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老龄社会法律难题
2011-10-25洛风
洛风
老人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2010年12月初的一天,72岁的孙大爷在保姆陪伴下,来到郑州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向律师求助,要求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孙大爷是郑州一家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老伴2005年因病去世,现独居。老人精神状态良好,语言表达清晰,他不索求赡养费,只要求儿子定期回家看望自己。老人说,走法律程序实在是逼不得已。
孙大爷承认,自己的儿子并不坏,经常托人给买营养品等,但老人还是坚持告儿子。老人无奈地说:“儿子赡养了我的身体,没有赡养我的精神,我更需要心灵上的关爱!”老人说,老伴因病去世后,开始一个人生活,很孤独,为此,儿子给雇了个保姆,陪着聊天、照顾生活等,女儿还隔三差五前来照看,但儿子工作忙,半年时间一共来过5次,并且每次来都是忙着接电话等,最多待半个小时就走了。
2009年7月,老人的女儿突发意外住院,老人从此享受不到女儿陪伴的天伦之乐了,失去亲人关怀后,老人觉得吃得再好、穿得再好,身边无子女照顾,晚年也是凄凉的,有时想向人说说心里话都没人。有一次老人得知:儿子送孙女学钢琴课后,没地方去就在网吧等几个小时,难道儿子真忙、真没时间吗?
其实,老人走法律程序逼儿子探望的想法源自一个电视节目。年初时,他曾看了个电视节目,一个老人住在宽敞的别墅中,有保姆照顾,但一年到头儿女都不来看望,最后抑郁自杀了,当时节目主持人就提到走法律程序、维护精神赡养权益的问题。
面对刊、大爷的状告,老人的儿子在电话中解释说,自己离婚了,生活负担很重,要带孩子,还要忙事业,为了照顾好老父亲,特意雇了保姆,感觉老人只要吃好玩好就行了,于是忽略了他的精神生活。不过,儿子还是想不通,父亲怎么能告儿子呢,他不想和父亲对簿公堂,私下劝父亲撤诉。
精神赡养成为老人新需要
所谓精神赡养,一般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履行对老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对老人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老人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位法官说,“精神赡养”的官司中,老人大多是离异或者丧偶,经济条件可以,但他们大多精神上很孤独,在诉讼请求中,他们要求子女定期前往探望或者生病时进行陪护、照料。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6亿,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调查显示,目前有不少老年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其中尤以独居老人为甚,严重者甚至发生消极的自杀行为,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浪潮,老人们更加渴求精神赡养与亲情关怀。可是现在,很多子女往往把赡养老人理解为物质供给,忽视了精神赡养。身处异地的子女客观上不能常常来探望父母,即使与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时间或心情探望老人,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而作为父母,一般困难也不会“麻烦”儿女。渐渐地,老人们就会越发感觉亲情的疏远,心里空荡荡的,精神赡养逐渐成为老人们的新需求。
心理学专家指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许多人往往深居简出,封闭在家里,较少与社会交往,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比如心情抑郁、惆怅孤寂、焦虑猜疑。医学研究表明,精神上的缺失比病痛可能更折磨人,如果老人得不到抚慰,没有喻快的老年生活,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疾病。相关调查显示,得到子女精神赡养的老人,要比没有得到精神关怀的老人更长寿。由于很多尔女疏于和老人沟通,一些老人往往在孤独中度日,渐渐出现抑郁症状。医学专家指出,无人陪伴、无人沟通、没有渠道了解社会,这是老年抑郁的致病原因之_。
还有,生活中的家庭“冷暴力”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子女以工做亡为由,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去探望独居父母,还有子女把老人常年送进养老院。面对“冷暴力”,老人主往苦不堪言投诉无门,精神痛苦不言而喻。绝大多数老人又不愿意采取行动维权,觉得子女的暴力行为是自己当初管教不严的结果,还担心丧失仅有的依靠。
一些社会学者还指出,目前,可供老年人丰富文化精神生活的方式、场所少之又少,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各地的麻将馆里老年人最多的现象。无论从社会学或肌心理学的角度看,精神方面上的慰藉都是老年人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因素。岁月易逝,人生易去,每一位子女应对老人尽“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义务,当老人们的企盼一次次落空,当风烛残年再难抵挡寥落惆怅时,孤独寂寞之手很可能将儿女们推上被告席。
精神赡养立法近乎空白
对老人的赡养包括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物质赡养满足老人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赡养关注老人的精神慰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相关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并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些规定说明,对老人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赡养,还包括精神上的赡养。
老年人对子女有一种依赖,心理敏感、脆弱,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特别是面对呈上升趋势的家庭“冷暴力”现象,有关人士称,老年人更需要法律保障,建议加强精神赡养方面的立法,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调整范畴,使其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子女承担起照顾父母、抚慰老人的责任。比如说,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全面规定赡养扶助所包含的内容等。
现如今,“精神赡养”已成为老年人维权的新热点,为此笔者采访了法学界的一些人士。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位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精神赡养诉讼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精神赡养只是作出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对赡养人不履行精神赡养的义务,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方面支持了精神赡养的请求,另—方面却面临着难以执行的尴尬。审判实践中,许多老人是赢了官司,却输了情感,反而可能使双方矛盾更为激化,法院固然判决支持了其诉讼请求,但诉讼的最终目的并未实现。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即便是强制执行,对于解决纠纷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目前我国使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十多年前颁布的,当时主要关注的是物质赡养。该法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却没有规定精神赡养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因此,面对老人日益增多的精神赡养案件,我国法律应当对此进行必要的补充,要立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种状况。
郑州大学法学博士刘静指出:当前,我国关系到精神赡养的法律不少,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但涉及具体细节的一部也没有。法律上“赡养”的含义包含“经济赡养”和“精神赡养”两方面,但立法义务难以界定。制定精神赡养法不难,难在执行。比如,法律上不能规定子女一个月探视父母几次,强制执行也不具可行性。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部分城市对此已有地方法规。比如北京立法要求,子女与父母同城居住的,两周之内必须看望一次,此外辽宁等地也有类似法规。
她举例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有关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的条款,界定较为宽泛,现实中不好操作,物质、数额好定,而对精神上的照顾、慰藉不好界定。在国外,有的国家明确规定子女要住在距离老年父母家多少公里范围内,规定要多长时间内看望父母一次,否则,就属于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这种法律的明确规定,使法庭在审理赡养案件时能更好操作。而目前在我国,精神赡养方面的法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使得法庭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无法可依,无从处理,于是法官们只好给当事人讲讲道理,对于探望和照顾,也只能在调解前提下,让当事人达成子女探望父母的协议,但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
如果子女没有不管或遗弃老人,法院不能判决强制子女亲自照顾老人,只能判决子女给付赡养费,老人精神方面的空虚寂寞很难得到满足,这也说明了法律调整亲情关系的局限性,即:法律无法解决让子女实施亲自照顾父母的行为,或强制子女给予老人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