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魅力、有潜力、有希望
——赵克志谈如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011-11-02赵宇飞筑李
■ 文/本刊记者 赵宇飞 李 筑李 盈
贵州有魅力、有潜力、有希望
——赵克志谈如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文/本刊记者 赵宇飞 李 筑李 盈
编者按:1月1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在贵阳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当代贵州》等省主要媒体的联合采访,向记者介绍了贵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并就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扶贫开发、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谈了看法。
赵克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制约贵州发展的不仅是发展条件,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只要各级干部的眼界一宽、思路一宽,发展的路子就会拓宽,贵州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空间。图为赵克志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敬一丹采访。 (本刊记者 黄晓青/摄)
贵州发展会有很大空间
记者:赵省长您好!您到贵州工作之前来过贵州吗?来之前您对贵州有多少了解?从8月份就任到现在近五个月的时间,您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贵州这片土地呢?
赵克志:我是8月20日和栗战书同志一起到贵州的,这是我第一次到贵州。应该说之前对贵州了解不是太多,知道贵州有遵义会议,是长征经过的地方和中国革命转折的地方;再一个印象是贵州有大山,有黄果树瀑布,少数民族比较多;还有就是感觉这里的经济发展可能比较滞后。
到贵州工作近五个月,为了尽快熟悉省情,我抽出一切可能的时间,到了全省9个市州地调查研究,已经跑了50个县,看了很多厂矿、村庄和农户,对贵州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觉得贵州生态环境好,到贵州工作有信心。我记得刚到贵州工作不久,战书同志带领我们到遵义调研,在路上我看到上面是青山,下面是绿水,农民新改造的房子就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白云环抱、炊烟袅袅。当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这个地方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更让我感到光荣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和其他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工作过,我觉得到贵州工作很荣幸。再一个是觉得贵州有自身的优势。一是资源大省。贵州地下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在西南地区储量排在第一位,在全国排第五位。二是旅游资源大省。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果树、荔波、梵净山和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等旅游景区景点,红色旅游发展也很快。三是发展潜力大。制约贵州发展的不仅是发展条件,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只要各级干部的眼界一宽、思路一宽,发展的路子就会拓宽,贵州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空间。
记者:“十一五”刚刚过去,我们看到,贵州同全国一样,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您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过去五年对贵州来讲是怎样的五年,这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的在哪些方面?
赵克志:“十一五”时期是贵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战胜严重困难的五年。过去五年,我省先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五年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沉着应对、顽强拼搏,不仅克服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且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使“十一五”成为贵州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好、社会进步显著、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这五年中可圈可点的事情很多,我觉得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9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6%,人均GDP突破11000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70亿元和534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6倍和1.9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工建设了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成都、重庆等快速铁路,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983公里、在建121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7公里、在建2556公里。建成和开工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新增解决了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五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解决12.4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42.7元和3471.9元,五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3%和9.4%。
记者:您从经济发达省份到一个欠发达省份,反差也很大,比如说您接触的工作方式、这个地方的气氛也很不同,您过来以后的直接感觉是什么?是不是有的时候提到一个说法、说到一个话题时会情不自禁地和山东、江苏比较?
赵克志:我到贵州后的直接感觉,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相比较而言,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高点,贵州的海拔比较高,但在经济发展上还处在低位,是全国人均水平最低的省份。二是产业结构不同。江苏的产业结构是以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为引领的,而贵州的产业结构,农业基本上是半自然经济,工业还处在原材料加工阶段,没有太多深加工。三是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路有一些差别。这也是我感受比较深的。比如说在东部地区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些都已经不是问题了,而贵州有些同志容易把工业化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等同起来,想的不是新型工业化;还有的同志有些担心,容易把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等等。所以,我们要坚持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贵州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记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贵州也及时进行了部署。请问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中央精神、做好贵州工作,总体上有什么考虑?
赵克志: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将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对做好贵州工作的最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在班子建设上,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在工作上把中央要求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特别是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往乡村延伸,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四是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退耕还林、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五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可见“十二五”对贵州发展至关重要。请问赵省长,未来五年贵州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和挑战?
赵克志:尽管这些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分析,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不会慢,兄弟省区市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贵州作为欠发达省份,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当前,全省上下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谋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没有“快”就没有“好”,贵州的科学发展,首先是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有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才能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因此,我省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认真分析把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应该说,我们提出这样一个积极的、强势头、追赶型、跨越式的主基调,是符合“十二五”时期发展需要的,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同时,我省资源丰富,交通等基础条件加快改善,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有利于我们谋求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将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争先进位,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成为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式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成为农业基础显著增强、工业实力快速提升、城镇发展加速推进的时期;成为城乡人民生活改善最为显著的时期。
五个月来,赵克志到50个县进行调查研究,走访慰问了100多户贫困户。图为2010年11月2日,赵克志到六盘水市盘县坪地乡箐口村看望慰问贫困户。 (本刊记者 黄晓青/摄)
记者: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贵州“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机遇期、加速期、攻坚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赵克志:我认为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统一的。机遇期是我们对发展阶段、发展大势的认识和把握,加速期是表示我们在形势和机遇面前所处的态度和推进的力度,攻坚期就是要“攻山头”,解决关键问题,解决突出矛盾,解决瓶颈制约。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才能实现加速发展。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奋力攻坚,破解难题。如果“十二五”这五年的机遇抓住了、用好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能够展宽、眼界能够展宽、路子能够走宽,能够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建设,贵州完全可以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加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边省份的差距。
记者:您刚才说省委确定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请问这个主基调的内涵是什么?提出这个主基调以后,大家呼应的状态怎么样,能共鸣吗?围绕这个主基调,您对抓好未来五年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思路?
