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业应对“十二五”开局之考

2011-11-02

当代贵州 2011年6期
关键词:十二五贵州农民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贵州农业应对“十二五”开局之考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国农村工作作出部署。在这样的形势下,贵州“三农”工作有何新举措、新布局?

“十二五”期间是贵州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图为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福成在基层调研。(贵州省农委供图)

2011年农业工作有哪些重点,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指明了方向。

会议提出了2011年农业工作的六大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会议还特别强调“应大兴水利强基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贵州农业面临着“新的考验”。 对此,本刊专访了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福成。

如何“水利强基”使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201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不仅给贵州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影响,更暴露出贵州农业连年增收的背后是“基础依然薄弱”,抗自然风险能力不足。

刘福成认为,我省农业基础设施现在是“吃老本”,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方面,主要靠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水利建设高峰期留下的“底子”。“改革开放之初,我省旱涝保守的农田为人均0.38亩左右,而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也不过是0.58亩,旱灾暴露出“这一数字并不高”。

在刘福成看来,强化水利设施建设,不但是对“中央部署”的回应,更是贵州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不但要重视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应一如既往地支持‘小水塘’、‘小水窖’等的建设,而且要‘抓大不放小’;要考虑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刘福成说。

如何“强农惠农”使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过去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刘福成说,尤其是2007至2009年,连续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8%,超过同期全国平均增幅,是1986年以来农民增收最为显著的阶段。

“但农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8.3%,占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4%,差距分别比2000年拉大2.7个、3.4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这是贵州农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之一。”刘福成介绍说,今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惠农强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将成为做好“三农”工作——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的着力点。

如何“稳定发展”使农业基础地位更强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对农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欠发达的贵州,只有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才能实现农业“稳定发展”。

刘福成认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首先是要在保障供给上做到稳靠,要切实增加投入,保护和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十二五”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是,要在物质技术装备建设上做到稳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机化、农产品市场、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最后则要在土地流转上做到稳妥。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等。

如何“快速发展”使贵州赶超全国水平

近年来,我省农业主要指标与全国相比不断拉大,原因是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传统粗放,必须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示范带动,引领发展,创先争优,追比进位。

“今后贵州农业的发展,需要三个‘快’。”刘福成说。

谋划安排要“快”。 抓紧制定“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产业规划;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意见》,多渠道争取项目,扩大投资,支撑发展;尽早启动一批新项目,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产业推进要“快”。充分发挥大项目、大龙头、大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抓加工、抓基地、促销售、保安全,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工作节奏要“快”。据了解,省农委已做出承诺,加快办文办事节奏,一般来文当天办结,有时限要求的减半办结;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手续齐全立刻办、手续不齐指导办、急事要事加班办;及时下达资金,对省级财政预算内农业项目资金,在预算批复后,由原6月底下达60%提早到6月底基本下达完毕;对中央安排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由原15个工作日缩减到5个工作日内下达。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

在刘福成看来,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重点在五个方面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要促进农产品生产由注重粮食增长向粮经并举、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转变;其次是,要促进农业发展由传统粗放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然后是,要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最后则是,要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实现农业发展动力、活力和后劲增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确保“十二五”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此外,刘福成还强调 “要把群众事情服务好”, 从小事、具体事抓起,真心实意为群众为基层服务。着力解决纪律松、态度差、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实行公开承诺、开展“四帮四促”、“十大民生工程”等措施,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围绕群众、围绕发展、围绕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指导,加强协调,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切实解决农户、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链接〉〉

A、数字解读“十一五”贵州农业发展成绩

3005.41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5.41元,比2005年增加1128.65元。

1168.3万吨:到目前,我省粮食产量已成功实现连续七年丰收,2009年达到1168.3万吨的历史新高。

550.27亿元:2009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550.27亿元,比2005年增加181.34亿元,年均增长4.75%。

301.77亿元: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不含烟酒)301.77亿元,年均增长19.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

4.7亿元:“十一五”期间,贵州投入农业科技经费4.7亿元,是“十五”的3倍,新建农业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农业科技园区7个。

B.数字解读“十二五”贵州农业发展目标

1000万只羊、1000万只牛:畜牧业重点实施好“1000万只肉羊工程”和“1000万头肉牛工程”等项目,提高牛羊在畜牧业中的比重和草地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

1100万亩、1800万亩、500万亩、300万亩:马铃薯种植扩大面积到1100万亩,建设成为南方马铃薯产业强省;蔬菜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努力将面积增加到1800万亩;力争茶园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果业走精品道路,将逐步达到果园面积300万亩。

5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集约化水平,力争“十二五”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000个,带动农户150万户。

50万户: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农村能源、清洁工程建设等工作,全省规划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万户。

230亿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观光农业示范点100个,实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总收入突破230 亿元。

15%增长:重点抓好粮油、果菜、茶药、肉类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90%覆盖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将覆盖全省所有县和90%的乡镇。

(编辑/张玲玉)

猜你喜欢

十二五贵州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贵州,有多美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古驿道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