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自我解救法/换句口头禅就是换种心态/手指运动预防“鼠标手”
2011-10-27
“拖延症”自我解救法
总觉得很忙,但又没可忙之处;每过几十秒刷新一下网页;不愿睡觉,喝杯水,看部电视剧,就拖到了凌晨两三点……你是不是存在这种拖延症的情况,这反映了严重的挫败感和一连串心理问题。
心理医生对拖延症概括了三点原因,对不同的原因要对症下药。
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解决方法: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已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
容易颓废——别人不做我干嘛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往往明天到了,又继续往后推。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帮助,设法降低难度,取得进展;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把任务分成小块,化整为零。
自我贬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解决办法: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善于自我勉励,给自己加油。
(摘自《大河健康报》文/刘永生)
手指运动预防“鼠标手”
电脑时代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职业病——“鼠标手”。给手指做做运动,对“鼠标手”的预防是很有利的。
模拟弹钢琴:将五指张开,并将手置于水平面上,每次抬起一根手指,慢慢加速,并试着尽可能地做快做久。
触摸掌心:伸展开手指,再每次用一根手指去触碰掌心,同时保持其他手指尽可能伸直,这会有助于协调性。
揉搓纸团:用一只手把纸搓成一小团,把纸拉平后再重复。
手指“俯卧撑”:跪在地上将手指伸展开对着墙做“俯卧撑”练习,通过用手指的力量将整个身体前后移动从而模拟俯卧撑练习。
手指弹空:把你的拇指和要练习的第一根手指放在一起,做出一个要弹手指的姿势。做了几次练习之后你可以换另一根手指,然后按顺序一直练习到小指,最后回到一开始,重新再做一次。
手握网球:拿一个网球放在掌心,然后重复用力握网球。或者手紧紧握成一个拳头就可以了,稳稳地握住拳头几秒钟,然后双手放松并令五指充分伸展,保持几秒钟后再重复握拳练习。
(摘自《扬子晚报》文/杨 彦)
换句口头禅就是换种心态
调查显示,国人最爱说的“十大口头禅”,按排名分别是:随便、神经病、不知道、郁闷、我晕、无聊、不是吧、真的假的、挺好的、没意思。
一种口头禅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现代社会让人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不成熟的状态,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宣泄。
消极的口头禅也许起到宣泄的作用,比如“有病”或“郁闷”,心里会很舒服。但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影响他人的情绪。
中性的口头禅,比如“随便”、“不知道”等,其实反映的也是放弃选择、消极拒绝的心态。“随便”隐藏着“错了别怪我”这样推卸责任的潜台词,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尝试换一种积极的口头禅,其实就是换了种心态。比如“太棒了”或者“加油”等,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人在表扬他人时,内心的欣赏情绪会被他人感觉到,他人也会用同样的情绪来回报。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万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