赵克志:省委确定的“两加一推”主基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加速发展”,就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在我省视察时指出的“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的要求,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加快转型”,就是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推动跨越”,就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要求,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再经过五年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省委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全省上下非常拥护。大家认为这个主基调抓在了点子上,切中贵州发展的要害,只要坚持这一主基调,紧紧抓住今后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真正跳出自己与自己比进步很大、与兄弟省份相比差距不断拉大的怪圈。
围绕省委确定的主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两大战略”,抓好“三个建设年”活动,实现“六个突破”,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三个大台阶”。两大战略,就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三个建设年活动,就是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六个突破,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发展条件上实现重大突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开发培育主导产业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口素质上实现重大突破;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三个大台阶,就是到2015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确保实现全省生产总值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5%。
记者:您刚才提到“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请问您怎样结合贵州实际来组织好这两大战略的实施?
赵克志:一个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必须有突出的主导战略,这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根本要求。我省工业占比和城镇化率低,是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的过程是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没有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动力。我们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主要考虑是为了增加就业,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群众能够就地、就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不断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就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加快工业产品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配套加工转变,加快工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业产品基地,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就是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形成体系完备、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城镇体系,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区城镇化道路。
记者:现在对于贵州大部分农业人口来说,可能他们最初在广播里、电视里听到工业强省这个说法的时候,一开始还意识不到这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这是跟他们有关系的,对吧?
赵克志:现在老百姓可能还意识不到。贵州工业的发展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能重复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路径。从贵州工业发展的现实路径来看,一个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比如我省的“老干妈”,把农民种植的辣椒进行加工,形成农副产品;又如烤烟生产,通过发展烟叶生产加工,可以带动700万亩烤烟的种植。这些加工业都是可以带动农民致富、让农民直接受益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得到。另一个是发展资源深加工。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磷、铝等资源的深加工,即煤化工、磷化工和铝加工。同时,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只要把这些深加工发展起来、产业园区建立起来,农村青年可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他们就能够切身认识到、感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好处。总之,我们希望通过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的省长,要把您“十二五”的施政思路和蓝图变为现实,您觉得面临的最大制约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赵克志:贵州的发展有两个最大的制约,一是交通、水利瓶颈制约,二是教育和人才的制约。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用一个五年的时间解决交通、水利瓶颈问题,再用两个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基本解决教育、人才问题。交通、水利方面,规划五年新增铁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达到4500公里。进一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强水利建设,新增70亿方供水能力,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教育、人才方面,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二是调整教育结构、突出贵州特色。我们将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着力突破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学入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63%和27%。
这是一个警告,他得背起包袱,一瘸一拐地向前走;至于到哪儿去,他可不知道。他既不关心小棍子地,也不关心比尔和狄斯河边那条翻过来的独木舟下的地窖。他完全给“吃”这个词儿管住了。他饿疯了。他根本不管他走的是什么路,只要能走出这个谷底就成。他在湿雪里摸索着,走到湿漉漉的沼地浆果那儿,接着又一面连根拔着灯心草,一面试探着前进。不过这东西既没有味,又不能把肚子填饱。
记者:“十二五”贵州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请问2011年如何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赵克志:今年既是新一轮十年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我们党建党9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意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我们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我们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切实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促转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大战略”。坚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工业。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三是坚定不移地强“三农”、增收入。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开发扶贫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坚定不移地惠民生、保稳定。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努力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解决群众问题
记者:一个地方形成一个惯性,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要改变也不容易。当您在工作中感觉到这个地方的节奏有点慢的时候,您怎么让这个节奏快起来呢?
