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1-10-21张文斗
张文斗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文斗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本文综合运用结构化编程方法、ASP.NET开发平台和SQL SE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工具对在线考试系统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最终实现了系统的组卷、管理员管理和考生的在线考试等功能.
在线考试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1 引言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完善,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考试的需要.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为标准化考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在网络下开展的远程测试,具有传统的考试模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在学校实现网上考试,不但能够提高教师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还可以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现代高校课程的教学模式.因此,网上考试系统也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一样,成了界定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 需求分析
在线考试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分发考试题给学生(终端机),在规定的考试时段完结时,又能将终端机处的考生答卷传送到网络服务器保存的系统.这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上的新型考试方式,不仅是考试本身技术的改变,而且还能促进考试结果趋向相对客观.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分发考试题给学生时,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套题,这是传统纸质试卷无法做到的.假设题库合理科学有效,那么这种考试的结果将是公正客观的,学生舞弊的可能性将降低到最小.同时考生利用在线复卷功能,在交卷之后能核对自己的答卷及得分情况,从而杜绝教师判卷中的失误.
考试面向特定的某些对象,因此考试者进入系统应该进行身份验证.考试者进入考试系统后,应该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人信息的修改、考试系统的进入,以及考分的查看.在线考试与一般的单机考试是不同的.鉴于考试环境一般为机房,考试者之间的距离很近,为使在线考试做到规范,对于每个应试者来说,试卷的试题题量相同的,而内容不同.在线考试基于网络环境,试卷应该从服务器的数据库随机抽取试题并动态生成.另外,系统还应该对考试时间进行控制,时间到了会要求考试者交卷.考试者选择答案提交后,应该由计算机自动判卷,得到成绩后显示出来.
2.1 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在线考试系统管理员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新管理员的注册、删除管理员、上传考试题目、修改考试题目、添加新的科目、制定考试试卷、查看考生的考试成绩,主要由其他成员开发.
2.2 考生对功能的需求
考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
2.2.1 考生注册
由于考生只有在登录的情况下才能进入本系统,因此新的考生需要进行注册,新的用户只要按照页面的提示要求将某些信息正确填写后,便可以注册成功,由于有验证控件,当格式不正确时会提示错误,注意填写某些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因为某些信息是不允许考生以后修改的.
2.2.2 考生考试
考生登录后就可以进行考试,选择考试科目后,系统会将此门考试的某些信息告诉考生,如总分、及格分、考试时间等,提醒考生注意,然后考生就可以进行考试,考试完成后,提交试卷,系统会立即显示考生的考试成绩.
2.2.3 考生查看自己以往的考试成绩
系统会将考生以前的所有的考试成绩都显示出来,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日期、成绩、是否通过等信息.
2.2.4 考生修改自己的某些信息
考生可以修改自己的某些信息,例如密码、E-mail等信息,但是有些信息是不允许修改的.
2.3 系统数据需求分析
数据库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数据的不同用途使用要求、安全保密性来决定数据的组织形式及结构.
(2)严格按规范化设计数据库,减少数据间的依赖和数据冗余.
(3)尽量多使用存储过程,使数据库服务器端功能增大,提高效率,增加了安全性.
(4)尽量采用事务对操作进行控制,增加操作的独立性、一致性、不可否认性、原子性,必要时实现回滚操作.主要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管理.
3 本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目前共分为两大模块:练习考试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二部分.
3.1 练习考试模块
练习考试模块的操作对象是用户(学生),能简单实现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和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的主观题型单元练习和考试,并具有考试计时、自动改卷和考后试卷复查等功能.练习考试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练习考试模块的功能示意图
3.1.1 练习考试
学生考试过程是学生输入姓名及密码,系统判断学生的身份是否合法,身份合法则可登录,开始选择考试科目进入考试和练习状态(系统会自动出现该考生可以开考的科目).系统数据库会检查是否有此人和科目是否已参加过考试,系统自动进行计时,当考生主动交卷或者考试结束时间到以后,系统立即进行试卷评分和试卷分析.
3.1.2 查询成绩
考生在交卷后可以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和练习成绩.
