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2011-11-02王海英
王海英,唐 佶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装甲兵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117)
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王海英1,唐 佶2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装甲兵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117)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是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必然结果。个体的心理问题并不仅仅来自于个体内部,而是由于个体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在制定灾后心理救助方案时,应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相互镶嵌的整体系统入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助于个体心理重建的社会支持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随时发生。这些灾害所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会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或心理创伤。W HO的调查显示,约20%—40%的人在灾害之后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救助,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30%一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救助会使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害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心理疾病[1]。灾害也可能会对个体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有学者曾对1999年台湾大地震中6 412名房屋被毁者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两年之后20.9%的被试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39.8%的被试出现了临床心理症状[2]。在唐山地震20周年时,有人曾以经历过地震的1 813人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22.1%的人常控制不住回想受打击的经历,情绪容易紧张焦虑甚至失眠;在1 813人中,远期精神病患者114名,其中焦虑症48人,强迫症14人,神经衰弱症18人,恐怖症5人[3]。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灾害对受灾个体心理的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灾后心理救助。在灾后心理救助中,主要涉及建设心理救助法制、建立组织管理体制、筛选心理救助人员和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制定心理救助方案是灾后心理救助的支柱和技术核心,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灾后心理救助有效性的基础。灾害与一般的日常事件不一样,它对人心理的伤害极大。日常的心理疏导或干预方案不完全适应于灾害。而灾害的不可预见性、不可比拟性和不可控制性,也使心理救助方案具有特殊性。但我国灾害心理学发展较慢,较不完善,影响了灾害后心理救助具体方案或预案的制定。
一、灾后心理救助方案的现存问题
所谓灾后心理救助方案,是指灾难发生后,为了让受灾个体的心理创伤尽快恢复所制定的救助方案。其面对的主要对象包括伤残者、生还者、丧亲者、救助者和目击者。目标是通过降低受灾个体的心理创伤程度,激发内在潜能,提高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其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个体心理的顺利重建。
在我国,目前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现实问题。首先,现有灾后心理救助方案的救助对象针对性不强。我国的灾后心理救助始于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目前在救助对象上所考虑到的只是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的区别。但灾害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灾难,不同的个体其心理、行为反应千差万别。这是由于影响灾后个体心理反应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错综复杂地交互作用的结果[4]。这些因素会减少或促进灾后心理创伤发生,甚至影响心理干预的效果。因此,在制定心理救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受灾个体的差异性,要深入探讨灾后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其次,现有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制定的非系统性。具体表现为针对受灾个体进行直接的心理疏导,就问题论问题。灾害发生后,一些心理救助人员把关注点放在了受灾个体上,把重心放在了对受灾个体采取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上,这无可厚非。但灾后个体的心理反应是建立在灾害、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心理救助也应结合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协同进行。最后,现有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实施的单一性。具体表现为采取某一种具体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目前,针对灾后心理救助,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受灾个体的心理重建和人格重塑。但事实上,灾后的心理救助已经超出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范畴,属于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层面的相互协调、协同参与,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救助系统,属于社会救助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灾后的心理救助方案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或方案,还需要统一的管理、一定的立法保障、丰富的资金支持和匹配的专业队伍。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由于现有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存在着上述三个明显的问题,这使灾后心理救助的有效性和实施性不强。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发现,站在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制定灾后心理救助方案会考虑到这几个问题。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是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必然结果。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用行为系统(behavio r system s)意指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也是由内到外)分别是微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以及宏系统(macrosystem)[5]。这四个层次的分类是根据行为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的,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直接到间接。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共同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同心圆[6]。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另外一个系统,并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这启发我们,个体的心理问题并不仅仅来自于个体内部,而是由于个体所在的“学校、家庭、社区、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灾后个体心理救助的方案也应从“个体、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相互镶嵌的整体系统入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助于个体心理重建的社会支持系统。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依据当前的实际,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见图1):
