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远的国际大刊梦

2011-10-27边小明

视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总编明镜社长

*边小明

遥远的国际大刊梦

*边小明

“《三联》算什么,‘南方系’算什么,《财经》也不过如此!我们的目标是:一本国际大刊!”

自打小明进入这本不咸不淡地活着的杂志以来,运营总监的这句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就一直响彻在耳边。

刚进编辑部时,怀着一腔名叫“新闻理想”热血的小明一度还为成为“世界一流杂志”的奠基人而激动过;在社长总编总监一干人等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离成功就差一步之遥了,以后我们牛了,你们可都是要驻外国,要赚大钱的”的时候也曾拼命点头,觉得颇受领导重视;在被社长总编总监一干人等鄙视“要我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专业,没资历,写文章不行”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简直对不起杂志对不起国家,并为自己随时得卷铺盖滚蛋而担忧不已。

三年过去了,小明的耳朵已经被“大刊梦”和“不专业”磨出了老茧,能在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的办刊理念中淡定地该干吗干吗,也能在今天签字明天作废的制度表上随手挥笔写下自己的名字了。

因为从编辑部一批批如流水般来来往往的人员身上,小明越发觉得:领导都爱“大梦”,所谓制度和理念不过都是上层的政治博弈,杂志做得好与不好也都在领导随便翻飞的嘴皮子上,但不管怎样,杂志要出下去还是要有几个干活儿的。

他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些干活儿的。

这本要做世界一流综合性媒体,拳打《明镜》脚踢CNN,每月却只开得出市平均工资的杂志,就全靠着他们这七八号人、五六条枪。在连合同都不知道啥时候能续上的情况下,在同辈某某已经嗤笑道“每个月两万算多吗?”的情况下还能让杂志每月顺产,而且看起来一副“中产阶级必备利器”的模样,小明觉得他和同事们的确都是伤不起的“媒体民工”。

但当今社会的主流,是财经和政经类媒体才有戏唱的——正所谓想搞钱者就要离钱更近是也。所以对于高瞻远瞩的领导来说,手里这几条枪在做人文历史地理文化这种“边缘”文章的时候还管点用,但是要做一本要奔着那样一条康庄大道上去的杂志,需要的,是硕士以上学历,学过经济、法律、社会学和科学的人。

在为了保住饭碗与新人抗衡而长期和多变办刊理念的磨合当中,小明觉得自己似乎成了全能型人才,不管什么话题都能写出一篇,不管什么话题都能插上一脚,改标题是一把好手,连版式也能说出个好歹来。

当然,这也是拜领导多变的风向所赐。

在“纸媒已死,有事烧纸”的呼声甚嚣尘上的时代,社长总编总监们都为“只有精品能活下去”而操碎了心。在他们的蜜月期里,万能的国际大刊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在他们闹掰的时候,甲会迷恋《经济学人》的传说,乙会拜倒在《明镜》周刊的脚下,丙会觉得只有《时代》杂志才是唯一的明路。

做中国的《经济学人》那会儿,小明和同事们为了如何才能在连国内采访经费都不足的情况下报道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而伤透了脑筋。

“所幸”不久领导认为这种报道方式没深度,没观点,还是像《明镜》那样深刻地揭黑、爆内幕比较好。于是一帮人一边在一个月内用拉网式调查的方式写出一篇长达十数页的深度大长文,一边被主编催着交稿——不然杂志就有开天窗的危险。

后来,领导忽然觉得,《明镜》这种杂志受众太窄,《时代》那样包罗万象又直击热点的杂志才有卖点,再抓住核心采访源:周小川、林毅夫、马云……

再后来:“文章要具有猎奇性!这样才抓人!”

再再后来:“杂志要贩卖的是观点!读者就指望着我们的观点了!”

……

又开大会了,又改原则了,又有同事走了,连总编都换了。剩下的,还是小明和那七八个人、五六条枪,还有铁打的那位口沫横飞着“我在媒体行业戎马一生,倾注了毕生心血,砸进去几十个亿得出的经验……”的总监,和对他青眼有加的社长,以及他们一贯的对员工的态度:“看看留下的都是些什么人!专业人士都走了!”

敢情检验人才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在于你是否抛弃或是忠实这个公司。这真是一条新奇的理论,小明点点头。

“既然你这么郁闷,怎么不干脆跳槽?”小明问一个每天不断表示觉得工作郁闷得要死的同事。此人半晌道:“哪个地方没一堆破事?这里就这么几个人还每天折腾得死去活来的,何况其他地方?”说毕不久,又补了一句:“当然,要是有好的机会,我肯定不陪他们玩儿了。”

边小明,一个奋斗不止的悲摧小编辑,未婚无房居京,唉……

(姚景远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总编明镜社长
《中国出版》理事会
我有一明镜三首
《我的修养要则》:共产党人修身正己的一面明镜
【总编絮语】
酬道平社长
总编风采
总编絮语
【总编絮语】十三
社会明镜
心中要高悬法律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