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产业: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

2011-10-30秀宁

中国军转民 2011年6期
关键词:吉瓦酒泉市酒泉

文/秀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自风能资源和风电发展的实际,纷纷作出规划,大力投入风电产业建设,打造风电产业基地,已经或者正在取得宝贵的成绩。我国风电产业建设呈现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天津:建世界风电产业中心

丹麦的维斯塔斯来了,西班牙的歌美飒来了,印度的苏司兰来了,比利时的汉森来了;四川东方电气来了,北京中国建材来了,广东明阳来了,保定惠德风电来了。50家世界和国内风电行业知名大公司和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天津,使天津市形成了以风电整机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为支撑、风电服务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风电产业聚集地、世界风电产业中心。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界和国内风电行业知名大公司和一批配套企业来津投资发展。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风机研发、制造、销售、维护技术。2005年,维斯塔斯公司在津投资建厂,经过五次增资,总投资额达到3.63亿美元。该厂成为维斯塔斯在中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同时,世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歌美飒和世界排名第五的印度苏司兰也落户天津。比利时汉森、美国雷可德集团、四川东方电气、广东明阳等一批从事整机和叶片、齿轮箱、风电材料制造的国内外知名公司也抢滩天津。其中,全球最大的风轮机、变速箱制造企业汉森传动国际有限公司在风力发电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投资3亿欧元的企业已建成投产。美国雷可德集团是世界上为复合材料提供不饱合聚酯树脂的最大供应商,在风机叶片专用不饱合聚酯树脂及结构黏结剂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居全球领先。

据天津市风能协会介绍,目前,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吉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万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可生产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齐聚天津,带动了天津市风电专用设备制造,开发出YH53200数控内齿圆柱齿轮铣齿机、大型高精度数控立式万能磨床、兆瓦级风电机组主轴专用车削中心、大型法兰液压机等年产量达70台;带动了天津市风电配套产品的开发,开发制造了一批风电所需的配套部件,形成了年产7800台套塔架、轮毂、底座、液压和冷却系统,12兆伏安变压器、1万吨电力电缆的能力。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从事风电工厂设计,风电场咨询、评估、设计、建设、开发、研究和物流为主的风电服务业应运而生,目前有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天津分院、机械工业第五设计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津能投资公司、天津大学等先后完成了龙源、大神堂、大港100兆瓦电场等12个风电场咨询、评估、设计和建设项目。

甘肃:建设风电能源基地 打造西部陆上三峡

甘肃省政府提出了以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为目标的宏伟计划,规划在2020年以前把酒泉建成10吉瓦级风电基地。这为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酒泉风电发展始于1996年,是全国风电发展中起步较早的地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风电发展十分迅速。酒泉市作为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直把发展风电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加快风电发展步伐,至2007年全市风电装机总容量达410兆瓦,成为全国五大风电基地之一。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全市国土面积19.4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40%。境内80%的面积为戈壁荒漠和山地。祁连山和马鬃山南北相望,形成了特殊的喇叭形地理环境。受地形及季风的影响,酒泉市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据初步测算,酒泉市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可开发量约40吉瓦,占全省可开发量的85%以上。

