迎接试飞的考验,并且取得了首飞成功。

在科研过程中,不仅懂得武器装备研发与试验的规律,更懂得用人的规律。这一切都源于瞿勤对人才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基地组建开始,无人机团队经历了引进、引进保障,到模仿研制,再到自主研制的过程,逐渐跟上了技术发展的脉搏,走向引领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道路。我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做到了持续跟进。”瞿勤这样表示,“基地领导班子多次表态,如果现在我们队伍人才匮乏,那是上一届领导班子的事儿,但是如果以后我们的队伍人才匮乏,那就是我们的事儿了。我们决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对人才培养,要有超前的意识,把对新技术的跟踪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不断寻求项目和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人才,以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和催生新的项目。”他认为,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保留都需要不断地思考、探讨和实践。

最优秀的同志要舍得放出去学习。这是瞿勤做的比较大胆的决定之一。那时候,部队推出绿色通道、强军计划等项目,致力于为部队高技术人才提供成长空间,为军事装备科研助力。当时,很少有单位会派业务骨干出去,担心他们走了就不回来,更担心现时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然而,当时的瞿勤却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最优秀的骨干送到了外面去培养。他向组织保证,他们学的东西回来肯定用得上,而且一定会回来。他是有信心的,他看准的是这些人对无人机事业的热爱。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如今,这些同志,如韩鑫、刘宗龙、张建林、向昌雄、张燕霞、胡桂阳等都是无人机团队的骨干分子。

基地人才培养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开展培训班、夜大等帮助在职的同志提升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瞿勤说,他本人就是在研制某型特殊功能无人机最繁忙的时候,参加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工程硕士班。“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因此,我特别鼓励同志们学习,深造,甚至亲自去向组织要名额。”

反复试验,反复验证,不断试飞,无人机团队最重要的功课叫做千锤百炼。

瞿勤在用人方面还有个诀窍,那就是挖人。每次基地招新,他都会到人事部门看看新来的同志的简历,有些被分到别的部门却又非常适合他们部门的同志,他总是主动要求调到自己部门。有时候,他在大马路上碰到新来的学员,也会热情地聊上几句,如果觉得条件合适也要挖来。现任飞控实验室主任曹剑就是瞿勤的“战利品”之一。

“人才培养和引进,必须考虑到整体的专业需要。人才结构合理,才能做大事。”当年,瞿勤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人才结构调整。那时候,为了团队的发展,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必须要吸纳更多的人才,而一些不适合高技术行业的同志必须调离或转业。

瞿勤第一次犯了愁。要完成摆在眼前的项目,人才队伍优化势在必行,可是大家一起工作生活很久,感情已经很深,想把谁劝走都是一件难事。然而,为了工作,为了团队的发展,他迎难而上,当起了“黑面包公”。他一面抓紧引进人才,一面与政委一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作用,积极做好调动人员的安置工作。最终,经过多方努力,终于顺利实现队伍的转型和项目的成功。

其实,在瞿勤手里,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还是本科生,乃至硕士生、博士生,他都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打造出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有些人学历不是很高,但是你用好了,用对了,一样是顶梁柱。比如,朱海波、穆建都是大专学历,现在都已经成长为专业技术中校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那些早期的积淀,才让无人机团队迸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活力。

瞿勤爱才惜才,关键时刻还能留才。我国无人机领域的著名专家张苇思想上也曾出现过动摇,想要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任教。瞿勤看好了张苇的发展潜力,怎么能轻易放他走?他千方百计地做家属的工作,多次语重心长地说:“张苇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不能当个教授就封顶,基地才是实现他梦想的广阔舞台。”最后,张苇留下了,并且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基地,这一点得到很多同行的共识。近年来,基地不仅与清华大学、西安电子技术大学等相关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合作,还担负着空军的相关人才培养和试点工作。针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基地还会制定针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帮助人才成长。

“作为领导,不但要考虑团队的现在,更要考虑团队的未来。不管你今后在不在这里,无论是大单位还是小单位,都必须要把人才当做基础性的长远的工作来做。”瞿勤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

