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时传祥”
——记阳泉矿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共产党员赵泉祥
2011-10-26荆海丽
■荆海丽
山城“时传祥”
——记阳泉矿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共产党员赵泉祥
■荆海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出了个时传祥,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民英雄,整整激励教育了一代人。今天,在我省阳泉,赵泉祥把当清洁工人看成是光荣神圣的岗位,在环卫一线已经干了32年。他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他被推荐参加今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赵祥泉是千百万环卫工人的代表!是又一个时传祥式的时代典型!
他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汗水浇铸出了一位掏粪工人甘于奉献的情怀,入选“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候选人。他就是被誉为山城“时传祥”的赵泉祥。
今年53岁的赵泉祥,现任阳泉矿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清掏组组长。参加工作至今,他在环卫一线一干就是32年,用实际行动对“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越是累的工作,越需要不怕吃苦。”
“越是累的工作,越需要不怕吃苦。”这是赵泉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清掏组只有4个人,平均每天要清掏3至5个旱厕,疏通2至3个化粪池。身为组长,也是清掏组惟一的正式在编人员,赵泉祥和大家一起干活,毫无怨言。2007年至今,他带领大家清掏厕所1080余次,清运粪便3240余吨。
赵泉祥是个特别认真的人,见不得负责区域有积存垃圾。日潭商业区、华龙分店等地方有许多卫生死角,经常有人堆放建筑垃圾。由于地方相对“隐蔽”,一般人根本看不见,但却逃不脱赵泉祥这个“卫生家长”的火眼金睛,他总是及时带领工友们把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车子进不去,他们就一锨一锨地往出端。有的地方垃圾清运完后还有污水,赵泉祥就和工友们拉来黄土垫进去,等到土把污水吸干后,再一锨一锨地端出来。
赵泉祥和工友们的行动,感动了这里的居民。一位居住在日潭、年过七旬的老大娘,为他们送来开水,给他们冲家里最好的茶叶。老大娘逢人就夸:“这伙人可真是不赖,拾掇集体的卫生,比咱拾掇家里的卫生还操心。尤其那个姓赵的师傅,干起活来可真舍得出力气。”
“越是节假日,环卫工人越要保洁。”
环卫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别人越闲,环卫工人越忙;越是节假日,环卫工作越紧。从中央电视台有了春节文艺晚会算起,赵泉祥就没有正点看过一次。每年的年三十,他都带领工友们连夜清运垃圾。用他的话说,就是“决不能把今年的垃圾留给明年。”
节假日厕所使用量比平时大,化粪池也更容易堵,清理和疏通工作跟不上,群众有怨言,老赵也不答应。2008年,从大年初一到初五,赵泉祥在日潭整整清理了5天化粪池。看到他们这样忘我地工作,小区居民孟师傅特意从家里端出几盘凉菜和热菜,拿了一瓶白酒,招呼他们说:“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阖家团圆,你们却为了让我们过个干净年,自己顾不上和家人团聚,我请你们喝两杯。”
2007年以来,赵泉祥没有休息过一天公休假,也从来没有向单位要过一分钱的加班费。“越是节假日,群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高,环卫工人越要保洁。”赵泉祥憨实地说。每年春节期间,他安排工友们轮流休息,唯独自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一位环卫处的老工人说:“老赵就是这么个人,心里装的全是营生。”
“越是公家的东西,越要注意节约。”
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笤帚、簸箕、铁锹等工具磨损得快,支出费用也高。对待公家的财产,赵泉祥是个出了名的“财迷精”。工闲时,赵泉祥就将退役下来的工具仔细整理:残缺磨损的笤帚,能两把并一把用的,就捆扎一下继续使用;簸箕能修补的,就修补修补继续用,不能修补的,还要制作成“锄头”,挖粪根时用;铁锹前半截磨损较重的,就想办法截去破损部位,打磨平整继续用……他甚至用垃圾堆捡出的过滤网自制耙子,用报废的安全帽制作掏粪的勺子。时间久了,赵泉祥成了集多工种于一身的“赵全才”。
现在,矿区范围的370个果皮箱和270个垃圾箱,日常的安装和维修都属于赵泉祥管。果皮箱、垃圾箱有了轻微的损坏,他总是舍不得更换,每年的维修次数都在270次以上。按每个箱子价值300元估算,2007年以来,仅这一项就给单位节约费用近25万元。赵泉祥说:“小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养成了什么也舍不得扔掉的习惯,实际上公家的东西和咱自己家的东西一样,能省一分是一分。”
“越是缺少理解,越要不怕受委屈。”
环卫工人的苦,远不止辛苦,受委屈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推着破了胎的自行车找到赵泉祥,说是路面清扫不干净才导致车胎被扎破,非要让他负责。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许多工友都面露怒容。赵泉祥却七拼八凑找齐工具,为年轻人补好了车胎。
有一次,赵泉祥的女儿在放学路上正好看见赵泉祥在清掏厕所。同学们都笑话她,她非常难受,回家就流着泪说:“爸爸,你能不能不干这营生呀!”赵泉祥摸着女儿的头说:“爸爸一不偷,二不抢,靠卖苦力吃饭,有什么羞的呢。”后来工作的时候,赵泉祥一看见放学的孩子们就赶紧“藏”起来。
由于长期接触粪便、垃圾,赵泉祥落下了一身毛病,患了十二指肠胃溃疡、关节炎等疾病。即便这样,赵泉祥也从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耽误工作。一次,他在清理垃圾时突然胃病发作,脸色黑青,豆大的汗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工友们心疼他,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只是喝了点随身携带的药品,就又拿起了铁锹。
一车一车清运垃圾、一方一方清掏化粪池,一份在别人看来又脏又臭的工作,赵泉祥兢兢业业干了30多年。很多人问他是否后悔这样的选择,他每次都笑着摇摇头,说,“这活儿总得有人干,我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