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前景展望

2011-10-26孙西朝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标准人才信息化

孙西朝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前景展望

孙西朝

面对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人才培养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面向高校应用型人才战略调整,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素养内涵深化、信息素养实践标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 信息素养教育 前景展望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0130019。

一、信息化人才的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化人才并非计算机人才,何谓信息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黄荣怀教授认为,信息化人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懂得使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资源,具有常识性信息技术知识的人;第二种是专门性人才,包括软件人才、硬件人才和网络人才;第三种是CIO,即首席信息官。这类人才既需要掌握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化专业知识背景,又要了解本行业现状,熟悉与之相关的业务。总之,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是信息化人才的基本特征。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标准

(一)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标准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早,从美国信息素养的发展来看,他们更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如表3.1所示。美国从信息社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计算机工具论”是基础,“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才是核心。标准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侧重于绩效评估,以人为本,定位明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科学性、前瞻性和普及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每位公民的基本素质,它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表3.1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三、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略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概括出中心思想能连通并运用原始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能综述中心思想,并具有新的创新理念能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确认所增加的价值、矛盾性或其他别具一格的信息特点能判断新的知识是否对个人价值观体系产生影响能通过与他人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实践者对话,验证对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确定原始的咨询应该如何修改四、能有效地应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略能用新旧知识创造新的计划、新的作品和表现形式能修改发展程序以满足于作品或其他表现形式的需要能把作品或表现形式与他人有效地交流懂得与信息和细腻技术有关的到的、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遵守法律、规章、团体制度和有关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的礼貌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能在交流作品或表现形式中使用信息来源。略五、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实践标准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起步于上一世纪80年代的“学习计算机”,截止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制定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认为,当前迫切需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信息素养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但作为一项教育发展目标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又必须经过比较充分的研究、论证与实践检验。各级各类高校应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相关公共课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在推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达到以下标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熟悉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功效,并能决定所需信息的种类和程度;

2.能高效地利用该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自己的见解;

3.能高校的利用网络和各种信息源获取与专业有关的资源,能合理评价所选资源,并能批判性的借鉴和使用,进行创新性研究;

4.能利用各种媒体了解和探讨本专业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能与他人交流学术

三、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保证人们为迎接信息社会的生活做好知识上、心理上、技能上的准备,鼓励和促进人们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信息化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高等院校必须将信息化人才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

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点。目前,信息化人才培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社会的接班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大众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将成为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信息化人才培养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张进良.从美国信息素养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

(孙西朝:邢台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猜你喜欢

标准人才信息化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人才云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