赵克志:如你所说,在工作中我感到,我省一些干部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还存在不足。比如,安于现状,不够灵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争取国家支持不够;扶贫政策用得好,发展政策用得不够;一些干部观念旧,作风漂浮,慵懒散问题突出,工作节奏慢,工作效率低等。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建设的力度,决定加速发展的速度、加快转型的深度、推动跨越的强度。我认为,要使我们的工作节奏更快一点、使干部的工作作风加快转变,就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环境建设、作风建设、项目建设”三个建设年活动,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好地解决工作节奏、工作作风和政府效率问题。特别是加大治庸治懒治散的力度,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也包括我自己,要率先垂范、带头实干,把工作先做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加快发展步伐。
举个例子来说,这次我省抗击低温凝冻灾害的实践说明,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进取、措施上应对得当,我们的干部完全可以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增强工作主动性。今年1月初我省受到了低温凝冻灾害,我们全力以赴保畅通、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保证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这主要得益于三条: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见事早、部署得早、行动得比较快。去年12月31日开始降雨降温,省委栗战书书记1月1日作出批示,我省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门1月1日立即行动起来,应对低温凝冻。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有2008年抗凝冻的经验,比如,我们采取高速公路低速运行等方式,保障了全省交通通畅。二是组织动员比较充分。全省各级干部迅速投入到抗灾救灾中,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次在凝冻灾害期间,我省一度有57个乡镇停电,当天就恢复了40个,从1日到10日,全省供电量比去年同期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增长了11%。三是在抗凝冻期间,宣传报道工作做得比较好,正确引导舆论,保持了社会稳定。由此可见,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是能够经受住考验、能够打硬仗的。我们相信,经过两三年的努力,随着各级干部文化素质的提升、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加强,我们能够带出一支行动比较快、作风比较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够使贵州的发展有大的提升,能够使贵州的面貌有大的变化。这一点,战书同志和我充满信心。
赵克志:最触动我的有四个问题:一是口粮问题。从全省来讲,近几年我省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产量在1150万吨左右,粮食供应是有保障的。但由于我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适宜种粮的耕地面积比较少,加上人口出生率比较高,仍有极少部分低保户存在季节性缺粮的问题。比如我在黔东南州一个乡看望了一家低保户,家里有9口人,种2亩地,我问老乡,他说粮食不够吃。所以,今年我们要办的一件事,对农村低保人群,要建立基本口粮保证制度,保证低保人口的基本口粮供应。二是农村住房问题。我省农村危旧房屋比较多,特别是大山里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比较差。据统计,全省共有192万户农村危房,经过2008年以来的改造,目前还有132万户需要改造。三是水的问题。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这是制约老百姓生活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过去几年,我省高度重视解决水的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去年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达到94亿元,比上年增加38.8亿元。然而,由于水利建设欠账较多,目前全省还有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四是路的问题。贵州是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山高谷深,公路技术标准和通达深度低、通行能力差。特别是广大乡村交通问题非常突出,目前全省还有70%的建制村和3%的乡镇没有通油路。
我长期在东部地区工作,到贵州工作后,经过这几个月的走访调研,切身感受到了西部地区困难,西部的农村、农民更困难。每次到农村调研,看到群众收入还很低、生活困难,我的心情都十分沉重。我总在想,党和人民把一个4000万人口省份的领导责任放到我们肩上,我们必须要有奋斗的精神、奉献的精神、实干的精神,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带着激情、带着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多做事情,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作为省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解决群众问题,是责无旁贷的。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记者:从您走过50多个县,走访百余户人家,可以看出您的关注点,比如口粮、喝水,关系百姓的饥渴;路和房,关系百姓的住和行,这都是老百姓过日子最重要的事了。现在中央提出,到2020年西部地区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贵州的时间应该说是很紧迫的,那么,贵州将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赵克志:早在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亲自倡导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为全省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三个主题,统筹兼顾、相互促进,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施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先试,对于全省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今后我们推进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
未来十年我们将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突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三个主题,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一是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重点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我省总结出的“185农业产业化工程”,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同时,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发展高效农业、把握市场规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切实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确保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特别是通过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有效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通过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图为2010年11月21日,赵克志在贵州百灵集团制药股份公司调研。(本刊记者 黄晓青/摄)
记者:您刚才讲到,贵州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您认为当前最紧迫、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赵克志: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往下延伸”的要求,我认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除了刚才讲的低保人口的基本口粮供应外,当前最紧迫、最急需解决的是路、水、房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投入193亿元,到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到2015年实现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4年投入87亿元,到2014年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4年投入173亿元(政府补助资金73亿元),到2014年完成统计在册的剩余13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其中,今年将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投入16亿元,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投入各类资金60亿元,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记者:贵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同时,贵州又是资源大省,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潜力巨大。您认为,贵州应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赵克志:我认为,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是我们绝不能放松的一条底线,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我们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指导上,始终要把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确保环境保护的门槛不能降低、闸门不能放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强产业集园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三是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稳定运行。去年我省每个县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今年每个县还要建设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四是加强生态建设。去年4月3日至5日,温家宝总理到我省视察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时,请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帮助我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水利、生态和石漠化问题。目前,这一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我们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争取规划早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同时,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封山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确保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到2020年达到50%。
记者:现在可以把您当成一个贵州人了吧?作为贵州的省长,要向外面说贵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也就是用一两句话说贵州的省情,您会怎么说呢?
赵克志:从我到贵州的那天起,就已经是贵州人了。周总理曾经评价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近几年我省又提出了“多彩贵州”。我觉得,贵州确实是一个充满魅力、很有希望、很有潜力的地方。
借此机会,我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各中央媒体长期以来对贵州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中央媒体继续关心贵州、支持贵州、宣传贵州,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编辑/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