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击长空

2011-11-04于银花

中国石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中原油田二厂刘伟

□本刊记者 于银花

鹰击长空

□本刊记者 于银花

初识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厂长刘伟的人都很难猜到他的实际年龄。由于长年操心劳神、时常思索,他的面容犹如地层的褶皱一般,看上去与37岁年龄不相符。刘伟是地道的油田子弟,从小对油田生产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写下了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1995年,他又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为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他保留入学资格,义无反顾地选择到中原油田去尝试、去探索,首先去的就是地下异常复杂的采油三厂马寨油矿采油队。

知识引领未来

两年的基层学习与实践,让刘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与差距。他干过采油工、资料员、地质技术员等一线工种和岗位,在渐渐深入“迷宫”般的地下油藏研究的同时,他碰到许多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1997年5月的一天,刘伟向厂领

导说出了自己考虑许久的心声,他想带着这些问题去读研究生,去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寻求答案。

那年7月,刘伟怀揣油田领导的期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再次踏入了中国石油大学。他一头扎入地质基础研究领域之中,并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技术前沿的基础上,掌握了一整套油藏综合研究技术。2000年,即将研究生毕业之际,当时有不少在壳牌、斯伦贝谢等国际石油大公司工作的同学极力劝他说:“到我们这里来吧,工作轻松,收入也高,别回你那个‘乡下’了。”也有不少国内企业以优厚的待遇想聘任他。对于这样的关心和机遇,刘伟只是会心地一笑,因为他心里始终盛装的是中原油田那些未解的难题……

实践见证成绩

2000年6月,刘伟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他熟悉的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并担任地质大队油藏综合研究室主任。他带领地质技术人员投入到忘我的工作当中,开展了一系列油藏精细描述等基础研究工作,使剩余油研究实现了从定性向定量化转变。同时,他提出的储层反演及横向预测技术等5项技术应用都填补了采油三厂地质研究的空白,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一年后,刘伟担任了采油三厂地质大队副大队长。两年后,他走上了地质研究所所长、厂副总地质师工作岗位。2005年6月被聘任为副厂长兼总地质师。其间,他利用所学知识,研究和开发治理了采油三厂所有主力油藏,有80%以上的油藏通过治理实现了高效开发,使采油三厂油田整体达到Ⅰ类开发水平。

刘伟带领地质技术人员攻克了油田构造复杂程度居国内复杂断块油田首列的文明寨油田产量下滑的难题,其开发经验在总部进行了技术交流,文明寨油田一举获得了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称号,采油三厂成为中原油田唯一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石化“红旗采油厂”的企业。

2007年,刘伟又迎来了事业的高峰。经过几年的钻研,这一年,他创新思维,在中生界(红层)砂岩裂缝油藏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落实含油面积6.1平方公里,新增可动用地质储量169万吨,这也是中原油田开发史上在中生界的首次突破。

创造稳产奇迹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2007年3月初,刘伟受命到采油二厂担任副厂长,主抓地质开发工作。当时,采油二厂的产量连续8年处于下滑趋势,开发形势非,此时放弃采油三厂已经驾轻地质开发工作,重新去面对一极其复杂、井筒损坏异常严重、量缺乏、开发难度大的濮城油田,这对刘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来到二厂的第一年,他埋头于“地宫”查资料、看曲线,深入生产现场录资料、观动态,阅遍了濮城油田各个油藏的历史资料,掌握了每个区块的单井生产情况,他对濮城油田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

2008年2月,年仅34岁的他事业更上一层楼,被任命为采油二厂厂长,成为中原油田历史上最年轻的处级领导干部。“他行吗?”曾有人质疑,认为他虽然在地质技术上有过骄人的成绩,但是管理好中原油田第一大采油厂,他具备这样的优势和能力吗?

“挑战采收率、挑战低渗透、挑战自然递减、挑战稳产”。这是刘伟的目标,也是他对油田领导作出的庄严承诺。

“放心大胆地干吧,我们支持你,有什么困难你直接说!”面对组织上的信任和油田领导的鼓励,刘伟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经过深思熟虑,刘伟提出濮城油田“三步走”的开发思路。第一年,强化以精细注水为中心的井组注采管理,提高小层储量动用程度,增强单井稳产基础。第二年,以“三年治理一遍”为原则,在做好油藏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强化重点油藏综合治理,对油藏进行精细挖潜,提高油藏开发管理水平。第三年,强化濮城油田周边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储量,提高储量动用,增加油田产能。

工夫不负有心人。三年来,采油二厂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让当初曾质疑过刘伟管理能力的人心服口服,由衷地赞叹到: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小胜为大胜!”这是刘伟经常说的一句话。去年,采油二厂各项工作均走在了中原油田的前列。同时,一举甩掉了产量下滑达10年之久的欠产帽子,全面完成了油气生产经营任务,当年实现盈利6700多万元。

踏上新的征程

进入“十二五”的第一年,容不得刘伟有片刻懈怠,新的形势和任务又摆在了他的面前。油田要求采油二厂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天然气商品量同比日增1万立方米,可操作成本大幅压缩,上缴利润1.33亿元。对此,成竹在胸的刘伟是这样说的:“采油二厂目前的采收率是35%,而储层条件相近的胜利油田采收率为40%,我们的远景潜力目标应确立在42%以上,目前稳产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提速上产。”现已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矿床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刘伟,开始强化滚动增储研究,力争在濮城油田的外围、边部、接合部寻找储量接替资源。

37岁的刘伟,正值风华正茂的事业黄金期,也如一只已经具备了卓越能力的雄鹰,翱翔长空,猎取他人生新的更高目标。

刘伟向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成员介绍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工作情况。

(图片提供 于银花)

通讯员 梁铁强

猜你喜欢

中原油田二厂刘伟
中原油田:“我们挺爷们的”
二厂汽水
打造气田高质量发展样板
For the fish
刘伟误交损友
刘伟(刘冠儒)
从“二厂”的全世界路过
且行且珍惜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