瓜州县被誉为“世界风库”,玉门市、阿克塞县、金塔县、敦煌市和肃北马鬃山镇等地区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据近几年测风数据显示,在规划的风电场区域,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6.2~6.5米/秒,风功率密度为270~310瓦/米²,年有效风速超过6300小时,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气候条件好。极限温差不大,无破坏性风速。土地面积广阔且平坦。地质条件好。风电场场址均位于戈壁荒漠上。交通便利。全市列入规划的28个风电场大部分布局在国道312线和和兰新铁路及330千伏和拟建的750千伏骨干电网两侧,具有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贯彻国家和甘肃省鼓励发展新兴能源和洁净可再生能源的各项政策,加快了风能资源开发,把风电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抓,从组织领导到资源调查评估、制定发展规划、项目协调争取、在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使酒泉市风电产业发展有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年底,酒泉市已建成风电场六个(玉门三十里井子风电场、低窝铺大唐风电场、洁源风电场、瓜州风电场一期工程、瓜州大梁、向阳风电场),装机规模已达410兆瓦;在建风电场四个(玉门昌马风电场一期工程、瓜州风电场二期工程、瓜州黑山口风电场、瓜州小宛试验风电场),装机规模达950兆瓦。中国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节能投资集团、中国水电投资集团、中海油、香港华润等多家知名发电企业和风电投资企业都积极参与酒泉市风电开发。酒钢公司、甘肃火电建设公司还在玉门、瓜州建设了风电机组塔架制造厂。新疆金风公司以及保定惠腾、华翼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纷纷来酒泉建设风电机组总装厂、叶片厂及相关配套设备厂。兰州理工大学和酒泉市正在酝酿建设风电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机构,为培养专门风电人才。一个以风电场建设管理运营为龙头、风电设备制造为支撑、风电设备研发试验为动力、风电建设运营人才培养为保障的风电机组一体化产业体系即将形成。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国2007年8月底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把酒泉列为今后15年内要建设的五个大型风电基地之一。2007年9月,曾培炎副总理在酒泉考察、指导工作时,对酒泉发展风电的丰富资源和良好条件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规模化发展。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目标。据此,甘肃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了“加快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全力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重要决策。按照国家发改委2007年9月召开的风电工作会议精神,甘肃省发改委根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的调整,对全省风电发展规划特别是酒泉风电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将原来“十一五”建设1吉瓦、2020年建设5吉瓦的规划目标调整为“十一五”建设3.5吉瓦、2020年建设10.65吉瓦的目标。甘肃省发改委于同年10月下旬完成了酒泉10吉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时上报“十—五”后三年建设3.6吉瓦风电项目及建设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请示,并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按照规划,到2020年,酒泉市将在瓜州县干河口、北大桥、桥湾、柳园,玉门市昌马、低窝铺,肃北县马鬃山等地区选址建设几个1~5吉瓦的特大型风电场,最终建成酒泉10吉瓦级风电基地。

随着规划的调整,酒泉10吉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规划装机规模5吉瓦的玉门昌马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2007年年底已通过国家招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甘肃与国电龙源集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500兆瓦国产化风电机组试验风电场项目2007年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一期计划在爪州小宛建设300兆瓦,项目的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2007年年底,酒泉市已建成和在建及已批待建的风电开发项目达1.61吉瓦。这些项目2009年建成。

在风电项目快速建设发展的推动下,电网建设也正在加速进行。200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兰州-酒泉-瓜州的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作为10吉瓦风电基地配套项目一并给予了批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07年12月底以前基本完成了前期工作以及规划征地等手续,按照计划安排,2008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年底全面建成投运。2009年年底,10吉瓦级风电基地生产的超大容量清洁电能通过超高压输电通道送往华北或华南地区,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巨大的发展效益

在酒泉市建设10吉瓦级风电基地,将对酒泉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巨大的投资拉动效益。根据目前国内风电项目平均投资成本每千瓦风电投资约7000元计算,建设10吉瓦风电项日总投资将达700亿元,将在13年内形成每年达54亿元的投资,相当于酒泉市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

二是巨大的资源环境效益。按照洒泉市风电机组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计算,10吉瓦装机年发电量达230亿千瓦小时,相当于每年节约煤炭920万吨,每年减少粉尘排放69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700吨。同时,在酒泉市瓜州、玉门几个风口地带建成大规模风电场,还可以有效减少自然风速对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的影响。

三是可观的经济效益。建成10吉瓦风电基地,每年发电量达230亿千瓦小时。据目前平均电价0. 53元/千瓦小时计算,到2020年,风电的年发电收入将达到122亿元,接近于酒泉市2006年的GDP总量。仅此一项就可使酒泉市经济总量比2006年增加近一倍。前五年税收收入按发电收入7.5%计算,每年税收达9亿元;五年后按1 5%计算,每年税收达18亿元,相当于酒泉市2007年财政收入总量。

四是独特的景观效益。酒泉市风电场基本都规划在国道31 2线和兰新铁路两侧。大规模的风电场将形成荒漠、绿洲、风车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新的旅游景区。

五是新兴的产业效益。风电机组制造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一体化行业。10吉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将形成巨大的风电设备市场,促进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在酒泉落户,带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器行业、管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酒泉市以整机研发、制造为主的风电产业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风电、机电一体化新兴产业。

