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优势在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2011-10-27郭民生

创新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河南省专利知识产权

文/郭民生

知识产权优势在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文/郭民生

本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对河南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及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寻找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的内容包括问卷调查概况、调查问卷的分析、初步结论等。

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调查的概括

调查问卷设计。《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调查问卷》包括调查背景和目的说明、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其中,调查内容是问卷的核心,包括企业的一般信息、企业经营和管理状况、企业的自主创新状况、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现状、企业知识产权占有与运营情况、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对政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工作的建议等七个部分。

调查方法和样本。本调查研究的范围包括河南省政府确定的“百高”企业、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确定的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以及其他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设计的问卷基本能反映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回收《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调查问卷》283份。为了突出重点,本文主要分析“百高”企业的子样本(见表1)。

调查问卷中自主创新情况分析

技术创新动力分析。为了分析“百高”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本文从市场需求、技术推动、领导推动、员工推动、政府推动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国企和三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企业的高层领导,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则主要来自市场需求的推动。

技术创新的类型分析。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95%,从技术创新的主体看,“百高”企业的创新活动,以企业自身的力量为主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因此,“百高”企业技术创新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创新模式。

表1 “百高”企业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R&D投入费用。2004年河南省重点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支出总额达24亿元,企业平均1 961万元,比上年增长52.9%。研发费用支出总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个。被调查企业研发投入的整体状况见表2。

表2 R&D占企业全年销售额的比重

研发中心建设。截止2004年底,“百高”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到23 682人,比上年增加近2 700余人。“百高”企业中,74.9%的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86.7%企业拥有的技术中心设施、人员和经费完全满足或基本能满足本企业的需要。全省重点企业中已经建立技术中心的有102个,占82.9%,其中得到国家认定的占19.6%、省级认定的占56.9%,这有力地说明了“百高”企业为什么大多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创新模式。

新产品的产值占企业产品销售总额的比率。从企业所有制类型来看,民营企业新产品的产值率较高。2005年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6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9%,新产品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比率接近11.1%。新产品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安彩集团(37.7亿元)、郑州宇通(32.3亿元)、金龙铜管(21.1亿元)、漯河双汇(19.3亿元)、许继集团(19.3亿元)、洛铜集团(18.8亿元)、神马集团(17.6亿元)、郑州日产(15.4亿元)等。新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是重点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在科技创新中取得较好效果,使企业得到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缺乏创新意识是影响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创新的首要因素。当然,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也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的人才匮乏则显得尤为突出。不容忽视的是,三种所有制企业都表现出内部激励制度不健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

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国企和三资企业创新的首要因素,而影响民营企业创新的因素则主要反映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上,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则处于次要地位。

“百高”企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企业明显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缺乏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同时,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社会信息交流平台、缺乏政策支持、法律不健全等创新体制问题也是导致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相对来说是阻碍企业创新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对于民营企业更是如此。

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营情况分析

对知识产权优势的认识。被访公司认为,知识产权优势对企业非常重要,但是各类企业获得知识产权优势的难度都较大。并且,目前多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其营销能力(28%),企业还未建立起品牌优势,而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的企业则更是凤毛麟角。近一半企业的专利相关产品与服务的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30%以下,说明专利产品与服务还没有上升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的高度。不过,专利产品与服务的收益呈增长态势,其潜力日益体现出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申请、管理与保护被大多数企业作为战略的重点;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将知识产权战略完全或部分融入到其研发、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制订了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实施状况良好。知识产权工作在近年逐渐得到企业的重视,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来进行知识管理,但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地位还未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设立专门机构的仅仅占到了24.5%。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作为知识产权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已经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重视,46.6%的企业已建立;高达64%的企业都已经建立保密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奖励与惩罚规章制度也日益引起企业的重视。但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重视不够。

大多数企业(超过50%)只是利用其他部门兼职知识产权的管理,半数之多的企业没有从事知识产权的专职人员。虽然绝大部分企业在近三年来都已经开展或是计划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但是半数以上的企业参加培训的员工数目都低于5%。

企业知识产权占有与运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形式。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最有价值的形式,在所有的类型中最受重视;其次是商标和品牌;版权作为一种特定行业的知识产权,高达80%的企业并未涉及;82%的企业都有明确规定的商业(技术)秘密,不过大部分企业只有少数商业(技术)秘密。企业拥有注册商标的数量较少,拥有著名商标或者驰名商标的企业更少;大部分企业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专利占有情况。统计显示,企业拥有1—10项专利的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52%,“零”专利的企业占到9%,并且主要是实用新型专利,只有6.1%的企业进行了国外专利申请。虽然多数企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较少,但是45.8%的企业都认为自身拥有本行业的核心专利。企业认为自主开发对知识产权形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从高等院校的人才引进和合作;影响作用最小的是委托开发和购买后研发。

专利运营。企业多自行使用各种专利,把专利通过各种形式转为他人使用的企业相对较少。

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分析。专利纠纷是企业目前面临最多的纠纷,其次是商标纠纷,再次为商业秘密纠纷。仿冒产品对市场的侵蚀造成利润率下降对企业来说危害相对较大;国外竞争对手主要是通过专利许可歧视的形式对调查企业设立专利壁垒。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通过申请专利和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技术保密的措施来保护新的技术,企业建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高,但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掌握不足,有将近40%的企业并不清楚利用海关可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比较强。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采取的知识产权维权途径主要有诉讼、调解、打假、海关扣押等;但是发生纠纷以后,多数企业获得赔偿困难。

郭民生,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等。主编或翻译《〈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辅导读本》《区域专利发展战略》《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等6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并荣获1999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猜你喜欢

河南省专利知识产权
送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