团队是成长的沃土

朝气蓬勃的中国无人靶机团队正在创造着新的辉煌。

“所有的成就与贡献,我想都应该属于我们整个团队。我个人只是这些优秀成果产生的土壤的组成部分。”采访中,瞿勤反复这样说。他看重团队的力量,更庆幸自己生活在一支优秀的团队中间。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带领无人机团队走过荆棘,跨过坎坷,瞿勤却决口不提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事迹,反而向记者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无人机团队。

“赵煦院士是我们团队的领头羊。多年来,他先后主持研制了以某新型无人机为代表的多型无人机,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开辟了我国无人机事业发展的道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影响和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带出了一支无人机团队。他对我们的影响渗透到技术思路、意志品质、为人处事等等多个方面。”谈起赵煦院士,瞿勤满怀敬意。随后,他又兴致勃勃地谈起基地的行政指挥官唐其正、王义生等。他说,他们在团队的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等方面思路清晰,领导有方,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实,我们团队还有很多优秀的代表。”瞿勤娓娓道来。

——滕忠民,1967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长期从事无人机技术研究工作。在特殊功能无人机研制中,他不顾近六旬的年龄,奔波于科研院所、工厂和基地之间,奔波于研制生产第一线,督促检查研制、生产、试验工作。由于年龄比较大,还经常奔波在外,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几次病倒。但是,只要一有好转,他就立刻开始工作。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工作态度,成为了团队的榜样和精神动力。2007年,由于长期劳累因病在上海逝世。

——周红军,无人机试飞大队长。每次新机型试飞过程中,都是他担任试滑任务。每一个机型都需要上百次滑行,需要承担上百次的风险。但是,他从来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地承担着,奉献着。

——刘太雄,四川人,原为无人机机务骨干、三级士官。2004年12月27日,在一次执行飞机吊装任务时,因吊装飞机的前后捆绑钢索长短不一,受力不均衡,加之机身前后两根钢索套进挂钩时未用卡箍紧固,尾部钢索从吊车挂钩中突然滑出,飞机失去平衡,尾部迅速向左摆动下坠,不幸导致三级伤残。而当时,他的妻子正身怀六甲,直至孩子出世后才得知这样的噩耗。

大漠深处练精兵,瞿勤永远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

基地这样的事迹多得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基地的日子,我们忘记了自然环境的荒凉,忘记了气候的恶劣,在内心深处汩汩流淌的是瞿勤和无人机团队在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质朴情感,奉献精神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敢将赤诚献长空

很多人问过瞿勤:“现在从技术转做管理了,心里有没有遗憾?”瞿勤总是微笑着回答:“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2003年底,瞿勤被任命担任基地副部队长,一干就是8年。尽管没了技术职称,但无论在什么岗位,瞿勤奉献给国家的都是一腔的赤诚。

当时,整合后的基地百端待发,任务繁重,而人员和组织结构又都是新组建的,甚至办公场地也是借用下级单位的,瞿勤的工作面临着很多难题。但是,越是难就越要上,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大家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一件件事情落到了实处。等一切转入正轨,瞿勤才发现,由于长期劳累,他整个人都消瘦了,血压也偏低,身体已经向他敲起了警钟。

现在瞿勤依然忙碌,主要工作除了常规的武器装备的试验和部队的训练,他还要抓试验专用装备的管理,武器装备试验的评定。而且,他还肩负保密安全的重任。他告诉我们,自己做好这些工作的秘诀是看准形势,根据国家和部队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打好提前量。

“信息化条件下全要素的体系的作战效能评估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地加强同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承担起空军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和使命。”瞿勤如是说。

催人奋进,是瞿勤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的描述。事实上,他已经着手做了大量的前瞻性工作,包括信息化管理、信息安全、试验保密安全等工作。

“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必然。今后的作战,谁掌握了信息化,谁就容易克敌制胜。如果信息化建设不往前推,我们的先进的基地是不可能建成的。”瞿勤坚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我坚信赵煦院士教给我的那些信条,一是要敢想,二是要敢于实践。我还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瞿勤如是说。

蓝天砺剑啸长空,大漠豪情酬壮志。采访结束,笔者蓦然想起挂在瞿勤办公室的那幅字:忠诚、勇敢、善战、使命、责任、奉献。面向未来,这十二字箴言将鼓舞瞿勤继续书写大漠练兵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研制基地工作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不工作,爽飞了?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选工作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