主要发展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快酒泉市风能资源的开发,切实实现建设风电走廊、打造陆上三峡的目标,酒泉市针对电网条件薄弱制约风电送出,火电、水电规模小不利网上平衡互补,风电设备供应紧张及运输难度大等影响建设速度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建设以利用国外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电基地,为大规模开发风电提供支撑。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利用国外资源的战略方针,酒泉市适时作出了充分利用蒙古国煤炭资源优势建设酒泉煤电基地的战略部署。根据甘肃省酒泉煤电基地发展规划,酒泉每年将从蒙古国进口2000万~3000万吨煤炭,到2020年在酒泉地区建成13.6吉瓦的煤电基地。2007年年底,一期3.6吉瓦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快进行。外煤炭资源开采权已基本落实。酒策、嘉策两条煤炭专用铁路已建成和即将建成。建设煤电基地的主要条件已经具备。

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加快电网建设。为适应酒泉市风电发展需求,在国家电网公司、西北电网公司和甘肃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2006年至2007年,酒泉市建成了嘉策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积极开展了嘉玉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该项工程保证了已建风电项目的上网。同时,酒泉积极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和西北电网公司开展了兰州-酒泉-瓜州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确保了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投运、2010年联网送出计划的实现。

三是积极发展风电装备产业。为了积极配合风电项目的开发,酒泉市把风电设备制造作为建设风电能源基地的重要措施来抓。酒泉市在充分利用当地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风电设备配套产品制造业,先后建成塔架企业两个,已形成年产风电机组塔架150套的生产能力。2007年酒泉市招进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酒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300兆瓦风电机组的整机组装厂,同时还积极招进惠腾、华翼、酒钢等企业筹备建设相应规模的风力机叶片厂及其他风电配套设备生产厂。随着开发规划的进一步调整,酒泉市还计划进一步扩大整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以适应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努力为风电投资企业搞好服务,创造良好的开发建设环境。凡来酒泉市进行风电投资开发的企业一律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所得税实行免两年减半三年征收,土地征用按实际占地面积计征,征地费按国家规定的最低低价收取。同时,酒泉市积极协调当地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保险。各级政府切实为风电投资企业提供服务,对风电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上门服务。

新疆: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制造基地

新疆每年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占到中国的四成,其中达坂城坐落着亚洲最大的风能电场,但这仅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

新疆风能资源总储量为872吉瓦,被称为九大风区的达坂城、阿拉山口、十三间房、小草湖、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三塘湖—淖毛湖、哈密东南部和罗布泊,风能资源丰富,储量153吉瓦。特别是达坂城风区不仅风能资源丰富,而且品质优良,风能资源综合开发潜力超过10吉瓦风机装机规模。

2008年,新疆的风电专家与西北电网公司进行了合作前期论证,结合风电发展规划,在重点风区开展风能资源详查评估工作,还在达坂城、阿拉山口、小草湖、十三间房等重点风区开展风电场工程规划,在风区开始风电接入电网的配套电网建设规划,缓解风电接入电网的瓶颈制约。

新疆风能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中国各地。国内风电设备生产商的龙头老大——金风科技业绩增幅连续七年增长在100%以上,占据了中国国内风机设备市场份额的1/3,在全球同行业排名第八。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风电产业正进入一个长期的快速增长通道。根据规划,新疆达坂城、哈密地区到2010年已建设两个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10吉瓦。宁夏地区北部也已建立风电基地。西北地区三大风电基地两个坐落于新疆。

新疆风能协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新疆已在九大风区中的五个风区“排兵布阵”,改变了达坂城长期“一枝独秀”的局面。仅2007年,经新疆有关部门许可建设的风电场项目装机规模达290兆瓦,相当于新疆现有风电装机的总容量。新疆风电驶入了快车道。

乌鲁木齐开发区经济贸易局局长周杰面对媒体表示,新疆风电事业已经进入一个长期快速增长的通道。“中国风谷”很快将跃然西部大地。新疆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风电技术研发中心、风电高端人才中心、风电关键设备制造中心。

据悉,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乌鲁木齐向外推出“中国风谷”概念的先锋。目前在该开发区内已形成由金风科技带动的风电产业集群,启动了风电产业园建设,已有丹麦LM、羲之翔、汇通和鑫风四个企业进驻产业园区。2010年整个风电产业园产值达到100元。这些外来资金与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区企业“金风科技”汇合,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制造基地。

猜你喜欢

吉瓦酒泉市酒泉
12 美国太阳能项目严重延迟光伏发电装机量不足50%
IAEA发布核电发展预测报告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全球大型光伏电站2019年新增装机45GW累计超220GW
甘肃省酒泉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酒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
酒泉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