图1 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一)微系统层次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在个体微观的社会系统中,家庭的帮助与支持是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因素。对于家庭中的子女而言,父母不仅为其提供了物质方面的支持,而且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和情感上的抚慰,这会使经历灾害的子女更快地从阴霾中走出。对于家庭中的成人而言,灾害也同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平时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协调,此时家庭内的冲突就会更加明显、更加频繁地出现。因此,灾后心理救助要尽量使家庭系统达到最佳整合,使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创设融洽的家庭氛围。在灾害发生后,家庭成员的情绪和关系对个体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比灾害本身的影响还要大,因此要避免强烈的消极情绪的相互传染,要采取合理的抚慰方式。具体表现为:夫妻双方彼此相爱,理智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关心子女情感的变化,丰富家庭的业余生活,使家庭成员彼此间达到心理上的相容和情感上的支持,从而有助于个体心理的顺利重建。其次,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派特逊(Patterson)认为,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子女发展出良好的行为[7]。灾害发生后,父母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平等地与子女进行交流,这样子女才会把此次灾害对自己的影响向父母进行开放,这一方面使父母了解了子女的感受,对其不适当和不成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使子女找到了宣泄的途径,从而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确立适当的父母期望。父母的期望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促进和激励作用。但期望必须以符合子女当前的现实状况为前提。当子女亲身经历灾害,亲眼目睹房屋倒塌、同伴离开,必然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生活产生影响。因此,父母此时要设立合理的期望值。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子女,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灾后心理救助最先系统展开的地方,它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对受灾学生进行心理救助。首先,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学校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一方面对有需要的学生采用粘贴画疗法、沙盘疗法和支持疗法等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剧、危机事件压力管理等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受灾学生进行团体干预,以减轻灾难带来的心理压力[8]。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自救课程。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增加或继续进行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或自救课程。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在面对突发灾害时如何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灾害对其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后,整合学校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有效的学校支持系统应是学校所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它不能仅是依靠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更应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各灾区学校要努力探索心理救助校本化模式,积极探索心理救助长效机制,全方位开展灾后心理自救工作,使心理救助工作实现常态化。此外,灾后学校要建立校园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灾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学生,如果通过学校的力量不能进行有效地疏导和矫治,就要立刻转介到其他心理治疗机构,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二)中系统层次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在中观的社会系统中,主要体现为加强家园、家校之间的联系。SAP(student assistance p rogram)是学生帮助计划的简称,是国外一种比较有借鉴意义的长期学生救助模式,其目标和结构是以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员工帮助计划(emp loyee assistance p rogram)为蓝本而制定的[9]。依据SAP,要想让学生的心理能够顺利重建,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救助的计划。首先,由于灾区学校的家长分布比较零散、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校要适时地给受灾学生的家长进行一些相关的讲座,使家长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评估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及子女的心理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家长要向学校提供其子女在家的相关信息。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子女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转介给学校内的心理辅导教师。子女在家庭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提供的信息对于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状况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家长需要配合心理救助的计划,提供自己所知的信息。同时,校内的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讨论收集的信息,共同制订帮助子女的计划。最后,让家长作为监护人,与教师一起共同为子女的成长负责。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家长有权知道针对子女的一些心理救助计划。让家长参与学生计划的所有阶段,强调家长的决策角色和责任,这对他们子女的教育以及成功解决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培养体系,才能让各个系统相互影响并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这不仅会超过每个系统的个体作用,而且会更大程度地促进其整体系统的功能完善。
(三)外系统层次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灾后个体的心理重建,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社区的所有工作人员也经历了这场灾害,所以他们和社区内的居民会有相同的需要,会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会形成较强的群体凝聚力。目前在英国,社区照顾的对象主要是三种人:一是老年人;二是青少年;三是残疾人[10]。这三类群体,是灾害发生时的弱势群体,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他们虽然在家园重建方面能做到的很少,但社区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环境,对他们的心理重建具有积极的作用。社区对灾后个体心理救助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社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宣传栏、图片展等途径,向本区居民宣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不再把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心理疏导等同于心理治疗的同时,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灾难,从而降低灾后创伤性应激障碍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社区要尽可能地为居民提供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组织读书竞赛、开展球类运动、棋类比赛、文艺演出等社区文化活动,满足本区居民的学习、休闲、娱乐需要,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释放能量,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三是建立特殊人群的管理档案。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性地开展走访、调查,掌握本辖区内特殊心理状况的居民,为他们建立全面、准确、详细的管理档案,并根据其行为的变化定期更新,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四是制定综合帮扶措施。在社区开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动,选择一些性格开朗、心态乐观的居民,让他们和特殊人群更多地交流和沟通,使这些特殊人群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得以好转。此外,社区中也应该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本区居民的心理疏导工作。
