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画翁 德艺双馨追忆百岁画翁朱屺瞻
2011-10-29万峻池
文/万峻池
百岁画翁 德艺双馨追忆百岁画翁朱屺瞻
文/万峻池
朱屺瞻百岁肖像
在我三十余年的字画收藏、鉴赏生涯中,结识了很多海派绘画名宿健将,他们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精妙绝伦的绘画珍品以及坦荡豁达的个性魅力,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朱屺瞻(1892——1996年)高寿104岁,人生百年,称为人瑞。百岁之后,屺老依然精神旺健,时常写字作画,人艺俱老,臻于此境,足以与齐白石大师媲美,即便在世界美术史上亦是硕果仅存的。
晚年的屺老须发花白,慈眉善目,常含笑意,宛若仙翁。与之晤谈,观其挥毫,即是难得的艺术享受,更是温馨的心灵净化。每当来访者由衷地赞赏他的画风艺品,屺老总是谦逊地答道“瞎拓拓”。这朴素无华的三个字,涵盖了屺老毕生精勤创作、永不满足的审美追求,予人的教益则是多层面的。他与齐白石惺惺相惜,相互尊重,被齐白石称为“平生知己第五人”,还为他篆刻了“梅花草堂”等十余方印章。南北两位大师的真挚友情,堪称中国绘画史上一段富有感召力的佳话。每次造访屺老画室梅花草堂,常令我有如沐春风之感。仿佛在那骀荡的春风里、和煦的春日下,屺老俨然宠辱不惊、凌寒傲霜的梅树,不蔓不枝,顶天立地,倔强峥嵘,绽放奇葩,舞迎东风,独报早春,留香人间!从屺老身上,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折射出一代画翁德艺双馨的优秀风范。
屺老从8岁起学画,临摹古迹,究心传统,贵能融汇,为己所用。耄耋之年尤乐此不疲,意临黄大痴、唐六如、大涤子、石谿、王石谷等元明清诸家山水长轴十余幅,侧重师心,不拘成法,笔致凝练,墨华浑朴,一扫陈腐之气,别具创意匠心。中年时期曾两次东渡扶桑学习油画。上世纪50年代主攻国画,擅长山水、花鸟,尤喜描绘梅、竹、松、兰、牡丹、水仙、葡萄、菊花、莲花,效法白石,衰年变法,学贯中西,融合古今,形成重、大、拙、厚、清、奇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屺老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出版《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谭》、《朱屺瞻画选》等,作品广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8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艺术纪录片《画家朱屺瞻》。1983年应邀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创作巨幅中国画《葡萄》,并参加国画的揭幕典礼和机场落成典礼。这件屺老的传世名作布局饱满,笔墨野辣,气势磅礴,在他毕生创作中占有极重的分量,广为中外人士称道。
屺老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阅尽人间沧桑,倍加珍爱传统艺术,坚持深入生活、反映现实,这在老一辈画家中是相当突出的。我藏有他1958年创作的水墨画《搏斗风雨在西郊》,此画以传统的笔墨描绘上海郊区人民抗击台风、保卫家园的生动场景,人物刻画生动、准确,环境渲染紧张、激烈,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完美,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力。它雄辩地证明:中国画不仅反映名山大川、自然花木,而且照样能表现现实生活,发挥应有的美育功能。屺老关注民生、热爱生活,他的艺术与大众的审美情趣息息相通,因此,获得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赞誉。当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百岁画展》时,观众如潮,盛况空前,成为大众参与艺术活动的盛大节日,这种热烈场面在上海历次画展中是罕见的。
作为屺老艺术的鉴赏者,经多方寻觅搜求,我收藏了屺老各个时期的精心之作,每每展读,总有常读常新、意犹未尽之感。屺老作于1974年的《岁岁东风》,画面布置简洁,上方花盆中水仙盛开,素英金蕊,变化多姿,缕缕幽香传递春意;中部画几个柿子,寥寥几笔,寓意吉祥如意,下部以一束水仙衬托,虚实相生,主次分明。寻常的题材道出了老画家在“文革”非常时期向往春天、渴望平安的心理活动,就笔墨处理而言,屺老的画艺正进入求新求美、豪放、雄劲的时期。牡丹象征富贵、美好,是历代画家喜绘的题材。屺老笔下的牡丹同吴昌硕的金石气、江寒汀的写生风各不相同,他借鉴西画的光影变化,结合写生的独特感受,着力刻画牡丹清标、神韵,力避甜俗味和脂粉气。藏品之一《牡丹图》,作于1975年,根据向阳公园写生稿而成,数朵红花,水分充足,浓淡相宜,丰腴娇美而不失清隽洒脱,赭色石头、墨绿浓叶相衬,顿使画面虚实相生,情趣相谐。藏品之二为屺老88岁高龄时赠予画友应野平伉俪的,泼墨大写,勾勒随意,迥于时人,有笔不到意到的朴拙之美。而作于1981年的巨幅牡丹《浓艳》,两方巨石,一浓一淡,放笔直取,势若扣鼎,红花艳丽,白花清秀,绿叶繁复,勾筋取自草法,磊落、雄强,花叶浑然一体,整个画面“浓”而不滞,“艳”中含秀,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可视作屺老生逢盛世,焕发艺术青春的绝妙写照。屺老的山水画向以厚重、率真,富有诗意著称。在色彩运用上,他尝试添加丙烯颜料,厚涂之后以清水渗化、墨色渍染,形成色、墨、水碰撞、融化的肌理效果,近视斑驳陆离,远观光感强烈,呈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和谐韵味。这种极富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无疑丰富了山水画的笔墨技法。
有行家评论屺老的艺术具有后期印象派的表现形式。我以为,作为受过西洋绘画熏陶、影响的屺老,他倾其毕生精力都在探索中国画的推陈出新之道,对中国传统绘画博修广采,并吸取西画与其他画种之长,在恪守“笔墨”这一中国画底线的前提下,变化创新,自成一格,顺应时代潮流,注入现代气息,体现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
(作者系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馆长)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