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真伪鉴别
2011-10-30高宾赵丹
文 高宾 赵丹
牛蒡子原名恶实,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品辛、苦,寒。具疏散风寒,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
药材来源、生长环境及性状特征
牛蒡子别名鼠粘子,大力子,牛子,黑风子。2010 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野生、栽培均有。
野生品分布甚广,多生长在山野路旁、沟边、荒地、向阳山坡草地、林缘及村镇附近;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以及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安徽、浙江等地。其中以东北三省产量最大,称“关大力”,行销全国并出口。
栽培品牛蒡为两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宜种植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产于四川,重庆,河北,浙江等地。其中以浙江桐乡产者质佳,称“杜大力”,主销浙江、江苏两省,其他各地产者多自产自销。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 ~7mm,宽2 ~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 ~2 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以粒大饱满,灰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采收及炮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炒牛蒡子 取牛蒡子原药材,除去杂质,置热锅内后,用文火炒至略鼓起,有爆炸声,并微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手工炒 取牛蒡子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待空锅烧热后,投入适量的净牛蒡子,用文火炒制,炒制过程中要勤翻动,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待药材表面略鼓起有爆裂声,且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摊开晾凉。
滚筒式炒药机炒 取净牛蒡子适量(≤25kg)置于热锅内,严格控制温度于90 ~110℃之间,炒制过程中要勤观察药材的炒制状态,待药材表面略鼓起有爆炸声,且有香气逸出时,迅速出锅,摊开晾凉。
炒牛蒡子的性状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 ~7mm,宽2 ~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质脆,微有香气,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牛蒡子
伪品的鉴别要点
绒毛牛蒡 为菊科植物绒毛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矩卵圆形,略弯曲。长0.5 ~0.7cm, 宽0.2 ~0.4cm。 两端近平截,顶端观为多角形,可见一直径约0.2cm 的黑色圆环,中央有一点状花柱残迹,基部有白色的着生痕。表面灰褐色,具黑色小斑点,有较明显的数条纵棱及浅沟。果皮较厚,硬,子叶2。气微,味苦,后辛而麻舌。
大鳍蓟 本品为菊科植物大鳍蓟的果实。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长0.4 ~0.6cm,宽0.2 ~0.3cm。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具稀疏的黑色斑点,有数条不明显的纵棱,以中间一条最明显,棱间有隆起的波状横纹。顶端钝尖,有一类圆形或类方形的环,中间有点状花柱残迹,基部较窄。果皮硬,有油性。气微,味苦。
紫穗槐 为豆科植物紫穗槐的果实。本品呈新月形。长0.5 ~0.8cm,宽0.2 ~0.4cm。顶端呈短喙状,基部具宿萼,萼齿5 裂。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颗粒状突起的腺体,内含1 枚种子,种皮棕色,子叶浅绿色。气微香,味微苦、涩、辛。
水飞蓟 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果实。本品呈类长卵形,长0.5 ~0.7cm,宽0.2 ~0.4cm。两侧略不对称,表面黑褐色,具横向波状细纹,有光泽。顶端具微斜的白色浅环,中央常有一半球突起,基部有一窄缝状着生痕。质硬,内含种子1 枚。气微,味微苦。
云木香 为菊科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呈楔形,略弯曲,具四钝棱,上端稍宽。长0.8 ~1cm,宽0.2 ~0.4cm。表面灰褐色至灰黑色,色浅者明显可见黑褐色斑点,有纵棱和细沟。顶面呈不规则三角形或四边形,边缘棕褐色,略突起,其内侧色稍浅,可见凸起的短柱状花柱残迹;下端渐尖,有一类白色的着生痕。果皮较硬,子叶浅绿色,富油性,气微,味苦、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