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1-11-03余小昕裴文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4期
关键词:借书电子标签标签

余小昕 裴文莲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1 前言

随着国际互联网日益广泛的应用,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mail、多媒体信息的传递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影响着在各个城市或高校的图书馆的运行,以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应用为基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由于需求对象的不同,两者还将长期共存、相互补充和交互发展。条形码技术在图书馆馆藏书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却受到无线视频技术(RFID)的强有力挑战。目前,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如美国、日本等地的一些图书馆都已经采用了RFID系统进行图书馆的管理。本文将主要介绍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的应用分析。

2 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

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0至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正在成为现实。

3 RFID技术的概念描述[2]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和很多应答器组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4 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6]

4.1 借阅过程

门禁系统通过将RFID阅读器整合在内,让图书馆防盗工作更容易处理。当读者带有内嵌无源标签的读者卡进入时,阅读器会自动识别该卡,使读者能顺利进入借阅区;若读者没有读者卡或持有非法读者卡进入时,系统启动报警程序,阻止非法读者进入。借书时,读者把自己的读者卡和需借的图书放到自助借书机上,就可以自助完成借书过程。当读者带出未经处理的图书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另外还可为读者卡设置密码,这样就不会出现图书错借的情况,即使读者卡丢失,他人也无法利用此卡再借图书,保护了读者利益。

4.2 还书过程

读者可在任何时间还书,还书工作更加简化,只需将欲还的图书放到自助还书机内就可完成还书过程。这大大节约了读者还书时间,降低了馆员的工作量,既方便了读者,又符合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需要。

4.3 分编过程

在图书分编台上,工作人员可以完成标签制作、粘贴标签的工作。利用RFID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型环境:通过层标、室标、架标、书标以及读者借阅证上的标签等,在整个图书馆形成一个RFID接收和发射的环境。图书一旦贴上了标签就确定了位置。分检工作也脱离了机械与

枯燥的困扰。

4.4 图书盘点上架过程

通过手持式阅读机,可以一次读取多个标签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让错架的图书能很快被发现,使得图书保持在应在的位置,提高读者借阅效率。工作人员在进行书籍上架时,可以经由存储在标签之中或后台数据库中的位置信息,很方便地找到流通介质需要归架的位置。

4.5 检索过程

通过自助服务系统,读者可按照书名、作者名等方式查询图书。系统将显示该图书的馆藏情况、借阅频率、所处的楼层和书架的位置,使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读者还可以查询自己目前的借阅情况,借阅过程将变得方便快捷。

5 不同识别技术的比较

现有图书馆的管理广泛使用条形码和磁条识别技术,前者主要用于图书识别和图书管理;后者则经常用于安全管理,如library门禁。与它们相比RFID有很多优点,如下表1[5]所示:

表1 磁条、条形码与RFID的比较

从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出RFID的一些缺点,如没有完备的IOS标准,而且标签成本比较高。

6 RFID的优势及阻碍因素

6.1 RFID的优势在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的具体应用中体现出来了,总结如下:

a.避免了长时间查找后才发现没有的情况--读者可通过自助服务系统提前了解想借书目的一系列情况;还可以通过简要目录了解该书的大致内容,从而判断是不是自己想借的那本,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b.避免了麻烦的找书、排队借书和还书的过程--读者可通过自助借书机、还书机来自行完成;

c.保证了读者的财产安全--每个读者进馆时不可能都两手空空,那么怎样管理他们的物品呢?如果分别给他们的物品贴上RFID标签,就可以防止被盗的情况了;

d.可以为盲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6.2 RFID标签用于图书管理是存在问题的,一个是本身的技术缺点,一个是成本问题,还有就是安全问题和失业问题等

a.技术缺点--RFID读写器对标签的识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无论低频、高频还是微波方式,RFID读写器都容易受到水、湿度和金属等影响。

b.成本问题--读写器的价格虽然不菲,但由于数量较少,占总成本的比例不大,主要是标签的数量巨大,成本增加较为可观。

c.安全问题--RFID标签是贴在书籍上的,与磁条相比,隐蔽性较差,很容易被发现并撕毁,要能"植入"书中就好了。

d.失业问题--随着RFID技术逐步进入图书馆,原来多数由人工完成的工作将进一步由RFID所取代,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一部分人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结束语

"技术一流,管理先进,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现代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引进RFID系统后,读者才真正成为图书馆的主体,图书馆的业务部门也面临重组,从过去的以图书为中心转变成以读者为中心。随着时间的增长,RFID技术会更加成熟,成本也会逐渐下降,它将给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次质的飞跃。

[1]The Business Valu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Microsoft Corporation,2006.

[2]宁焕生,张彦.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钱红.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前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3).

[4]颜磊,崔艮艮.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实现[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9(4).

猜你喜欢

借书电子标签标签
图图借书
借书去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借书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图图借书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