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党费
2011-10-24马玉宝
马玉宝
在我的办公室放着一张制作精美、印有“中共中央组织部”鲜红大印的卡片,那是我在汶川发生大地震时上缴的1000元“特殊党费”的收据。在我20多年党龄中有关“特殊党费”的经历还有不少。其中,1985年我所在部队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的“钢铁战士”赵广来,他用青春和生命演绎出一个“特殊党费”的故事。
赵广来是我们连队1984年冬从山东省邹县入伍年仅19岁的青年战士,我当时在连队当排长,1985年3月我们一起随部队参加了云南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开始连队嫌他是新兵,有什么艰巨任务都不安排他,他很着急,多次请求参加,连队指导员告诉他,遇到艰苦危险的任务你的排长、班长应该先上,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这是党员的义务。赵广来细想一下的确是这样:行军中,党员班长帮他抗背包,阵地上,排长抢着上最靠前、最危险的哨位,生活中,老战士党员把仅有的半壶水让给新兵喝。有一次越军包围了他们班的阵地,在反击前,班长见每个人都有牺牲的可能,便让每个人有什么话给亲人留下,写下遗言,到时让活着的同志捎回去。党员副班长说:“我口袋里有十元钱,如果我牺牲了,请活着的同志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这些过去他在电影里见过、在书本上读过的事情就在他眼前,就在他身边,他决心做这样的共产党员。于是,他主动请求越过炮火封锁线下山背水,到最靠前的哨位站岗,冒着危险潜出阵地布雷,他在战火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步步在向组织靠拢。
1985年5月31日越军偷袭他班阵地被击溃后疯狂组织强攻,班长指挥时当场壮烈牺牲,阵地有失守的危险,在阵地与自己生命的天平上,赵广来视祖国的阵地高于一切。他独自一人奋战七个小时,在头部胸部负伤、双腿被炸断、七个手指被炸掉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坚守阵地,四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歼灭敌人八名,最后壮烈牺牲。战后上级给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事迹最先刊登在1985年6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他的骨灰送回他老家山东邹县后不久,连队党支部收到他家住农村的老父亲寄来的一百二十三元钱,说是替赵广来同志交的党费,而当时烈士的抚恤金仅有600元。大家十分奇怪,但我们经过一番演算,却发现这一百二十三元包含很深很深的意义。按照当时战士一个月交二角钱的党费算,老人家一次为儿子交了51年的党费。我们亲爱的父母啊,他们想自己的孩子至少可以活七十岁的,可是我们的好战士赵广来却只活了19岁。他离开我们实在太早了,但是他短暂的生命之途却有着丰富的内容,他父亲替他交的一百二十三元“特殊党费”是我们党的事业中其中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它一直激励着我们夺取最后战斗的胜利,后来也鼓舞着我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较大成绩。
多年来,我无论在部队工作还是转业回到地方工作,都从事党务工作,看到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特别自觉履行按时交纳党费的义务。同时也发现个别党员党性观念不强,不按时、不按比例缴纳党费,有的“图省事、怕麻烦”直接从工资中“代扣”,有的嫌“每月交一次太繁琐”,半年集中交一次,还有的以开展活动赞助名义为党员代缴党费的现象。这些既减少了党员与党组织直接交流的机会,淡化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又损害了党的工作严肃性。这些需要各级党组织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对于我来说,这些年来一直在想,应该到邹县(现改为邹城市)去一趟,到县烈士陵园看一看他的墓,他的坟头该有许多鲜活生动的小草,也应该看一看他的老父亲,老人是否还健在,身体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