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及发展
2011-10-21刘丽君
■ 丁 锋/刘丽君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经受了严峻考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经济运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而起伏,明显表现为两个阶段和两种态势,即2006-2007年为高速发展阶段,态势良好;2008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形势急转直下,生产急剧下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加之外需骤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品出口严重受阻等多重问题叠加,行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挑战。2009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过艰苦努力,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发展局面。
1 行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飞速发展,2006-2010年,全行业产值年均增幅达22%,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2.5%,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4.5%,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阶段。2010年,全行业总产值达88797.3亿元,增幅超过34%,创5年来之最,按现行汇率计算,已大幅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比“十五”末增长约1.6倍。分行业看,全年累计实现化工行业总产值52321.2亿元,同比增长32.6%,比“十五”末增长近两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总产值10122.1亿元,同比增长35.5%,比“十五”末增长80%;炼油行业总产值24251.8亿元,同比增长38%,比“十五”末增长近1.4倍。如表1、图1。
2 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2.1 勘探成果大幅超增长
表1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发展情况(现价) 单位:亿元
2006-2010年,全国共探明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7.5亿吨,年均11.5亿吨,大幅度超越“十五”时期(46.16亿吨)。发现了以冀东—南堡油田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0万吨的大中型油田(其中,探明地质储量超亿吨的油田10个)。主要发现和储量增长集中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海拉尔和准噶尔等主要含油气盆地。
“十一五”期间,新增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2.97亿立方米,亦高于“十五”时期(2.6万亿立方米)。发现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300亿立方米的气田(其中,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大气田12个)。主要发现与储量增长集中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等重点盆地。更可喜的是苏里格气田成为我国首个超亿立方米的大气田。
截止2010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2.8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1.4亿吨,同比增长6.5%。累计探明天然气(包括溶解气、气层气)地质储量9.3万亿立方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3.7%。
2.2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多数提前超额完成规划产量目标。海域油气产量累计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陆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当量也接近5000万吨,建成了西部大庆和海上大庆。石油年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天然气年产量以年均18.6%的速度增长,接近1000亿立方米,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我国原油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九位,炼油能力占全球的5.5%,占亚洲总能力的22.4%,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二。成品油产量达到22801万吨,累计增长25.2%,年均增长8.4%。其中汽油产量达到7194.8万吨,累计增长28.6%,年均增长9.6%。“十一五”期间主要石油化工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见表2。
3 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原油进口大幅攀升
3.1 供需矛盾加大,进口大增
“十一五”期间,我国原油累计生产9.56亿吨,呈小幅增长;天然气累计生产3832亿立方米,以年均18.6%的速度大幅增长,2010年产量已达950亿立方米,接近1000亿立方米。我国原油消费一举突破3.5亿吨和4亿吨两个大关,直逼4.5亿吨大关(2010年消费4.38亿吨);原油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已达2.37亿吨,年均增长12.2%,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2010年达54.1%)。国内天然气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能够满足需求,不过从2008年开始已出现进口。具体见表3、表4,图2、图3。
表2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主要产品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亿立方米
与“十五”末相比,我国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分别增长1.1亿吨和9000万吨,而同期石油年产量仅增长2000万吨,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4.1%;相对而言,天然气产消量发展基本平衡,增长较快。与“十五”末相比,产消量分别增长460亿立方米和590亿立方米,几乎是翻了一番。但值得警惕的是,2008年我国天然气(包括LNG)已出现进口,且进口量在迅速增长,2010年已达到170亿立方米(包括910万吨LNG),占2010年我国消费总量的16%。
3.2 多元化的进口格局基本形成
面对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和比较单一的油气进口通道,我国政府加大投入,尽力改变这一格局。“十一五”期间,继续建设西气东输和北油南运等国内油气管线的同时,我国境外油气管道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开工和建成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加上2005年建成的中哈原油一期管道,至此,我国在西北、东北、西南方面及海上的四大国际管线已呈现,形成了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不但减轻了马六甲海峡的威胁,而且大大提高了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见表5)。
表3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储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对比表 单位:亿吨
表4 “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储产量、消费量对比表 单位:亿立方米
四大油气管道建成后,按设计能力计算,年输送石油将达5700万吨(相当于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的28.6%),天然气420亿方(相当于我国2009年天然气产量的一半),大大增加了我国陆路和管道进口油气资源的比重,减少了海上运输比重,油气进口呈现多元化。将有效地避免“马六甲海峡的威胁”,对破解威胁我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产生极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非洲和中东原油进口的安全性。
4 “十二五”发展基本趋势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发展基础,面对“十二五”的战略机遇期石油化工行业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1)“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油气勘探投资将达3500亿元左右,石油新增探明储量将达50-55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3-3.5万亿立方米,主要来自于南海、渤海、西部地区;原油年均产量2.15亿吨左右,原油消费继续增长,年均4.5亿吨左右,“十二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2%左右;天然气年产量1050-1100亿立方米,年消费量1300亿立方米左右,进口将达200-300亿立方米。我国海域油气产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接近国内原油产量的25%,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快速增长(消费将达2300亿立方米),城市燃气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天然气消费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和页岩气)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表5 我国四大国际油气管道基本情况
(2)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炼油行业和化工行业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受我国GDP增长回调的影响,行业总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25%左右。油气资源的消费总量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政府应当考虑实行总量控制政策,以减缓资源供给压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行业科技和技术创新将会有较大突破,重点在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升级、循环经济、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等方面会有大的突破,石化行业消耗石油资源总量也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4)石油进口多元化进一步拓宽,以四大通道为主的进口新格局会进一步完善,初级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
[1]高建,杨丹,董春成.我国石油商业储备体系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2):7-9.
[2]赵海.中国石油安全之南海地缘战略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8):28-31.
[3]秦晓.中国新能源安全战略中的新能源问题[J].中国能源,2004,26(7):4-7.
[4]丁锋,袁国华,李东升.我国油气进口新局面[J].中国矿业,2010(11):4-8.