3.2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管理员(教师).该部分主要有科目管理、题库管理、试卷批改、综合管理、考试新闻、重新登录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考试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示意图
3.2.1 科目管理模块
科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练习考试科目的添加、删除,试题时间有效性的控制,章节的设置,试题结构的组成及其他组卷环节,包括考试的时间、范围、组卷方式、难易控制等等.
3.2.2 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模块主要实现试题的添加、删除、修改,练习及考试题库的转换等.
3.2.3 试卷批改模块
试卷批改模块主要实现试卷批改、成绩统计及班级考试情况的统计等.根据试卷分类关键字的不同可采用课程模式阅卷、班级模式阅卷二种方式进行,并可通过此模块实现考生是否重考的设置.
3.2.4 综合管理模块
综合管理模块主要实现考生添加、删除及信息修改、查询等,对各班级考试科目的设置、年级、班级、管理员的添加和删除,批量添加用户,发布考试新闻等.
4 系统总体设计
该系统是专门用于用户注册、登录、参加在线考试以及管理员进行试题录入、修改、删除、成绩查询、管理用户的ASP.NET2.0用户程序,具有开放性、方便性和灵活性.管理用户可以轻松的向题库添加、修改和删除试题.考生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登录后选择进入考试系统,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答题,当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系统将自动予以提示.一旦考生做完交卷后便能立即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并且其分数将被记入库中以供审核和查阅.而管理员还可以添加科目、查看考生成绩、添加删除管理员等.
4.1 验证码
系统的验证码采用五位验证码,应用的时候我们将验证码的内容存放在Session中,与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比较,如果正确则登录,否则提示错误.
4.2 登录和注册
登录和注册均用的是Sql存储过程.在登录时,如果用户的名字和密码都正确,并且验证码也正确,则会进入考试系统,否则无法进入,并提示错误.如果是新用户,需要进行注册,新用户在填写自己信息的时候,系统会根据验证控件对用户的信息格式进行验证,只有格式正确,才能正确注册,否则系统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当用户正确注册后,系统会跳转到登录界面.
4.3 考试
考生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先进行抽题,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开始考试的时候,系统会将数据库中存放的试题按试题类型显示出来,包括题干和选项,并通过“上一题”、“下一题”实现依次显示,并且会将本题的答案保存在数据库中,然后根据数据库中存放的考生的答案也显示出来.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允许考生进行刷新,既不允许考生重新选择考试题目,并限制鼠标右键的使用.
4.4 评分
当考试时间到或者考生点击“提交”按钮时,系统会将试卷上的答案提交,并且开始评分,系统会将数据库中考生的答案进行遍历,并和正确答案进行比较,根据对错以及正确的题目的个数给出相应的分数,并立刻将其分数显示给考生.
4.5 考生查看自己以往的考试成绩
系统会将考生以往的考试成绩显示给考生,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日期、考试成绩以及是否通过等信息.
5 系统测试
一个系统做完了,测试是很重要的.我们对该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发现该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的主要的编码工具是.NET2005种的ASP.NET,还部分应用了Dreameaver编写了界面,另外还应用了HTML和Javascript语言.HTML语言是一种网页编辑语言,而Javascript语言是一种嵌入在网页中的脚本语言.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编程技术,编程人员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由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软件代码重用率高,更需要严格测试,避免错误的繁衍.因此,软件测试在面向对象编程里更具有重要性.
6 结束语
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教学考试的实用性,每位教师均可将自己所带课程的考试放在网上进行,它不仅可以完成某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也可进行每个单元的测验,考试结束后用户能立即看到自己的分数,真正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在能够代替传统考试的前提下,还大大节约了传统考试中的人力和物力,节约了学校的教育资金,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本次设计的系统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各个学校在考试方面的需求.在今后的软件设计中,我们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下其他功能,如留言板和教师与学习讨论区等功能,方便考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经多次升级和调试后,能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在线考试系统.
〔1〕殷大发.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03).
〔2〕王轶,林家薇,方英武.远程教育考试系统设计的方法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4(01).
〔3〕潘晓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信息科技,2008.
〔4〕夏龄.构建基于B/S结构的网络考试系统.西华大学学报,2005.
〔5〕刘冠荣,楚武军.基于ASP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在线考试的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02).
TP311
A
1673-260X(2011)02-0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