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和谐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工作纪实
2011-10-27杨雪梅
□杨雪梅
一切为了和谐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工作纪实
□杨雪梅
群众利益无小事“感谢社区领导对工伤职工的关心和厚爱,解决了我多年的工伤重新鉴定问题。”2011年2月18日,在义井王凤社区职工医院的单间病房里,年逾60的彭小三拉着社区主任成楷林的手激动地说。
彭小三是原王凤矿的一名工人,1988年在工作中被坑木砸伤,被迫截掉了右腿,当时鉴定的是五级工伤,1991年因病情恶化,他的左腿也被截掉,失去双腿的他为了重新鉴定工伤,多次奔波,但迟迟没有结果。2010年底,困扰他多年的这块心病终于消除了,经社区领导多方协调,他的工伤得以重新鉴定,由原来的五级提高到三级。
彭小三所住的病房不大却很干净,全天24小时供暖让房间里充满了浓浓暖意。因工伤失去双腿的彭小三坐在床上,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很难把他与一个三级的残疾人联系起来。他指着身旁的老伴赵新荣满脸幸福地说:“要不是社区领导的关心、职工医院的精心护理和老伴的悉心照料,我这把老骨头恐怕早就没了。现在我的工伤遗留问题终于解决了,不仅住院费和医疗费全免,而且我老伴还能拿到护理费。”
社区里的9个生活小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平房,年久失修,漏雨点多,社区领导亲自走遍家家户户,组织专业修缮队伍对漏雨房屋进行修缮。据了解,社区新班子第一年实施了8项民心工程,第二年又实施了12项民心工程,上任2年来,共硬化居民大路小道25条5000余平方米,维修房顶11000平方米,更换窗扇700个,改造厕所16个,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平方米。
为了和谐苦也乐这里没有宽阔笔直的街道,没有豪华的摩天大楼,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层四合院式办公楼就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义井、王凤作为邯矿集团的老矿区,在历史上曾经为企业的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矿井的关闭破产,这两个失去主业依托的老矿区陷入了困境,仅离退休职工就多达3700多人,因经济条件差、退休职工多、基础设施欠账多、遗留问题多、不稳定因素多等原因,职工人心涣散,居民上访不断,一度成为邯矿集团最不稳定的社区。
为彻底改变这两个社区的落后面貌,2009年2月,邯矿集团以原义井社区、王凤社区和水泥厂留守处三个单位为基础,组建了义井王凤社区管理中心,并选派时任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的成楷林担任社区中心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从公司工会副主席转换为整天管的都是婆婆妈妈琐事的社区主任,对已57岁的成楷林来说,无疑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有着在义井矿工作25年经历的成楷林面对邯矿集团领导的信任,毅然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阔别多年,又回到了义井王凤社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这里的每一位老矿工都是那么可敬,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成楷林的内心油然而生:一定要让社区和谐美好,绝不能让这些为企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离退休职工受到委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办实事需要资金。没有主业依托的义井王凤社区缺的正是资金,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要靠上面拨付。于是,他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力争花小钱办有用的事。社区在资金异常紧缺的情况下,每年都推出一批民心工程,从环境美化到职工之家、职工活动中心建设,再到职工医院、居民住房的改造修缮等等,无不诠释着社区领导勤政为民的情怀。
和谐之风扑面来天女散花、瀑布流水、玉树金花、银蛇流动,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交相辉映,犹如一盏盏明灯、一条条长龙。2011年2月17日,正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该社区的焰火晚会在专业人员的协同操作中,呈现出了一幕幕异彩纷呈、相得益彰的美丽画面。
在晚会前台,社区领导班子与附近的乡镇、村委班子成员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相谈甚欢。
“我们每年都举办焰火晚会,并邀请附近的地方领导共同欣赏,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地方的沟通交流,又有利于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创建。”成楷林颇有体会地说,“现在我们积极依靠社区、主业和地方社区三方力量,建立起了和谐的共建关系,形成了联动创建的合力。”
“文明小区,绿色家园,和谐社区”,这是义井王凤社区追求的目标。义井王凤社区2009年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2010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如今的义井王凤社区环境整洁,人心舒畅,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和谐之风处处涤荡,社区也由过去人见人摇头的“老大难”跨进了先进社区的行列。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