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要贴近生活
——一谈党建要转变观念
2011-10-26王长江
■ 文/王长江
党建创新要贴近生活
——一谈党建要转变观念
■ 文/王长江
近年来,基层党建的创新层出不穷,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不同的创新,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创新令人振奋,有的创新昙花一现;有的创新另辟蹊径,有的创新则其“新”可疑。差别从何而来?看一种创新有没有生命力,是否可持续,很大程度上和用什么观念来指导这些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专门花点时间,谈谈党建工作转变观念的问题,恐怕是很有必要的。
下去调研,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案例被介绍得有声有色,用眼下时髦词来讲,叫做很“给力”。但临到末了,介绍者往往都要讲明自己这个创新是如何如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联系,如何体现了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这里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好像党建必须和政治口号联系起来,党组织的工作必须体现政治色彩,否则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党建不把创新归结到流行的政治词语上,心里便不踏实,怕因“生活化”而不被认为是党的建设的内容。这里就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
其实,纵观历史,我们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很鲜活、很生活化的,从来都是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来都是源于生活、介入生活的。善于把党的活动融合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恰恰是共产党的一个最大优势。想当年,毛泽东们打天下的时候,若不是抓住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心理,用“耕者有其田”的旗帜吸引他们,共产党纵然作出再大的牺牲,怕是也难取得政权。30多年的改革开放,若不是从让农民“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开始,能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令全世界注目的成就,怕是连想也不敢想。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政治开始疏远生活,其中尤以党的建设为甚。到后来,不但党建自身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套说教,而且生活本身也被“政治化”得一塌糊涂。极端的例子,便是饭前觉后的“早请示”“晚汇报”。这种生活“政治化”带来的结果,不是增强了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最终是使党的权威受到损害,党的建设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词。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到今天也仍然时时处处可见。
造成这种状况,有深刻久远的原因。撇开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时期的复杂性不说,照搬前苏联人那套计划经济模式,选择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空头政治作为国家发展的推动力,以及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个人迷信,都大大强化了社会生活“政治化”的倾向。无论如何,这种状况是和当时的政治氛围相适应的。即使由于长期的路径依赖而演化成了习惯,今人也无必要过多指责。问题在于,在当今时代,当人们对利益的正当追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改善民生成为执政党无可推卸的职责时,我们不应、也没有理由抱着过去形成的习惯不放。共产党执了政,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理所当然地应当从带领他们奋斗牺牲,转向带领他们过日子。党的建设为人们能过更好、更舒适、质量更高的生活而展开,才是正道。所以,党建创新,不要怕和生活离得太近,而应努力靠近生活;不要天天为没有进行说教而忧心忡忡,而应和执掌服务型政府的身份相适应,下大力气挖掘自己的服务功能。
民众的支持和拥戴,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点。而要获得民众的支持,政党就必须放下身段,主动贴近民众的生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当你降低政治高调、让人们感受到党的建设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时,人们会因为熟悉而亲近;当你给它涂抹上过多的政治色彩时,人们反倒会反感、会疏远。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心中的大目标不能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必要把这大目标天天挂在嘴边。多一点实实在在,少一点穿靴戴帽,党建丝毫不会失去吸引力;多一点生活,少一点政治口号,党建才会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被人们乐于接纳的高层次精神产品。
王长江,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市委顾问,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和干部教育院校的客座教授。本刊顾问。
(题图照片为作者在哈佛大学学习交流时留影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