(四)宏系统层次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在宏观的社会系统中,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一系列的大众传播媒介。首先,政府部门要在思想上重视灾后个体的心理重建工作,要意识到个体的心理重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文件指导灾后心理重建。在美国,官方灾难心理卫生服务(Disaster Mental Health Service)被列入联邦紧急事务应对预案(FRP),在发生国家紧急事件时,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紧急启动该计划进行灾后管理重建工作[11]。我国于2008年6月8日发布的第526号国务院令《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第二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五条都提到心理救助工作,这使灾后心理重建工作有法可循。其次,要在受灾地区建立一系列的灾后心理干预组织。这些组织要能够提供持续的专业人员帮助灾后心理重建。在2001年911事件中,美国建立了家庭救助中心(FAC)和公共心理健康反应联合体(M HRC)两个组织,前者是为失踪和已故的人的家属提供干预,这些干预是非指导性的、非结构化的情感支持。后者是为军方、美国红十字会、当地心理健康机构和其他机构提供网络与信息交流的机会[12-13]。最后,要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向受灾群众提供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降低群众的恐惧心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在汶川地震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社会播出一套名为“与你同心——灾后心理救助行动”的广播节目,国内外的心理辅导专家通过这个渠道为灾区群众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
三、小 结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具有适应性自我组织原则。当遇到外界刺激时,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重组,对内在的紧张和不平衡状态作出反应,即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能力。一旦个体的心理平衡受到破坏,系统就会积极调动自身的能力进行调节,从而使个体的不平衡状态得以改变。但个体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即“生态阈限”。一旦超过此限度,系统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恢复平衡时,个体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和产生心理疾病。灾害发生时,个体面临着周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外在力量的帮助来使自身达到平衡,所以,此时期适时的心理救助是非常重要的。但现有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忽略了个体生活的生态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问题形成和疏导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心理问题形成的复杂机制,夸大了单纯、专业的心理干预在心理疏导过程中的作用,这使灾后心理救助实施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在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不但强调了个体内部各水平及水平间的交互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了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播媒介这些对个体心理救助重要且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能够利用各自生态环境的优势,给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有利资源,帮助其心理的顺利重建。
[1]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Dependenc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Mental Health in Emergencies: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Health of Populations Exposed to Extreme Stressors,WHO,2003:2.
[2]Chen C,Tan H,Liao L.long-term psychological outcome of 1999 Taiw an earthquake survivors:a survey of a high-risk samp le w ith p roperty damage[J].Comp rehensive Psychiatry,2007,48(3):269-275.
[3]林虹萍.论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5-8.
[4]刘秀丽,王鹰.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137.
[5]Bronfenbrenner U,Ceci S.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A bioecologicalmodel[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 :568-586.
[6]Bronfenbrenner U.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a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Research perspectiv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6,22:723-742.
[7]Patterson G R.A social learning app roach to family intervention[J].Coercive fam ily p rocess,1982(2):3.
[8]王海英,唐佶.灾后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8-141.
[9]Veeser I,Biakemore W.Student A ssistance Program:A new app roach fo r student success in addressing behavio ral health and life events[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06,54(6):377-381.
[10]刘乐.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3:178-180.
[11]陈雪峰,王日出,刘正奎.灾后心理救助的组织与实施[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499-504.
[12]Huleatt W J.Pentagon family assistance center interagency mental health collaboration and response[J].MilitaryMedicine,2002,167:68-70.
[13]Dodgen D.Coordinating a local response to a national tragedy:Community mental health in Washington DC after the Pentagon attack[J].Military Medicine,2002,167:87-89.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Program in the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ories
WANG Hai-Ying1,TANGJi2
(1.College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ique,A rmor Forced Technique Institute,Changchun 130117,China)
It was recognized by Ecological System Theories that individual changes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adaptability adjustment.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p roblem s no t only come f rom individuals'internality,but because of the imbalances of individual ecological system.Therefore,to establish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 rt system,we should start from micro-system,mesosystem,exosystem and macrosystem of these fourmutualoverall system w hen making the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p rogram.
Ecological System Theo ries;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Program
B845.67
A
1001-6201(2011)04-0177-04
2011-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CBA 080234);东北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NENU-SKD2009)
王海英(1975-),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唐佶(1975-),男,吉林长春人,装甲兵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何宏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